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亏损比例超过13%
http://business.sohu.com/
|
|
李彬
2002年半年报亏损公司同比增加已成为事实。据统计,截至28日,沪深两市共1176家公司披露半年报,其中净利润发生亏损的公司家数为156家、亏损比例为13.26%,而去年中报净利润亏损公司数为102家,亏损比例为8.85%,去年年报亏损公司数是152家,亏损比例为12.94%。
都是哪些公司在亏损呢?综观这些亏损公司的半年报,其中ST公司仍为主流,将近占了亏损公司数的30%。与此同时,新亏公司数差不多要与ST公司平分秋色。此外,此前已扭亏如今又复亏的公司也颇令人关注。
在ST公司亏损板块中,部分此前已连续三年亏损、股票暂停上市的ST公司,如ST九州、ST鞍一工、ST宏业等公司的股票将被终止上市。而深交所已决定ST银山自8月20日起终止上市。
另一些ST公司则出现巨亏,像ST长控、ST兴业、ST七砂、ST纵横、ST国嘉等一批公司,每股收益同比下滑超过200%。其中一些巨亏公司上半年经营亏损的主要原因是公司遭遇重组陷阱所致,导致公司债务负担沉重,财务状况严重恶化,个别公司甚至已陷入停产状态。而在这批巨亏公司中,绝大多数已在半年报中表示,第三季度公司仍难以走出亏损困境。
在新亏公司中,既有联华合纤这样1992年就发行上市的老公司,也有有研硅股这样的高科技公司。从报告披露看,行业形势严峻、产品价格下滑等因素,是成为这些首亏公司业绩亏损的主要导火索,如民丰农化在半年报中表示,公司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铬盐产品供大于求的总体格局仍未改变,导致产品价格大幅下滑。另一方面,执行八项计提以及管理成本上升,也使部分公司费用上涨,从而吞噬了公司的利润。
一些原本业绩不错的公司纷纷出现亏损,有些出人意料,不过有业内人士分析后表示,这些首次亏损的公司资产质量总体不错,公司此次亏损,一方面说明今年半年报已基本挤干上市公司业绩的水分,公司业绩更趋真实;另一方面则意味着,在当前中国日益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国内上市公司正面临着如何应对新形势挑战的严峻课题。
恒和制药、莱茵置业等一批公司,在扭亏后今年中报重又亏损,这一现象不容忽视。强扭的瓜不甜,一批公司特别是此前实施资产重组扭亏的公司又复亏,不能不说明当初的重组更多有着报表重组的成分,而这样的扭亏只能是一时却不能使上市公司发生根本的改变。对此,投资者尚需对这些公司今后的重组及扭亏仔细分辨。
《市场报》 (2002年08月30日第三版)
|
2002年8月30日09:17 |
|
|
市场直击 |
|
搜狐热门股 |
|
机构看盘 |
|
论坛精品 |
|
最新资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