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备受投资者关注的QFII第一单终于落定。瑞士银行买进上港集箱(相关,行情)、外运发展(相关,行情)、中兴通讯(相关,行情)及宝钢股份(相关,行情)四只A股而成为QFII中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QFII终于出手买进A股了,这在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史上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它既是中国证券市场对外开放的必然结果,也是境外投资者看好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不过,如果就事论事,QFII第一单更多地只是具有一种象征意义,其更多的积极意义,人们暂时还无法从这第一单上找出来。
首先,瑞士银行买进这四只A股只是代表一香港客户进行的操作,因此,它很难代表瑞士银行对当前中国股市的真实看法,说不定这只是按这位香港客户的意图而进行的操作。因此,如果我们单凭一个普通的境外投资者买进四只股票,就来断定QFII看好这几只股票的后市,甚至以此认为QFII对当前大盘所处点位的认同,那么,这种看法就未免太过于牵强附会,甚至太过于主观臆断了。
其次,第一单投入的资金量相当有限,因此也只能算是一种象征性操作。从7月9日瑞银买进的四只股票的走势来看,瑞银的买入基本上从走势中无法体现出来。就从成交量来后,四只股票的成交量并无明显的放大迹象。特别是外运发展,其成交量甚至体现为萎缩状态,全天一共只成交了2147手。而从该股的成交明细表来看,全天成交在100手以上的“大单”一共也只有6笔,累计仅为1100手。就算这1100手外运发展全部都是瑞银买进的,其投入的资金量也是十分有限的。正是由于投入的资金量不大,因此这就很难认为QFII是对目前股市的后市看好了。
其三,QFII第一单不仅没有体现出QFII独到的眼光,相反,它所体现出来的只是一种跟风炒作。瑞士银行买进的这四只股票不仅都是不久前的蓝筹股行情中的主角,而且更是证券投资基金与券商等机构的重仓股或增持的股票。可以说,这几只股票都是市场中的热门股。QFII第一单买进这样一些热门股票,最多也只能算是跟风炒作,哪里有QFII独到的眼光?看来,与其说是QFII给国人带新理念、新思维来了,还不如说是QFII来跟国人学习投机炒股方法的方法来了。
其四,QFII第一单无法体现QFII理性投资的理念,相反,其高位拿货的做法倒让国人看到了QFII的“搏傻”。虽然第一单所买进的四只股票,其公司都是上市公司中的佼佼者,其股票也无一例外地属于蓝筹股范畴。但人们不应忽视的另一个现实是,这四只股票在上半年的行情中,无一例外地都已经有了较大幅度的涨幅。其股价都已处在高位。可以说,在这样的高位上,就是国内的投资者,只要他们稍有理性的话,他们也不会买进这样的股票(作短线投机操作除外),何况还是QFII呢?看来,此前人们认为的QFII不会高位拿货的观点未必正确,因为这QFII的第一单便是高位接货。不过,笔者不由得要问一声:这是QFII的投资理念吗?
因此,仅从QFII第一单来看,QFII暂时还不能给国内的投资者带来太多有价值的东西,QFII第一单,也只是个形式上的第一单而已。 搜狐财经刊登此文并不代表搜狐财经赞同其观点,搜狐财经仅仅出于保证投资者知情权而刊登此文。
本文是搜狐网站独家稿件,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搜狐财经征稿启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