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中国)一直在准备进行独资化工作,但现在审批手续还没有完成。”昨日,松下电器(中国)有限公司对记者的答复实际上证实了“松下(中国)要独资”的传闻。相关人士表示,这不仅仅是松下在中国投资的调整,也是松下全球战略调整中走出的一个步骤。 由于松下(中国)由合资到独资的改变须经外经贸、外商投资管理、工商管理等多个部门审批,所以其调整意图目前还不便明朗。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松下独资是为了今后增强其对中国业务的全盘控制能力,从而增强在中国的赢利能力。 据悉,松下目前在中国投资企业达50家之多,均为独立法人企业,此前并无业务资源共用、销售渠道共享。独资后,对散布在全国的投资企业的整合能力无疑将会增强。目前,中国轻纺投资公司、中国出国人员服务总公司在松下(中国)持有的6.7%的股份已经协议转让完毕。“一切都在准备中。” 但是,目前最难解的问题是,松下这50家公司中有三分之二都是合资公司,如果松下推行重组,与中方合资伙伴的关系如何处理?“一刀切”的收购显然是不现实的。松下中国公司副董事长张仲文先生曾经透露,重组的方针是“相对集中,发挥整体品牌优势”,同时,还要尊重各公司的“自主经营”。看来,松下在中国15年的投资历史发展到了调整阶段,而这个调整绝不会一蹴而就,从而也可一窥其在华投资的长期决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