北京外企太和企业管理咨询公司近期推出了软件、汽车、房地产等行业的薪酬报告,该公司向明慧顾问告诉记者,软件行业的总监级员工最高可以拿到80万元的年薪,北京地区的平均水平在60~70万,汽车行业总监级的收入在20~30万之间,房地产行业总监级的平均年收入也在20~30万。 但对于企业老总级的高管们,薪酬的个性化及保密性都很强,外籍CEO很多甚至不是在国内拿薪水,不通过国内的财务而直接在国外的总部领取薪酬。其收入多少更难统计。据说方正科技的前CEO祝剑秋去朝华科技后,其年薪是30万,而祝在接受某报记者采访时含蓄地表示不止这个数。企业高管们今年又会拿多少薪酬呢?其年终所拿的薪酬又占其全年收入的多少呢? 据业内人士介绍,不同企业的老总薪酬差距很大。屈朝是上海荣正投资咨询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他告诉记者,荣正连续四年一直关注上市公司高管们的薪酬,2002年上市公司老总们的薪酬调查报告,要到2003年4月各公司年报都公布后才能出来。 屈朝告诉记者,在他们研究的企业中,老总薪酬在10万元左右的占多数。记者从荣正对2001年企业老总们的薪酬调查数据中了解到,2001年度全国上市公司高管年薪平均值为12万到13万元,2000年的年薪平均值为8万元。屈朝预计,2002年企业高管的薪酬还会呈上升趋势,他预计,企业高管薪酬的实际上升幅度会在10%~20%之间。 与普通员工月薪不同的是,高管大多拿的是年薪,薪酬近一半来自基本工资以外的部分,而这部分,大多依据当年的业绩。据《证券时报》报道,2002年的半年报与第三季度报告表明,上市公司业绩增长强劲。2002年前9个月,上市公司加权平均每股收益已相当于2001年全年的95.68%,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仅比2001年全年少9.19%。这表明,上市公司前9个月的赢利已经与2001年全年相差无几。 而2002年广州曾公布一项调查,当地外企总经理的平均年薪为人民币39.9万元,副总经理的平均年薪为32.5万元。年薪最高的为154.67万元,最低为20.6万元。 公开数据大多保守 据了解,2001年上市公司高管年薪最高的,是科龙电器,年薪达到750万元人民币,然后是福耀玻璃和用友软件,分别达到127.11万和123.33万。而公司高管薪酬最低的,要数山东的济南百货,公司最高年薪才0.8万,然后就是山东的山大华特和天津的灯塔油漆,分别只有0.92万和1.00万。最多和最低,二者相差937倍。 荣正在对1116家上市公司2001年各行业最高年薪的平均值排序中显示,建筑、金融保险和信息技术行业最高年薪平均值最高,分别是27.37万、22.39万和18.09万;采掘、农林牧渔和电煤气水业最高年薪平均值最低,各只有5.34万、5.51万和6.59万。 屈朝告诉记者,上市公司公布的高管薪酬与实际情况是有误差的,通常披露的要相对保守一些。 荣正咨询在调研中了解到,某山东著名家电企业董事长年薪兑现在300万元上下,西南某地国资委兑现该地著名彩电企业董事长年薪120万,这些数字均大大超过这些国企控股的上市公司披露的高管年薪数字。 一家专业媒体在2002年11月曾对100家上市公司的中报和年报进行分析,发现对外公布董事长、总经理具体薪酬的只有16家。而为数众多的上市公司对“一把手”的工资语焉不详。他们得出2001年董事长、总裁的平均年薪为13.14万,总经理平均年薪为10.36万——这一数字分别是五年前的2.92倍和2.3倍。 薪酬水平仍然偏低? 无论是屈朝还是柴敏刚都认为,目前企业家的薪酬整体水平是偏低的。荣正总经理郑培敏对记者说,在中国,大部分股票被高估,而80~90%的企业家价值被明显低估。郑称国外CEO的薪酬60~80%来自股权性薪酬,而国内企业基本上还没有建立起股权性薪酬的制度。很多老总拿到的薪酬只占他应得薪酬的40~50%。 荣正通过对31家创业型企业家的研究发现,他们所领导的公司业绩2002年远高于上市公司平均水平,其中加权平均每股收益高出88.24%,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高出76.13%,31家样本公司的企业家2002年平均年薪为 17.15万元。5万元以下的有5位,占16.3%;5~10万元的有6位,占19.35%;10~15万元的有9位,占29.03%;15~20万元的有3位,占 9.68%;20~30万元的有3位,占9.68%;30~50万元的有3位,占9.68%;70万元以上的有2位,占6.45%。 其中,浙江广厦的楼忠福以75万年薪位列第一,而常山纺织的韩希厚年薪仅为2.16万。最高与最低间相差35倍。与创业企业家所创造的价值相比,这样的收入显然是偏低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