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元月份,上市公司业绩披露将拉开序幕。其中预告公司盈利将大幅增长是一类,预亏又是一类,这些信息将有可能成为年报披露期间主力借以炒作的题材。当然,每年的年报炒作情况不尽相同,有时炒业绩浪,有时只见几朵业绩浪花。虽然2002年上市公司业绩增长将是板上钉钉的事,但市场分析人士对年报业绩能否成为今冬明春热点的各种猜测,令投资者有无所适从的感觉。那么年报披露期间该如何操作呢?投资者可从以下几点着手。
首先,要明断市场在年报公布期主力是否会对业绩股展开炒作。投资者先观察那些传统的老牌绩优股们是否有大资金介入。如果整个老牌绩优股板块在年报公布之初并无大的联动走强之势,那么在缺少示范效应的情况下,市场走业绩浪的可能性较小。同时要指出的是,老牌绩优股的利润构成来自主营,有些关联交易大、补贴收入重的上市公司不在老牌绩优股之列。另外,投资者更应观察市场气氛,如果市场评论并不集中在绩优股上,主力也不大会在该板块做大文章。去年年初深圳本地股成为市场评论热点,大资金云集于此,所以讲投资者在操作时一定要顺势而为。如果发现市场在年报公布展开时并无主力炒业绩浪情况,应主动放弃对绩优股板块的介入。
其次,如今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关注绩优成长股,而绩差股却受到了投资者无情的抛弃,但如果其思维被固定住了,不利于其后市的操作。实际上,上市公司的业绩不是一成不变的。造成预亏和预盈的因素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绩优股有时会变成绩差股,绩差股有时会否极泰来变为绩优股。鉴于信息披露的不对称性,有些投资者“死抱”的绩优股在年报公布时突然变脸,令投资者损失惨重。而且,中国股市的股票价格与上市公司业绩之间并没有绝对的联动性,业绩好股价不一定涨,而业绩差股价也不一定就跌。市场主力往往利用投资者对未来的良好憧憬,在年报未公布之前进行拉升,制造多头陷阱,年报公布后趁机拉高出货。因此,凡在年报公布期间,一些“绩优股”冲高一两日马上回落,投资者就要千万小心。
第三,由于市场长期处于弱市格局当中,盘中增量资金流入并不明显,因此一些流通盘小、价位低的个股自然成为短期市场资金的主要流向,尤其是那些有重组预期的绩差股,很容易成为市场朦胧炒作的主要对象。这类股票在2001年6月以来的结构性调整中,股价严重超跌,因“绩差”而导致的利空因素早已被市场提前消化,而其内在的反弹潜能一旦被激发,往往涨升力度较为可观。对投机资金而言,炒作这类股票实现盈利预期也相对容易。这些股票一类是以前的老庄股,如民丰实业(相关,行情)、兰陵陈香(相关,行情);一类是ST股,如ST春都、ST中西等。但要注意的是,炒作绩差股面临较大的市场风险,在资金配置上适宜以部分资金来进行短线操作,避免大仓位投入。跟着大资金流向走,方可牵上主力的手。 搜狗(www.sogou.com)搜索:"年报{{中证资讯}}",共找到
4,030
个相关网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