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龙年春节消费增36%;沪上阿姨冲刺港股IPO... | 周报

  • 除夕即时零售销售额同比增长约20%

  • “龙元素”走红高端餐饮年夜饭市场

  • 专家称胖东来开除当事员工处罚过重

  • 袁小饺门店破800家

  • 赛百味7年来门店数首次净增长

  • 麦当劳2023年全球销售额254亿美元

  • 茶百道或第一季度在香港上市

  • 沪上阿姨冲刺港股IPO

  • 百胜中国净利润同比增长87%

  • 呷哺集团门店热辣滚烫,春节接待160万人次

  • 认养一头牛上交所主板IPO终止

......

全新餐饮时代,本周餐饮业还发生了哪些新鲜事呢?

2024-2-18

餐饮O2O周报

一、产业资讯

1、商务部:除夕即时零售销售额同比增长约20%,商圈客流大幅攀升

2月11日,据媒体报道,商务部大数据监测显示,除夕,我国部分重点大型连锁超市即时零售销售额同比增长约20%。

年夜饭等服务消费火热。除夕当天重点电商平台在线餐饮销售额同比增长40.8%,东北菜、西北菜、粤港菜线上销售额分别增长270.6%、84.5%和59.2%。此外,商圈客流大幅攀升。除夕全国示范步行街客流量、营业额同比分别增长26.9%和21.7%。

老字号活跃,春节假期前三日全聚德、东来顺、便宜坊营业额同比分别增长37.1%、32.5%、27.8%

2月13日,北京市商务局发布春节消费盘点显示,假期前三日,北京市重点监测的全聚德、东来顺、便宜坊营业额同比分别增长37.1%、32.5%、27.8%。

不止如此,北京市餐饮行业协会联动全市十余重点商圈、百企千店开展新春美食嘉年华活动,“2024年北京人喜爱的年夜饭榜单”投票人气攀升,截至2月12日中午12时年夜饭榜单投票数超340万;年味美食消费地图汇集年货礼盒、时令美食,擦亮首都餐饮消费新名片。

从各区来看,西城区“京美年味儿”主题活动组织重点餐饮、老字号企业发放线上消费券,开启舌尖美味之旅。门头沟区“美食过大年”奉上打卡地图、打卡活动,推动“美食+”跨界融合。“北京火锅美食文化节”、丰台区“暖冬饮品节”、昌平区“阳坊涮肉美食节”热力持续,打造红火京味儿年。

2、春节消费市场大揭秘:“上门代厨”成新潮流,家政服务火热

除了堂食年夜饭,不少餐企还推出了“年菜礼盒”“年夜饭外卖大礼包”等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上门代厨预约火热。

在江苏南京,针对没订到线下门店年夜饭位置,或是老人出行不便、想要在家吃年夜饭等消费需求,多家餐企都推出了品类丰富的“年菜礼盒”或是“年夜饭外卖大礼包”,在家也可以方便做出年夜大餐。

送菜上门、厨师上门做团圆饭,很多餐饮企业也增加了个性化服务。在四川泸州,选个大厨上门做年夜饭,就成为一种新的潮流。四川泸县某酒店厨师长郑贵云表示:我们酒店从今年开始就推出了上门服务,从今年腊月十五开始,已经接了30多组。

3、高至12888元/桌,“龙元素”走红高端餐饮年夜饭市场

随着龙年春节的脚步渐行渐近,年夜饭预定火爆。

" 龙腾虎跃宴 "" 龙章鳞角宴 "" 龙腾盛世宴 " ……记者了解到,今年长沙各星级酒店及高端连锁餐饮品牌都在年夜饭套餐上大展创意,主打 " 龙元素 " 来突围 " 年菜大战 "。

并且根据不同的规格等级,标出不同的价格,每桌价格在 1000 元到上万元不等。顺应市场需求,年夜饭外卖、自助餐年夜饭等形式也流行起来。

4、商务部:2023年消费持续恢复,餐饮收入首次突破5万亿元,增长20.4%

2月6日,国新办举行保障春节市场供应、促进节日消费新闻发布会。

会上,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介绍,2023年,商务部会同相关部门组织开展“消费提振年”系列活动,出台促进汽车、家居消费等政策措施,推动消费持续恢复。

全年社零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1万亿元,增长7.2%,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82.5%,基础性作用不断增强。服务零售额增长20.0%,餐饮收入首次突破5万亿元,增长20.4%。

5、国家统计局:1月份CPI环比上涨0.3%,同比下降0.8%,食品价格环比上涨0.4%

1月份,受节日效应影响居民消费需求持续增加,全国CPI环比上涨0.3%,连续两个月上涨;受上年同期春节错月对比基数较高影响,同比下降0.8%。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环比上涨0.3%,涨幅与近十年同期平均水平相当;同比上涨0.4%,保持温和上涨。

从环比看,CPI上涨0.3%,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

其中,食品价格上涨0.4%,涨幅比上月回落0.5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0.08个百分点。

食品中,受寒潮天气和春节临近等因素影响,虾蟹类、鲜菜、薯类及鲜菌价格分别上涨9.3%、3.8%、1.5%和1.3%,合计影响CPI上涨约0.12个百分点;市场供应较为充足,鸡蛋、食用油、鲜果和猪肉价格分别下降1.7%、1.0%、0.5%和0.2%。

非食品价格由上月下降0.1%转为上涨0.2%,影响CPI上涨约0.19个百分点。

6、大董、西贝、广州酒家等入局,预制菜年夜饭“卖爆”

临近春节,在办年货过程中,预制菜也成为了年夜饭市场消费的主力之一,无论是包括盒马、叮咚买菜、小象超市(原美团买菜)等在内的电商平台,还是盒马、大润发、家乐福等线下商场,半成品年夜饭、即食年夜饭、年夜饭礼盒等预制菜年夜饭的身影随处可见。

近期,在线上平台,淘宝、京东、抖音、小红书等电商平台均开展预制菜年夜饭促销活动。李佳琦、罗永浩、烈儿宝贝、陈洁等主播直播间,进行多个品牌的“预制年夜饭礼盒”带货。

佛跳墙、花胶鸡、梅菜扣肉……花样繁多的预制菜可供选择。在某电商平台,一些预制菜年夜饭礼盒中,通常包含8-12道菜,平均价格在300元左右,主要品牌为知味观、蟹太太、沈大成等老牌餐饮厂家以及麦子妈、珍味小梅园等预制菜品牌,销量均显示数千份;相比之下,佛跳墙、花胶鸡等爆款单品的价格更低、销量更高,有品牌销量过万。

据某品牌淘宝客服称,他们的年夜饭礼盒套餐仅仅预订已经达到破万销量。在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搜索年夜饭关键词,热度加高排在前面的就是“年夜饭预制菜、年夜饭半成品”等等。

从品牌看,上线预制年菜的,不仅有安井、正大食品企业,还包括大董、西贝、广州酒家、同庆楼、全聚德、紫光园、老诚一锅这样的餐饮企业。

从展现的销量和评价上看,其中大部分是好评,更有人直称预制菜深入我心,真实品尝到之后,才觉得高品质的预制年菜,从菜品、口感上并不差。

预制菜年菜销量火爆可见一斑。事实上,预制菜也在近年来的春节期间销量增长较快。有数据显示,2022全国“网上年货节”期间,预制菜销售额同比增长45.9%。

新年新气象,随着Z世代逐渐当家做主,相比起上一辈的亲力亲为,他们更喜欢选择更加方便、款式更多的预制菜。《天猫年货节2024年味新趋势》显示,淘宝目前购买年货的下单用户中,95后占比已超过一半。

艾媒咨询调研数据显示,春节期间,年夜饭场地的选择主要是在家或餐厅。2023年,20.9%的家庭选择全部购买预制菜;49.2%的家庭选择部分购买食材自制,部分购买预制菜,比如佛跳墙、花胶鸡等操作难度大、工艺复杂的大菜,大部分消费者会考虑购买预制菜。

行业预测,2024年春节预制菜的销售将再攀高峰。据艾媒咨询数据统计,2023年中国年菜行业市场规模1291亿元,同比增长81%;预计2024年中国年菜行业市场规模为1700亿元;2026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600亿元。

尽管预制菜因食品安全问题始终饱受争议,但预制菜的火爆也是当前的消费新常态。艾媒咨询发布的《2023年中国新春礼盒消费者行为洞察报告》显示,有近三成的新春礼盒消费者会选择购买预制菜,这也是预制菜首次成为中国消费者新春礼盒十大选择类型之一。

餐饮O2O周报

二、餐企动态

1、袁记食品拟投资6.5亿元打造「袁小饺」品牌

近日,袁记食品集团宣布3月将在湖南投资6.5亿元,并将其袁小饺全国总部设址长沙。袁小饺也是主打水饺云吞的餐饮品牌,品牌定位为新中式潮牌鲜饺,产品包括饺子、云吞、面食与小吃。

据了解,袁小饺定位新中式潮牌鲜饺,产品包括饺子、云吞、面食与小吃,首店于2020年开业。

袁小饺主打更平价的客单、更低的加盟门槛与更灵活的店型,聚焦下沉市场,目前其在全国门店超过800家。

主要集中在广东、广西和湖南等少数省份,主攻华南二、三、四线地区下沉乡镇市场,覆盖了超200个城镇。

袁小饺像是低价版的袁记云饺,与袁记云饺相比,袁小饺的门店面积、客单价和加盟资金要求都更低。

2、呷哺集团春节接待顾客超160万人次,返乡、旅游城市业绩亮眼

呷哺集团门店春节期间再创人气新高,一桌桌沸腾滚烫的火锅承载着别样团圆情。春节大年初一至初七,呷哺集团旗下呷哺呷哺、湊湊、趁烧、茶米茶等品牌累计接待消费者超160万人次。

春节期间,共有31家呷哺呷哺餐厅打破历史销售记录,二三线城市餐厅业绩十分亮眼总体消费呈“返乡潮”特点;同时,哈尔滨、王府井、迪士尼等热门景区周边餐厅也迎来了春节大卖。

值得关注的是,呷哺呷哺春节档跨界合作由著名演员贾玲执导并主演的电影《热辣滚烫》,双方在全国800余家呷哺呷哺直营餐厅,联合推出的春节限定联名套餐“热辣滚烫团圆餐”也迎来大卖。

“上午11点开始上客,不到12点开始排队至下午3点,晚上高峰期更是应接不暇,一直忙到夜里11点多。”佘朵朵表示,当天取号的客流达500多号,排队时长平均40分钟,高峰期最长等到70分钟。

此外,呷哺呷哺茶饮销售也十分亮眼,当天茶米茶销售了近1000杯,外带人数也创新高,超出堂食客流110人次。

呷哺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春节返乡人群较多,总体业绩也表明了餐饮消费突显“返乡潮”特点,例如石家庄、保定、邯郸、无锡、太原、沈阳、德州、抚顺、长治等二三线城市的业绩十分亮眼。

春节期间,北京市密云区鼓楼大街餐厅经理曹增介绍,从正月初二开始,中午到晚上一直有密集的流动观灯游客,餐厅基本上从中午开始上客,客流一直没断过,平均每天翻台率能达6-7翻。

3、赛百味同店销售额连续12个季度正增长,7年来首次实现门店数净增长

据《Restaurant Business》报道,自2016年以来,赛百味关闭了美国约四分之一的餐厅(6500家),平均每年超过900家。

但去年赛百味的情况有所好转。2023年,赛百味全球同店销售额连续12个季度实现正增长,并且实现自2016年以来首次全球餐厅数量净增长。

截至目前,赛百味在全球拥有近37000家餐厅,其中约23000家位于北美。赛百味此前表示,从2022年初到2023年中,将在全球开设了1000多家新餐厅,并希望2023年在北美开设的新店比2022年增加35%。

4、麦当劳计划今年在中国新增1000家店,到2028年底在中国拥有一万家店

麦当劳全球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克里斯·肯普辛斯基(Chris Kempczinski)在分析师电话会议上重申到2028年底在中国拥有10000家餐厅的目标,并认为麦当劳仍有空间继续在中国低线城市拓展。

该公司于2023年在中国开设了1000家分店。他说,“从我们的发展愿望来看,我们正在按部就班地进行,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希望在2024年取得类似的成绩。”

5、百胜中国:2024年计划净新增约1500至1700家门店

2月7日早间,百胜中国在港交所披露2024年业绩展望。

2024年公司计划净新增约1,500至1,700家门店。资本支出在7亿至8.5亿美元之间。

2024年至2026年期间,公司计划到2026年门店数量达到20,000家。

系统销售额和经营利润实现高单位数至双位数年均复合增长,每股盈利实现双位数年均复合增长,以2023年为基准并不计及外币换算的影响。

以季度现金股息和股票回购的形式向股东回馈至少30亿美元。

2月18日消息,百胜中国近日发布公告称,于2024年2月8日 ,公司根据百胜中国控股有限公司2022年长期激励计划向若干承授人授出若干股权激励。

包括向239名承授人授出约41.58万份股票增值权,向1043名承授人授出55.59万份限制性股票单位及向13名承授人授出约21.57万份绩效股票单位,其中每份股票增值权的行使价为39.65美元。

6、首农食品集团2023营收1619亿元

近日,首农食品集团召开2024年工作会暨一届二次职代会。会议透露,首农食品集团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619.71亿元,利润总额31.01亿元,归母净利润13.14亿元,在市管34家直接出资实体企业中,分别排第4名、第11名、第9名。

首农集团:成立于2009年,以北京三元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主体,吸收重组华都集团、大发畜产公司而成首农集团,经营性资产超过500亿元,成为北京最大的农业国企。旗下有三元、华都、双大三个“中国名牌”以及八喜、丘比、荷美尔等合资品牌,并与麦当劳、丘比、壳牌、复星、华信等多家知名企业合资合作。

餐饮O2O周报

三、饮品快报

据路透旗下IFR引述消息人士指,四川百茶百道实业计划于今年第一季度在港上市,集资最多3亿美元。此前,茶百道已完成港股上市备案,意味着公司已取得进行香港上市聆讯的前置要求。

截至2023年8月8日,茶百道在全国共有7117家门店,遍布全国31个省市,实现中国大陆所有省份及各线级城市的全覆盖。2022年,茶百道门店的零售额达到约人民币133亿元。

2、茶颜悦色×新华书店联名门店“翻书阅岭”开业

2月4日,新茶饮品牌茶颜悦色与新华书店联名的全新概念店“翻书阅岭”在湖南长沙太平老街亮相。茶颜悦色方面介绍,新店以“翻书阅岭”主题概念做整体呈现,并以王国维“读书三境界”进行楼层概念规划。

据茶颜悦色方面介绍,此次与新华书店联名的“翻书阅岭”概念店,一、二楼卖茶和咖啡、三楼卖书,中间穿插着书架书籍供顾客朋友阅读。新店用“翻书阅岭”这一主题做整体呈现,并以王国维“读书三境界”进行楼层概念规划。每一层分别代表着望尽天涯路、渐宽终不悔、寻他千百度这三种层层递进的读书境界。

3、喜茶春节期间销售火爆,众多门店销量增幅超400%

2月17日消息,喜茶春节期间整体销售火爆,众多门店销量增幅超400%,部分门店春节销量增幅超800%。多款单品春节假期售出超百万杯,其中多肉葡萄售出超200万杯。

门店销量增幅排名前十的城市均为非一线城市,其中,安阳、黄冈、抚州、淮南、广安、邯郸、南平、连云港等城市的喜茶门店销量环比节前增长均超200%。

公开资料显示,2023年底,喜茶门店总量突破3200家,进入超过210个新城市。

2月6日,喜茶新业态——喜茶·茶坊在上海环球港开出首店,并在原有鲜萃精品茗茶产品基础上,同步推出应用包括蝶恋花、白玉兰两款全新茶底在内的5款新品。

喜茶·茶坊使用单杯鲜萃的制作方式,开创了“鲜萃精品茗茶”这一全新品类,包括最新招牌产品鲜萃·茶布奇诺,以及鲜萃·轻乳茶、鲜萃·厚乳茶、鲜萃·中式共4大系列产品。

4、甜啦啦:全国门店销量较去年同比增长达400%

春节作为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各种消费需求集中释放,新茶饮市场表现尤为突出。

2月17日,始创于安徽蚌埠的新茶饮品牌甜啦啦官方公布了2024年春节期间销售数据:春节期间,甜啦啦全国门店销量较去年同比增长达400%,环比提升135%。

其中,东三省门店销量同比去年提升均超过800%,人气单品“清风茉白鲜奶茶”较节前环比增长超150%,问鼎甜啦啦春节销量TOP1。

餐饮O2O周报

四、上市投融资

1、上交所终止认养一头牛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行上市审核

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告,由于认养一头牛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保荐人撤销保荐,根据相关规定,上交所终止该公司发行上市的审核。

2、沪上阿姨冲刺港交所:2023年前九个月净利润同比增长188.7%,战略聚焦下沉市场

据消息称,2月14日,沪上阿姨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联席保荐人为中信证券(香港)有限公司、海通国际资本有限公司及东方融资(香港)有限公司。

据招股书,成立于2013年的沪上阿姨,是一家具领导地位且快速增长的现制饮品公司,主要聚焦平均售价介于10元至20元的中价现制茶饮产品,并通过三大品牌广泛覆盖不同饮品种类及价格区间。

截至目前,其累计会员数量已超过7190万,季度平均复购率达41.3%,于国内中价现制茶饮品牌中实现城市覆盖率第一,成为目前中国前五大现制茶饮店品牌中增速最快的品牌。

3、茶颜悦色再否认赴港上市,企业类型变更并引入新股东

近日,茶饮品牌茶颜悦色工商变更,企业类型变更并引入新股东,市场猜测是为赴港上市做准备。

对此,茶颜悦色方面对此回应称,暂时没有明确的上市计划。

对于茶颜悦色的这系列变更,一家关注消费行业的投资机构分析师表示,股权变更可能是在为上市做准备,但并不代表最后能上市,是上市的必要不充分条件。但是股权变更也可能是其他情况,比如架构重组,开展新业务,引入新股东。

4、植物基食品科技公司Heura Foods完成4000万欧元B轮融资

2月6日,巴塞罗那植物基食品科技公司Heura Foods宣布完成4000万欧元的B轮融资。该公司由活动家Marc Coloma和Bernat Añaños于2017年4月创立,旨在创造解决方案,使当前的食品系统过时,并加速向动物不再是蛋白质生产方程式一部分的世界过渡。

今年四月,Heura Foods提交了第一项专利申请,允许前所未有的无添加剂营养价值,可应用于多种植物基食品类别,如熟食肉、整块肉(肉和鱼)和乳制品。

此轮融资聚集了最大的植物基制造商Upfield、Unovis Asset Management以及著名的食品科技基金、欧洲循环生物经济基金 (ECBF VC) 和 New Tree Impact。

餐饮O2O周报

五、外卖新零售跨界

1、白酒的“最难一年”2023:茅台供不应求,中小酒企加速出局

2023年,白酒行业加速优胜劣汰的步伐。在整体经济下行时期,飞天茅台、八代五粮液、青花郎等名酒依旧供不应求,同时贵州茅台、今世缘、水井坊等头部酒企们连连发布业绩预增公告。

但各大中小酒企们的日子却愈发难过,一些杂牌酒、贴牌酒等非名酒品牌更是从线下终端渠道消失。

市场需求的两极分化,侧面透露出白酒行业呈现出市场份额向龙头集中的趋势。不过整体来看,白酒行业却也度过了最为艰难的一年。

去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白酒产量已出现连续七年下降的情况;A股还限制白酒企业的上市;就算是头部酒企们,也出现股价走低或是高库存等现象。

2、阿里考虑出售盒马大润发,新零售战略转变?盒马否认相关变化

多家媒体报道,有知情人士透露,阿里巴巴考虑出售若干消费行业资产,包括食品杂货业务盒马和零售商大润发。据悉,阿里巴巴一直在与战略和金融投资者就这些资产展开磋商。对于上述传闻,阿里巴巴和大润发均未予置评,盒马鲜生发言人否认相关出售计划,并拒绝进一步置评。

3、专家称胖东来开除当事员工处罚过重,不符合比例原则

2月15日的一条短视频显示,一名胖东来美食城的女员工在准备加班餐时,悄悄蹲下尝了一口面,随后未经清洗的筷子又放回了锅中,这种在其他饭店可能压根就“不是问题”的问题。

到了胖东来这里,却如同一颗巨石投入了湖面,掀起了轩然大波。胖东来员工尝面条这件事件迅速上了热搜。

2月16日,胖东来对当事员工进行了开除处理。对此,多位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律师认为,胖东来此举处罚过重,不符合比例原则。

4、2024春节假期日均消费规模同比增长36%

2月15日,美团发布2024年春节消费洞察,生活服务业实现“开门红”,春节假期日均消费规模同比增长36%,较2019年增长超155%。

数据还显示,四线以下地区消费同比增速最快,下沉市场迎来强劲回暖,成为激发假日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返乡团聚、旅游过年趋势下,探索小城年味、景区提灯夜游等个性化需求引领消费不断升温、下沉。

最后,大年初九开工大吉,祝餐饮老板们龙行龘龘,前程朤朤,生活䲜䲜!

-END-

作者 | 小贝

出品 | 餐饮O2O

延伸阅读

  • 蜜雪写入河南政府报告;沪上阿姨“沪咖·东方拿铁”开业;达美乐第800家店开业;零食很忙2天营收78万...

  • 海底捞私人订制火锅;米村拌饭开放合伙人;比星咖啡数千万融资;褚橙拿铁卖出685万杯...
  • 蜜雪冰城、古茗同日递交招股书;百事被家乐福封杀...
  • 新荣记海外首店落地东京;赖美丽改名山的山外面;牛大吉8200万融资;永辉开快餐厅..

餐饮O2O餐饮O2O是中国专注餐饮产业链新媒体,每天分享餐饮产业上下游最新鲜资讯+最干货案例,以媒体为入口,为餐饮业提供咨询培训、投融资、供应链、开店选址、创业加盟等行业深度服务。1541篇原创内容公众号

合作/投稿/咨询等,欢迎骚扰O2O君!

电话/微信号:13392164760

餐饮402年夜饭8赛百味2上交所1周报87餐饮 · 目录上一篇年度推荐 | 胖东来创始人:中国老板不敢回答,挣钱是为了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