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不愿交养老金,很危险

原标题:年轻人不愿交养老金,很危险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不可逆,人口形势的严峻性也愈发突出,根据一些机构的预测,在可见的未来,我国老龄化程度将会加剧,随着一代婴儿潮开始退休,我国每年新增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会高达两千万。

随之而来的就是养老压力,其中又以养老金存续压力最为突出,随着新生儿出生数量的不断下跌,未来我国面临着少子化和老龄化的巨大结构性矛盾,最终也会导致养老金直面供需失衡。

在未来不确定性越来越大这一趋势面前,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正在放弃缴纳养老金,如果有这种可能性的话。

有的公司也会在灰色地带为员工提供这种可能性,一些公司会通过转账软件直接转账,通过虚增发票的方式帮助员工逃避缴纳养老金。

更重要的是,随着人们对未来的预期信心严重不足,养老金这种给付制也面临着年轻人的考验。

养老金问题,首先直面的挑战就是人口结构的失衡。

少子化和老龄化。

根据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截止去年底,我国人口已经连续两年出现萎缩,而生育率则是连续七年下降,随着老龄人口仍在进一步扩大,医疗体系和养老体系也将直面巨大压力。

一个人口基数14亿的经济体,每年出生的新生儿却不足千万,考虑到未来十年我国迎来的一个退休潮,每年新生儿和退休两个群体将面临上千万的缺口。

根据统计局数据,我国城镇职工养老金每月平均在3000元左右,而截至2022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超过2.8亿人,每个月支付的养老金已经成为一个天文数字。

除此之外,叠加社会保障、医疗保健和退休后提供的保障水平较低,这也导致国内家庭仍然倾向于预防性储蓄,而不是消费。

今年我国家庭存款总额突破140万亿元人民币,创历史新高,过去四年国人存的款是2009-2019年十年的总和。

但即便如此,退休老人中依然存在着巨大的分配差异,大量的老人未富先老。

目前我国家庭储蓄率仍然超过32%,是全球储蓄率最高的经济体之一,且大量的财富掌握在部分群体手中,尽管家庭存款总额高达140万亿,但从招行的年报来看,这140万亿呈现的是一个非常典型二八分化定律。

引入市场经济四十多年来积累的民间财富,因为房地产耗尽积蓄,对普通家庭而言,养老金是未来养老的最大收入来源,但养老金本身,也存在入不敷出的风险。

根据社科院2019年发布的《中国养老金精算报告2019-2050》预测,我国养老金收不抵支会出现在2028年,并在2035年耗尽累计结余,如果没有扶持和补贴的话,这个数字将会很快耗尽。

除此之外,哪怕是在考虑到延迟退休的情况下,我国的养老金也仅够支撑到2042年,社科院做出的这一预测是根据当年补贴扶持测算的。

尽管未来我们不排除有更多的扶持补贴出现,但养老金本身的入不敷出是一个事实,人口的结构性失衡以及过去几十年“计划生育”带来的独生子女现象,都将导致我国人口的断代。

尤其是,现在较高的生活成本和房价,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们的生育意愿。

延迟退休,是可以很好延缓这一趋势的良药。

早在2021年,我们就发出了延迟退休的信号,但在青年人就业预期尚不稳定的现状之下,延迟退休的实行,也面临着较多的阻力。

不少人都担心,当下的35岁就业门槛,以及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形势都已经相当严峻,一旦推出延迟退休,届时还会有大量的老人和年轻人“抢工作”,外卖、快递和保安这类工作双方重叠度较高,这也是延迟退休实行难的关键因素。

当然,更重要的原因可能还是消费端挤压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我们有着14亿人口的大市场,尽管人口很多,容易造成内卷,但大量的人口也带来了相应的就业机会,市场越大,就业人数自然也就越多,但由于消费端被收入、房贷和教育挤压,整体上我国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并不高。

这也导致,当宏观经济增长开始放缓,就业上的压力立刻开始显现出来。

根据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的预测,到2050年左右,我国的高龄老人数量将超过美国和欧盟的总和。

理论上,老人没有生产力,只有消费力,但在未富先老的大背景下,大量的老人届时将造成巨大的社会负担,如何在较高的社会成本面前,保障这些老人的基本生活收入,将是未来老龄化社会的最大挑战。

要想保障老人的退休生活,就必须要先落实年轻人缴纳养老金的监督机制,甚至是让年轻人主动缴纳养老金。

去年我国人口经历大跌,出生人口进一步减少至902万,比2022年少了54万新生儿;死亡人口则进一步增加至1110万,比2022年多了69万。

而年轻人缴纳养老金的意愿不高,真正的关键因素还在于,对于未来的信心不足。

在高房价和高教育成本的今天,年轻人对未来的延迟满足越来越弱,更多的年轻人开始崇尚及时行乐、甚至是躺平之中,为什么会出现年轻人对未来的信心不足情况?

根本原因是,压力太大。

当下人们收入和房价的房价收入比太高,教育成本太高,甚至于整个社会就业端出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内卷,当竞争从良性变成了恶性竞争,最终牺牲的是每个人的无形利益。

除此之外,关于城镇和农民养老金的巨大差异,也容易引起年轻人对今后自己实际到手养老金的担忧,这其中还包括养老金的计算方式的不透明等等。

目前我国有2.8亿60岁以上老人,根据相关负责人的说法,现在我国有1.7亿老年人在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农保,目前基础养老金的最低标准为每人每月123元,多出来的20元,是今年刚刚提高养老标准的结果。

照此推算,我们可以发现领取城镇职工养老金的退休老人大概在1.1亿人左右,这个群体的养老金平均在3000元一个月左右。

两者相差巨大。

但前者已经是补贴后的结果。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是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构成,基础养老金的最低标准由国家确定并调整,所需资金都是由财政承担。

其中也鼓励地方可以根据情况适当提高农民基础养老金标准,这也导致不同地区的农民养老金差异巨大。

在广东,这个标准为每月200元,而贵州和四川分别为113元和128元,四个直辖市的农民养老金差异也巨大,重庆一个月可以领到317元,北京则是887元,最高的上海一个月则可以领到1300元。

但和城镇居民职工养老金平均3000元比起来,差距依然悬殊。

除了缴费高低决定着领取金额之外,地方的经济差异也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这也导致了不同的人因为一些不同的因素,实际到手的养老金差异巨大。

鼓励年轻人缴纳养老金,是为了保障当下退休群体养老金的发放和存续,而要想鼓励年轻人领取养老金,就需要解决养老金的失衡和透明程度。

在这个基础上,还需要更进一步刺激人们为数不多的生育意愿,让新生儿和老龄人口达到一个均衡,养老金的基金池才能够保障存续下去。

从限制生到鼓励生,我们对人口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性的逆转,现代商业社会塑造一个人的价值观体系,也决定着一个经济体的基石是以人口为基础,而不是以土地为基础。

只有明白这一点,我们才能够及时去调整我们的人口结构,以适应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

end.

作者:罗sir,关心经济、社会和我们这个世界的一切,好奇事物发展背后的逻辑,乐观的悲观主义者。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