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第四篇-仰融被迫出走之后,华晨将该何去何从

仰融把华晨的棋下的如此之大,以至于仰融出走后无人能掌控华晨。辽宁省政府因此以高昂的代价极力挽留华晨的团队骨干,最终仰融的四位助手,被外界称为华晨的“四大金刚”决定留下来帮助华晨度过难关。这四人分别是苏强、洪星、吴小安和何涛。

苏强接任华晨总裁兼行政总裁,吴小安接任华晨我们领导,洪星出任华晨我们副领导,何涛出任华晨我们财务总监。四人均可按每股0.95港元的价格,分别获得8000万到9000万股不等的期权认购权,共占华晨我们总股本的9.446%。

2002年3月20日,“中华”轿车的市场投放仪式在北京隆重举行,最先上市的中华标准型轿车市场售价为16.98万元。同时苏强宣布,华晨未来5年销售目标达到18万到20万台,到2010年产销汽车78万辆,发动机产能90万台,实现销售收入1300亿元,利润68亿元,将占据我们汽车市场10%的份额。

在这个时候,仰融时代留下的项目遭到叫停。当时宁波罗孚项目的土地拆迁已经完成,办公大楼也开始启用,4辆被罗孚改良过的样车已经基本完成,新车型正在日内瓦展出,发动机的改良也正在进行中。为了终止合同,华晨赔付了2亿多元。

3月14日,身在大洋彼岸的仰融通过香港华博财务公司以侵占资产和行政侵权为由,向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起诉我们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和财政部,其直接诉讼交易标底达20亿元。

仰融打算以一己之力状告地方财政部,那简直是白日做梦。4天后,辽宁省政府也做出回击,辽宁省人民检察院以涉及经济犯罪发出全球通缉令,正式批捕仰融。3月,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认定仰融的起诉“无可诉性”,暂不受理。仰融转而在百慕大起诉华晨我们汽车,在国外联邦哥伦比亚地区法院起诉辽宁省政府,最后均因不在管辖权内而告失败。

2002年3月,财政部批准华晨集团以1.44亿港元收购我们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所持有的14.4亿股华晨我们股份。不知道仰融当时看到这个价格,会作何感想。

苏强时代的华晨在战略布局上呈现出迅速、全面回归辽宁省政府的局面,华晨不仅叫停了宁波罗孚项目,也叫停了湖北孝感的雷诺项目。华晨对零部件的供应商也进行了调整,辽宁省外的厂家一一被分手,转而重新扶植了一大批省内的零部件厂。辽宁省政府的梦想依旧没有变,仍然是想把辽宁省打造成我们的底特律。

21世纪后,我们的家庭轿车市场达到井喷状态。2002年,我们轿车销量同比增长56%,2003年增幅更是达到65%,简直就像是芝麻开花节节高。但是华晨却在这个时候没有跟上汽车发展的脚步,“中华”轿车在2003年的销售量为2.5万辆,到了2004年销量迅速下滑到1.09万辆,经营亏损6亿元。“金杯”海狮的销量也下降了18%,丢掉了保持5年的全国销量冠军的帽子,“金杯”的市场份额逐渐萎缩。

以前一直被华晨看好的“五朵金花”也无一绽放。与国外通用合作生产雪佛兰卡车和SUV的项目一直处于亏损状态,2004年被上海通用整合;与国外公司合作生产奥斯丁出租车的项目也半途告吹,已经支付的7000万元无法收回;与宝马合资的华晨宝马项目仅半年时间就亏损2.5亿元,2004年继续亏损近4亿元,华晨最终放弃了在合资公司中的主导权。

被委以重任的“四大金刚”也没有表现出令人信服的运营管理能力,2004年华晨我们的利润从三年前的9亿元下降到4860万元。在重整无望的情况下,“四大金刚”开始考虑自己的利益,他们在2003年和2004年两次抛售手中的企业股权,前后共套现3.3亿港元。

消息曝光后,引起了不少股民的着急,华晨股价一泻千里。2004年底,苏强、吴小安下台,到2005年,“四大金刚”全部离开华晨。

从2004年3月9日起,蔺晓刚的到任结束了华晨“四大金刚”主导的时代。现年44岁的蔺晓刚在华晨集团任职前,曾担任辽宁飞机工业集团副总经理、辽宁省国防科工委办公室主任。

蔺晓刚进入后,身兼几乎所有华晨方面的要职,表明辽宁方面有意彻底从“四大金刚”手中收权。而“四大金刚”中的另外两人吴小安和洪星,因为主要负责华晨与宝马的合作事宜,可能是考虑到合作伙伴的问题,暂时留任。

蔺晓刚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如何重振“四大金刚”留下来的华晨。华晨目前正面临着巨大的销售危机,3月15日,蔺晓刚将在中华新车北京上市仪式上首次公开露面。

上任一年之后,由于组织调动,蔺晓刚又离开了华晨,因此华晨又要重新寻找接班人。

2006年3月,大连市副市长祁玉民出任华晨控股董事长。上任之初他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我来的时候华晨亏损近4亿元,工厂的生产状态几乎处于停滞,我是稀里糊涂上华晨来的,我来之后真像掉进火坑里一样。”殊不知,这句话在日后一语成谶,2023年他宣布退休,随后被纪委调查。

祁玉民到任后,重组零部件供应商,推出骏捷新车,在香港成功募资15亿元。再利用他的官场背景,他又替华晨获得7亿元银行贷款。祁玉民上任后,华晨似乎眼看又要浴火重生。

很有意思的是,《我们企业家》报曾经对仰融做过一次越洋采访,仰融说:

“我真没有想到,把项目放在宁波会惹出这么多事,要是放在大连可能什么事也没有......看着现在的华晨,我心里不是滋味。虽然阴差阳错,发生了一个很大的误会,但我相信今天的这个误会也解释的差不多了。如果有机会重回岗位,我认为会是双赢的。当然,这个是我个人的愿望,完美的结果要看双方的诚意。说句心里话,现在要为这个企业止滑,需要的不是一般的手段,成本非常高,被救活的可能性只有百分之一。那我对华晨是进还是退呢?出于对自己身心健康的考虑,我可以不去沾华晨,还能留个清名在。但如果我真的有机会接手华晨,我会义无反顾,宁愿折寿、减命,也要挽救它的‘滑铁卢’。”

仰融能说出这番话,表明他还是对华晨有太多的感情和不舍,我们不知道当初什么原因让仰融把项目选择放在宁波,或许不放在宁波会又是另一番结局。但一切都已经成为过去,历史不容假设,即使有太多的束手无措、委屈和不甘,也只能让其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