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的5年规划中,到2007年年底,北京公路通车里程将达到1543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达到780公里,一级公路达到737公里,二级公路达到2716公里,公路网密度达到91.6公里/百平方公里。全市10个远郊区(县)与市区均以高速公路或一级公路连接,相邻区(县)中心之间以高速公路或一、二级公路连接,37个重点发展的小城镇及其他乡镇中心到区(县)中心基本以三级以上公路连接。 “也许你不相信,目前北京市有3000至3500公里公路还是非硬化路面。”北京市公路局局长向连方接受采访的开场白让记者有些意想不到。“这与首都的形象和发展都不太相衬。”他略显沉重地说。 北京公路不堪重负 据了解,北京的公路经过20多年的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实现了村村通公路、乡乡通油路,初步形成了以国道、市道为骨架,县道、乡道为支线的公路网,但是,大多数北京人都会对北京公路的交通拥堵有过切身体验。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北京路网密度和高等级公路比重低,技术等级结构不合理。 向局长举例说,目前,北京路网密度为83公里/百平方公里,低于天津(86公里/百平方公里)和上海(95公里/百平方公里);高等级公路(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2425公里,仅占公路总里程的17.5%,低于天津(21.6%)和上海(27.3%);三级、四级公路和等外公路11466公里,占总里程的82.5%。据统计,目前北京37%的国道路段和24%的市道路段行车拥堵。随着北京汽车保有量急剧增加,公路交通拥堵问题将会更加严重。 为了给北京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和成功举办2008年奥运会提供良好的交通设施,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北京市公路局在征求多方意见后,制定了《北京市公路建设规划纲要(2002年―2007年)》。2002年年末,这一规划通过了北京市政府的审定。 166亿元从哪儿来 据了解,在本次规划中,预计一般公路新改建和管理养护、交通设施投资约为166.6亿元。众所周知,由于一般公路大多属于不收费的公益性的设施,建设资金短缺是困挠一般公路建设的“瓶颈”。目前,北京市一般公路(除高速公路以外的国道、市道、县道、乡道)建设资金来源渠道单一,主要依靠公路养路费投入。以2001年为例,北京公路局全年公路养路费收入为22.78亿元,扣除划拨给首发公司和公联公司的建设资金、水利建设基金、公路养护事业费及支付以前公路建设贷款本息及偿还工程欠款外,用于一般公路新改建工程的资金仅有1.84亿元,一般公路建设资金严重不足。 按本次规划,北京一般公路建管投资高达166.6亿元,这么大的投资又怎么解决呢?向局长的一席话消除了记者的疑虑。据他介绍,规划中的国道、市道建设资金,以公路养路费为资本金进行商业贷款为主,公路养路费直接投入为辅,北京市公路局和区(县)政府共同负担贷款利息,用公路养路费偿还银行贷款,区(县)政府负责征地、拆迁。县道、乡道建设资金,由区(县)政府负责筹措,北京市公路局按标准从公路养路费中给予补助。向局长还表示要建设经营性的一般公路,由北京市政府依法授予收费经营特许权,使符合收费条件的一般公路进入资本市场进行融资,同时申请交通部对北京市国道、服务奥运的公路和农村公路网建设、改造项目给予补助,并鼓励企业、个人出资建设一般公路。 据了解,目前北京市区(县)政府领导对公路建设的观念有了很大转变,原来是有多少钱修多少路,现在则是要修多少路就找多少钱;原来是等着修,现在则是急着修。此次规划的166.6亿元投资中,计划由10个远郊区(县)政府负责筹措的资金约为76.5亿元。 交通安全设施要花2亿元 据了解,目前由于北京市公路通车里程的不断增加,养护成本也越来越大,公路配套设施很难跟上。据向局长透露,在北京公路新的5年规划中,预计配套设施将投资2亿元,到2007年,全市公路养护综合质量评定值将由现在的81分提高到85分以上,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同时,北京将不断完善公路配套交通设施,6868公里县道以上公路100%设置交通标志、标线,8568公里乡道根据需要设置交通标志、标线。此外,北京还将通过加强养护管理,完善配套交通设施,有效引导交通,提高公路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确保公路好路率逐年提高,公路交通设施逐年完善。 听完向局长描绘的2008年北京公路前景,记者有理由相信随着规划的不断实施,随着北京路网结构的不断完善,住在郊区的居民上班的路会越走越畅,去郊区度周末的人会越行越顺。
来源:[photoco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