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静了一段时间之后,2003年中国彩电市场再次涌动起降价风潮。4月7日创维在广西率先举起降价大旗,随后,四川长虹、TCL等也相继加入降价大潮。此次降价与以往不同的是,降价产品集中在了纯平,背投等高端领域。这是否意味着中国彩电业又将经历一场“血雨腥风”式的降价狂潮?在2003年,中国彩电业将何去何从?国外品牌又将如何应对?针对这些问题,搜狐财经专访了创维集团中国区域销售总经理杨东文。
彩电市场正经历一场新的升级换代
搜狐财经:4月7日,创维在桂林宣布纯平电视全面降价20%,其中21英寸纯平彩电零售价降至1100元以内,29英寸纯平降至2000元以内,请问创维此次降价的动因是什么?
杨东文:我们此次降价的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个,也是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技术的进步。创维与上游供应厂家共同攻关,降低了彩管的生产成本。另外我们实施了一个优化方案,在机芯电路方面降低了成本,这是此次降价技术方面的原因。第二个是市场方面的原因。根据我们的调查显示,彩电业目前又到了一个更新换代时期,从最早的黑白电视到彩色电视机,由普平彩电到超平彩电,现在又面临着另一个换代,就是从超平彩电到纯平彩电。调查显示,在大中城市纯平彩电的消费量已经占到了50%,北京等大城市更高,所以我们要适应这个潮流,促使产业的升级换代。降价后,消费者就可以买纯平彩电了,不用再买普平和超平的了,这也算创维为纯平电视的普及出一把力。
搜狐财经:目前纯平电视是否也存在一个升级换代的问题?
杨东文:是的,纯平也存在一个升级的问题,就是机芯的问题,由50赫兹到100赫兹,甚至升级到逐行电视,去年,创维也推广过逐行电视,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搜狐财经:在创维推出此次降价活动后,市场反映如何?
杨东文:反映非常好。反馈显示,经销商和消费者都非常认可此次降价。创维纯平电视降价后,已经与超平电视价格非常接近,消费者肯定后选择纯平电视。经销商也认为我们这个降价政策非常及时,纯平电视降价是迟早的事情。我们在“五一”节假日来临时,推出这个活动是很恰当的,这几天销售量提升很快。
高端产品降价是理性选择
搜狐财经:在创维宣布降价后,长虹、TCL等也在背投领域掀起了一场降价风暴,创维在背投领域有什么动作?
杨东文:我们已经注意到,在创维宣布纯平电视降价后,长虹等企业宣布背投电视降价。从彩电行业来说,4月份是价格变动比较敏感的一个月份,长虹基本每年4月份都会有一个降价行为,这似乎成了一个规律。这次长虹选择背投电视降价,我个人分析认为有这么几个原因,其一是,长虹确实在背投领域有技术和成本优势;第二个是,我从分析它的报表知道,它在背投电视这方面的库存压力比较大,对现金流量也有一定的压力;第三个原因是,背投电视也进入了一个比较成熟的消费时期,因此长虹背投彩电降价是一个比较理性的选择。至于TCL跟进降价也是合情合理的,目前国内做背投彩电的厂家,他们两家占有比较大的优势。
至于创维,我们在背投电视领域是刚刚介入,目前还是采取观望的态度。因为我们认为,背投市场毕竟不同于普通电视市场,这是一个细分市场,主要厂家就是几家,因此我们采取了静观其变的措施。
搜狐财经:此次降价与以前的降价有没有区别?区别在哪里?
杨东文:没有什么太大的本质区别,有区别的地方就是出现了背投电视等高端产品的降价。我们感觉高端产品最重要的还是要通过质量和技术优势来进行推广。高端产品降价说明了两个问题,第一个说明国内企业对高端产品领域的技术有了掌握,外资品牌主宰市场的时代已经结束了;第二个感觉是,高端产品销售也难以避免价格战这种趋势。
搜狐财经:今后高端产品领域是不是还将演绎价格战?
杨东文:我相信随着高端产品,包括背投彩电、等离子彩电等技术越来越成熟,以及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带来的成本降低,在高端领域进行价格战也是合情合理的。但我个人认为,等离子电视以及液晶电视等在未来两三年内产生大规模价格战可能性不大。
搜狐财经:长虹和TCL已经在背投领域降价了,那么创维依靠什么来维护自己在背投领域的市场?
杨东文:创维在高端产品领域有一个长远的部署,首先就是要把自己的产品做好,形成自己的产品系列,尽快上规模,技术要成熟,形成成本的优势,苦练内功,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今后大规模降价的可能性不大
搜狐财经:“五一”过后,彩电业会不会还有降价行为?
杨东文:我相信还会有小规模的降价行为,但是象这种大规模的降价比较少,因为成本的底线在那里,企业毕竟还是要赢利的,这是其一;其二,价格战毕竟不是企业竞争的惟一手段,企业不能总是拿这个来竞争;第三个原因是,目前彩电业的品牌集中度已经很高,市场上目前主要剩下了前五大品牌,长虹、TCL、康佳、创维以及海信,这5大品牌占国内市场份额约有80%,大家在市场运作上更加理性;第四个原因是消费者也变的理智了,更加注重彩电的品质,那些低质、低价的产品在市场上将被抛弃。所以,我感觉大规模的价格战不会出现。
创维要“两条腿”走路
搜狐财经:在高端彩电领域中,国内彩电和国际彩电还有没有差距?
杨东文:有差距,比如在等离子这一领域,屏幕目前只有日本、韩国、台湾等企业生产,国内企业暂时还不能生产。背投领域差距已经不大。另外机芯方面还有一定的差距。至于其他方面的一系列技术,国内都已经赶上来了,差距已经不大。
搜狐财经:外资品牌逐渐进入我们的市场,创维最早是从国外市场做起的,今后创维在做国外市场方面有什么打算?
杨东文:国外市场是创维历来非常重视的市场,随着日本、美国本土不再生产普通电视机,而全世界每年有1.2到1.4亿台的彩电消费量,其中美国三千万台,日本二千万台,欧洲三千万台,在这种情况下,对于中国品牌仍是一个机会,我们将抓住这个机会。我相信2003年的出口肯定比2002年的规模要大些。我们对出口还是采取比较小心、谨慎的态度来运作,采取“两条腿”走路,一方面采取代加工的方式,也就是OEM的方式,另一方面小心谨慎地推广自己的品牌。
搜狐财经:创维现在在国外推广自己的品牌,发展到什么程度?
杨东文:我们主要是在亚洲小范围内推广自己的品牌,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因为国外市场有一定的风险,需要把握好才能进行。
搜狐财经:创维做了若干年的国外市场,目前还是比较谨慎,国内彩电在国际市场的地位是不是还比较低?
杨东文:应该这样说,我们主要是制造能力比较强,品牌硬度在国际市场还是比较落后的。
2003年比2002年压力更大
搜狐财经:2002年中国彩电是一个丰收年度,2003年彩电市场会有一个什么样的走势?
杨东文:对于2003年彩电市场我个人有几点判断,第一,规模总量比2002年不会有大规模的增长,有10%的增长就了不得了;第二,2003年消费结构会有大的变化,纯屏的消费将会有大的上升,这就是换代的问题,新产品、新技术,比如逐行彩电将会得到暴发式的增长,等离子、背投也会得到相应的增长;第三,各个品牌之间合作会越来越多,这样二级品牌更没有生存空间,杂牌机几乎就没有市场;第四,外资品牌一定会加大中国彩电市场的投资力度,进行本土化生产和本土化运作,同时在高端这一领域,他们会加快更新换代的力度。总体来看,2003年可能会比2002年更难做,压力会更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