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委成立和《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的颁布,使得国有资产各级出资人到位,对上市公司国有股权的处置方式将变得更加灵活,由此将推动新一轮国企股的重组浪潮
日前,南京新百(相关,行情)发布公告称,该公司第一大股东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控股有限公司将其持有的5638万股国有股份(占总股本的24.49%),于6月17日在南京市产权交易中心挂牌转让。南京新百也成为自《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颁布后,地方国有资产出资人出售上市公司股权的首个案例。这一市场动向值得关注。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与以往大股东转让上市公司股权主要以私下协议转让为主的方式不同,在南京新百案例中,地方国有资产出资人采取了在产权交易所公开挂牌转让上市公司股权的新形式。这一公开挂牌转让的方式使得上市公司股权转让变得比过去更加透明,可以避免因国有资产买卖或交易的"暗箱操作"而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最终可以有效地防止国有资产出资人的"寻租"行为;公开挂牌转让的交易方式,能够吸引更多机构投资者的积极参与,从而使上市公司有更多的选择余地;公开挂牌转让上市公司股权,也使得上市公司股权转让的信息更加公开和透明,这十分有利于市场各方利用公开信息,来监督上市公司股权转让行为是否合理。
透过南京新百股权公开挂牌转让的案例,有两点启示:一是上市公司股权转让的交易方式大大拓宽,除了原来主要以私下协议转让上市公司股权的场外交易方式外,引入了类似柜台交易的场外交易方式,使得上市公司股权转让变得更加透明和公开,也标志着上市公司股权转让更加市场化。如果这一交易方式能够得到市场认可,那么这意味着今后各地产权交易所将成为上市公司股权转让的重要场所;二是国资委成立和《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的颁布,使得国有资产各级出资人到位,对上市公司国有股权的处置方式将变得更加灵活,由此将推动新一轮国企股的重组浪潮,近期上海市重组商业类上市公司母公司的案例也暗示了这一点。
所以,业内分析人士指出,南京新百案例的新意不仅在于开启了上市公司股权转让的新的交易方式,而且也预示着国有(尤其是竞争性行业)上市公司大重组的序幕已经拉开,上市公司重组将再一次成为我国证券市场中的一个主流热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