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3月,吴敬琏在接受《经济半小时》专访时,呼吁中国股市必须加强规范和监管,他的声音引发了对中国证券市场如何规范和发展的热烈讨论;2001年吴敬琏出版的《十年纷纭话股市》促使加强股市监管成为当年证券市场中最主流的声音,人们开始看到监管部门采取了一系列严管的措施,加大了对证券市场种种黑幕的打击力度,2001年成为众人公认的证券市场的监管年。
这位以倡导市场经济而有“吴市场”称誉的老人,在2000年向爆炒网络股泼过冷水,向基金黑幕发出“证券市场里黑不得”的发聩之声音后,2001年吴敬琏再次以一个学者的睿智和良知,在2001年的中国经济舞台上显示了自身的独特价值。
对于经济学家的作用,吴敬琏说,计划经济它是靠官员用行政机关组织生产、配置资源,在这种情况下有没有经济学家好象意义不大,经济学家通常做的事就是政府或者官员们他们做了什么决定,然后经济学家就写篇文章,说明他这个决定是有道理的。但市场经济,因为它是千千万万人的自发的行动,在这儿它冥冥之中有一个看不见的手在这儿指导着整个社会经济生活,而这个看不见的手它作用的结果对每一个人的利益都是非常地密切,怎么能够预见未来,怎么能够根据科学预见来采取一个正确的行动,那就需要科学。而经济学家是懂得科学的,也是能看到这只手的。
|

但是客观说来,经济学家对经济趋势的预测有时与实际结果不符,常常受到社会的批评,从而也常常成为决策者轻慢和嫌弃经济学家的一个原因。其实经济活动是一种复杂的人类的社会行为、是主观和客观交互作用的结果。当经济学家预测出某种不利的前景时,人们可以有意识地根据经济学家的建议采取措施加以避免。在这种情况下,原来预测的灾害性前景没有出现,不但不是经济学家的无能和过失,相反恰恰证明了经济学家对社会的特殊贡献。【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