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李其谚/文
自迎战SARS以来,从中央到省市,各级财政部门都为安排抗击非典的资金而忙碌。财政部部长金人庆也表示:“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财政部门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全力保障。” 截止到5月6日,地方各级财政已拨付了超过50亿元的资金,而中央所设立的20亿非典防治基金中也已经有近9亿的拨付到位。 4月22日,财政部应国务院的要求,将非典防治经费的预算上报。次日,国务院便召开了常务会议,从预备费中安排20亿资金成立了非典防治基金,并向中西部的24个省各自预拨了1000万元。预拨了2.4亿款项之后,财政部又于4月29日再次安排了6000万元,对河北、内蒙古、山西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非典"防治工作给予补助,专项用于困难"非典"患者救治和"非典"防治医疗设备购置工作。5月6日,财政部第三次向中部省份下拨对地方的非典防治补助经费9000万元。至此,中央财政支持地方用于“非典”防治的直接转移支付已达3.9亿元。 除了以上的3.9亿之外,在非典防治基金中,财政部还拨付了2000万用于卫生部科研攻关、疫情监测等工作;拨付3.1亿元用于建立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机制;拨付6000万用于安排医药专项储备资金;拨付6500万用于在京中央医疗机构、参加“非典”防治工作的一线医务和防疫人员的临时补助、防护设施和医疗设备的购置以及为农民和城镇困难“非典”患者垫付救治费用;另有4000万是为支持北京小汤山医院医治非典型肺炎病人,安排购买医疗设备、仪器经费所拨付的。 截止到5月6日,算上零星支出,中央财政设立的20亿非典防治基金中已经有8.9582亿元拨付到位。此外,为援助香港防治“非典”物资购置,中央财政还预拨了1亿元专项资金。 地方省市的各级财政部门也尽其所能加大了对“非典”防治经费投入。 截至5月6日,地方各级财政安排投入“非典”防治经费的总数已经超过50亿元。其中经济较为发达的北京和广东所安排的资金都超过了6亿元,浙江省也已拨款1.94亿元。这其中又以广东的投入最多。总体而言,中央的财政政策非常鲜明:东部自筹,中西部补给。 中央和地方资金调拨的速度也是历史少有。4月23日,中央财政为山西省所拨付1000万资金,记者26日赴山西采访时,这笔款项已经到位了。财政部长金人庆透露,财政部已经制定出一整套防治非典资金拨付特事特办、限时办理的工作机制,效率也提高了很多。从地方上来看,各级财政部门为保证非典经费物资及时到位,都相应地简化了办事程序,很多地方还专门开辟资金拨付的“绿色通道”。此外,为了应对非典,日前,财政部会同税务总局下发文件,对用于防治非典型肺炎的境内外捐赠适当减免税费。 与此同时,从中央到地方,各级行政事业单位的节支也提上了日程。4月30日,财政部下发了《关于中央部门调整2003年部门预算保障"非典"防治经费的紧急通知》,要求中央各部门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防治"非典"工作的要求,压缩会议费、差旅费、培训费和出国费等一般性公用经费支出,以保证"非典"防治工作需要。5月7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了国务院常委会议,提出合理调整财政支出结构,除抗击非典型肺炎应急等各项必需保障的重点支出外,严格控制其他支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