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读者:
呆总,面试老被问到一款怎么样能算是好的,要怎么回答?看了很多网上的资料,还是觉得不够深刻。我觉得推动人类进步的产品,才能算是好产品。你觉得呢?
我觉得这个问题没什么意义,对方问出这样的问题也不是要你给出多么惊艳的回答,一句话就可以说完。但是如果要深刻,我或许要从别的角度来聊聊。
我最近有一个感受特别深,就是关于是否要去定义什么内容是好内容的问题。我觉得它很难被概括。你可以说呆呆这篇文章写得真好,但是你没办法说,好内容就应该是呆呆文章这样的。或者说,引发人思考的内容就是好内容,可是很多爽文能让人愉悦,对这部分人来说,这也是好内容。同样,好内容的范围很广,一些让几千万甚至上亿人同时观看,并引发各种讨论的综艺节目,你能断定它不是好内容么?这很难。
所以好内容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因人而异的,能解决这类人问题的内容就是好内容。但这不是答案,你不能说好内容或好产品是看人的,那等于没说。
尤其在信息越来越多之后,找到能解决问题的内容的几率就降低了。如果一个人是要解决焦虑的问题,就需要从更多的信息里找到这个答案,寻找的难度上升了,以及因为信息太多,在查看之前又难以判断它是好是坏,又会导致遗漏掉一些重要信息。所以你就说,没解决我问题的内容,都是垃圾么?你总不会因为没读过《庄子》,就说它不能解决自己的问题,所以不是好内容吧?或者说,为什么你没读过《庄子》,但你觉得它好呢?这才是我们需要思考的。
而如今关于「好内容」的评判标准,从原来的读苏轼文集,到现在短频快的「解读苏轼文集」的付费文章。人们普遍认为简短、精确、有梗,就是好内容的标准。那你能说,这类付费文章就是垃圾内容么?是文章需要付费觉得垃圾,还是内容垃圾?这是两个角度的问题。
那我们能断定短频快就是一种退步么?很难说是,甚至我觉得,内容很难去定义进步或退步,譬如现在也没人能写出杜甫一样的诗句。你能说诗歌发展了几百年,是退步了么?不是,只不过它的体裁不适合现代社会罢了。
所以好内容背后的第一个条件是:有多少人愿意读,愿意看,并且愿意为它付费。
再一点,就像这个夏天,有很多人在看《披荆斩棘的哥哥》,或者《脱口秀大会》,它们的流量或者说收视率非常高。人们看《披》是为了解决情怀焦虑的问题,所以陈小春拿第一,很多人觉得这是应该的;看《脱口秀》是想听到演员们批判这个社会或现实的话,所以杨笠聊男女对立,何广智聊地铁租房能够出圈。
于是,第二个条件是:内容创作者,得到了多少收益或正向激励。这个收益不一定是钱,也可能是声誉或口碑。
所以我觉得,无论是《庄子》,还是「解读苏轼文集」的付费文章,只要满足前面这两个条件的内容,就算是好内容。
如果这个条件成立,我们就不能说书比文章好,文章比视频好,或者反过来说视频比书好。最终的评判标准应该是,内容创作者得到了怎么样的正向激励,帮助到了多少内容消费者解决问题。
同样,这个被解决的「问题」,也不一定是实际的生活问题,它可以是愉悦身心,缓解情绪焦虑,找到奋斗目标,建立人生信仰,等等。而不是所谓的,推动人类进步。
所以聊内容,说信息爆炸如何如何,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哪些信息成了爆点,解决了多少范围内的人,焦虑的问题,同时给内容创作者带来了多少正向激励。
反过来聊产品。你面试的时候,对方问你说:“你觉得一款产品,怎么样算是好的?”你回答:“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产品,是一款好的产品。”这就显得非常模糊。
读完前面的内容,你肯定不会再这么回答,因为你一定会觉得这句话说得太大,难以建立所谓的标准,比如怎么样的产品标准才算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
所以可以将对内容的定义,沿用到产品上:一款好的产品,应该是能给企业带来最大化的正向激励,同时高效解决更大范围内用户问题的。
这应该是最简单去定义一款所谓「好产品」的方式了。
🤔我相信这个答案你是知道的,但有时候换个角度,或许会更深刻。产品,本质上也就是一种内容。所以跳脱出来,从其他视角来看待产品问题,会发现很不一样的答案。如果你面试时候不想再遇到这类问题,就应该让更多人看到这个回答…
来源 | 呆呆有理(ID:daidaiul)
作者 | 呆呆本人;编辑 | 鱼丸养乐多
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早读课立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