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教授建议18到25岁要多谈恋爱,你支持吗?|晓姐姐讲故事

出品|搜狐智库

编辑|王晓旭

教授建议18到25岁要多谈恋爱,首先我非常认同这个观点。这个年龄段正在上大学或刚步入社会,离成为世俗意义上的大龄还有几年,正是学习如何处理亲密关系的好时期。亲密关系这门课对很多人来说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它与一个人的成长环境、心智成熟度息息相关,一段良好的恋爱关系需要双方共同努力。

爱情往往始于一眼千年,“是哪处曾相见,相看俨然”。但生活不只有浪漫,还有柴米油盐。

我们一开始很可能不知道一个人的童年、家庭、成长、情感经历等给他带来怎样深层次的影响,两个人不同的经历必然带来很多碰撞。而如何处理这一切,在没有经验的情况下很容易意气用事,跟着自己的个性走,不管不顾只靠情绪牵引。但是建立一段健康的恋爱关系需要相处的智慧,更需要两个灵魂的深层交流,沟通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层面。

在斯腾伯格的爱情三角理论中,“激情、亲密和承诺”缺一不可。激情是爱情中的性欲成分,是情绪上的着迷,这可能是基因的选择,我觉得这就是前两天刚登上热搜的生理性喜欢,也是最纯粹的一眼定情。亲密是指在爱情关系中能够引起的温暖体验,互相的关心支持,日常相处中的情绪价值等;承诺指维持关系的决定期许或担保,相对前边两个要素来说更沉重些,需要信任、需要责任。

看似简简单单的三要素,实际操作中却并没有那么容易。一个人的人格底色是怎样的,两个人如何磨合,磨合不好可能会让激情一点点消退,面临的将是关系的分崩离析。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我们可能会遇上各种人格的人,回避依恋型、焦虑型、安全型、混乱型。从玄学的角度看,我们会遇到各种类型的关系,即便是所谓正缘,也会有欢喜冤家,相爱相杀的情况出现,这样的配置中,如果不能磨合出一个合适的相处模式,很可能互虐内耗。“若无相欠怎会相见”,但要修好需要智慧。而智慧很多时候源于经验。

因此,在18到25岁,在这个青春洋溢的年纪,不妨抱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多谈谈恋爱。洒脱点,都是体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