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最高超38%,欧盟蛮横挥起加征关税大棒

编译 | 杨玉科

编辑 | 葛帮宁

出品 | 帮宁工作室(gbngzs)

从未见过一项提高关税的政策,却如此受到内部企业的反对。

2024年6月12日,欧盟委员会发表声明,拟从7月4日起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高达38.1%的临时反补贴税。照此标准,其每年将征收关税将超过20亿欧元,或引发与中国的贸易战。

按照世界贸易组织(WTO)规定,中国有4周时间,针对欧盟征收电动汽车关税提供的证据提出质疑。如果不能提供令人信服的、有效的解决方案,纠正其不公平的贸易行为,关税措施将于7月初实施。

欧盟将征收5个级别的关税。其中,对配合欧盟调查但未单独抽样的中国纯电动汽车生产商征收21%的加权平均税,对不配合调查的电动汽车制造商征收38.1%的关税。具体来看,上汽集团38.1%、吉利汽车20%、比亚迪17.4%。

特斯拉与欧盟合作,最初可能征收21%的关税。欧盟表示,在评估特斯拉提交的证据后,下个月或将这一税率修改为欧盟单独计算的税率。

上述税率基于现有10%进口关税基础而额外征收。此举表明,欧盟委员会的调查结果具有相当大的破坏性。

欧盟在一份声明中写道:“欧盟反补贴调查的临时结果表明,整个电动汽车价值链都从中国的补贴中受益,因此,获得补贴的中国进口产品以人为的低价涌入,对欧盟产业构成明显可预见的、迫在眉睫的损害威胁。”

欧盟副主席马加里蒂斯·希纳斯(Margaritis Schinas)认为,临时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汽车生产受益于“不公平的补贴,对欧盟电池电动汽车生产商造成了经济损害的威胁”。欧盟已“与中国有关部门联系,讨论这些调查结果以及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当天表示,这次反补贴调查是典型的保护主义案例,“我们敦促欧盟恪守支持自由贸易、反对保护主义的承诺,与中国共同维护中欧经贸合作大局。中国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决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林剑说,许多欧洲国家的政界人士和行业代表在关税问题上对布鲁塞尔表示反对,“保护主义没有前途,开放与合作才是正确的道路”。

彭博社报道称,新关税一旦生效,欧洲制造商可能面临报复,中国准备对大排量发动机进口汽车征收高达25%的关税。这其中,丰田汽车、梅赛德斯-奔驰和宝马集团受影响最大。

中国进口的大部分汽车都是豪华车。如果实施新关税,包括梅赛德斯GLE和S级轿车,以及保时捷卡宴在等内的大排量发动机车型可能受到影响。

丰田汽车高端品牌雷克萨斯去年以18万辆销量位居进口排行榜首位,占总销量的五分之一以上。如果北京决定在所有国家实施关税,这家日本公司可能会在与欧盟和美国的贸易争端中受牵连。

除对汽车贸易进行报复外,中国还可能对欧洲的葡萄酒和乳制品征收关税,并对欧洲出口的白兰地进行调查。

值得注意的是,对比亚迪和吉利汽车等中国汽车制造商征收更高的进口关税,也将打击一些西方公司,包括特斯拉、宝马集团、梅赛德斯-奔驰和雷诺集团。

特斯拉将Model 3从上海运往欧洲,宝马集团出口中国产iX3和Mini品牌。梅赛德斯-奔驰在中国生产Smart轿车,雷诺集团的达契亚Spring电动微型车也在中国生产。

对此,梅赛德斯-奔驰、宝马集团、大众汽车集团纷纷表态。

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Oliver Zipse)认为,欧盟委员会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是错误的决策。加征关税将阻碍欧洲车企的发展,同时也会损害欧洲自身利益。

他认为,对宝马集团来说,类似增加进口关税这样的保护主义措施,无法帮助企业提升全球竞争力。宝马集团坚定不移地拥护自由贸易。

梅赛德斯-奔驰称其始终支持基于世贸组织规则的自由贸易,包括所有市场参与者应享有同等待遇的原则,“我们将密切关注事态发展”。

大众汽车集团旗帜鲜明地反对欧盟委员会这一决定,认为从长远来看,施加反补贴税不利于欧洲汽车行业竞争力的提升,欧盟委员会做出这一决定的时机并不恰当。作为一家全球企业,大众汽车集团支持并倡导开放、以规则为基础的贸易政策。

欧盟征收关税之际,欧洲汽车制造商正受到来自中国竞争对手的电动汽车的挑战。欧盟对中国汽车制造商是否获得不公平的政府补贴展开了长达8个月的调查。

今年5月,拜登政府已将中国电动汽车进口关税提高4倍,达到100%。

长城取消建厂计划

一些中国汽车制造商已缩减在欧洲的投资。

长城汽车上周宣布,将关闭位于德国南部慕尼黑的欧洲总部。这一决定引发人们对中国在欧洲汽车市场竞争能力的猜测——取消计划是北京方面对欧盟可能征收关税的报复的一部分,还是纯粹出于经济原因。

JATO Dynamics是总部位于伦敦的一家汽车研究公司,其高级分析师费利佩·穆尼奥斯(Felipe Munoz)在一份研究报告中写道:“尽管围绕中国汽车品牌进入欧洲的传言很多,但中国汽车在某种程度上仍然是罕见的——过去一年,其注册量缓慢上升就证明了这一点。”

穆尼奥斯告诉德国之声,并非所有在欧洲扩张的中国品牌都能成功,因为欧洲是一个“非常困难的市场”。“欧洲人不知道这些品牌,需要努力改变人们对中国生产低质量产品的印象,这需要时间,而且很长。”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今年前4个月,中国电动汽车在欧洲的销量增长了23%。分析师认为,即便如此,未来一段时间内,欧洲汽车制造商相对中国竞争对手,仍拥有多重优势。

费迪研究公司创始人、前汽车研究中心主任费迪南德(Ferdinand Dudenhöffer)告诉德国之声:“中国公司有很棒的汽车,但在营销方面缺乏经验。”他说,长城汽车曾希望利用竞争对手的现有经销商,向欧洲消费者销售汽车,但这是“错误的做法”。

对长城汽车而言,关闭慕尼黑总部是一个重大转折。此前,这家公司曾寻求在欧洲建立工厂,作为欧洲大陆庞大扩张计划的一部分。

上个月,长城汽车承诺,到2030年,在海外销售100万辆汽车,高于去年31.6万辆。它坚称,没有退出欧洲市场的计划,其欧洲业务将由中国总部管理。

无独有偶,就在长城汽车宣布这一消息前,两家中国电池制造商决定放弃在德国的新工厂。蜂巢能源表示,将不再在德国东部的勃兰登堡州建设电池工厂,并将这一决定归咎于一个大客户订单的取消。

“这一决定背后可能有政治原因,北京对欧盟关税的前景不满意,我们可以预期会采取报复措施。”穆尼奥斯告诉德国之声。

去年12月,宁德时代也停止在德国东部图林根州扩建首家海外电池工厂的计划,理由是需求下降,但这家电池制造商正在匈牙利建设第二家工厂。

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和电池生产商受到欧洲电动汽车需求放缓的影响。政府补贴正在取消,欧洲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诸多缺点保持警惕,包括电池续航里程焦虑和电动汽车转售价值不高等。

穆尼奥斯说:“电动汽车仍然非常依赖政府的激励措施。我们还没有达到那个水平,即使是2万欧元(折合2.1万美元)的电动汽车,也不是负担得起的汽车。”

德国向左,法国向右

额外关税旨在提高中国制造的纯电动汽车在欧盟的售价,使其最终价格更接近欧洲竞争对手,终极目标是“确保公平竞争”。但差距会缩小到什么程度,还有待观察。

这一点非常明确——布鲁塞尔对中国的抵制有争议。最强烈的反对者包括欧洲最大汽车制造商。中国是一个巨大且利润丰厚的市场,它们非常依赖中国。这种依赖使欧洲跟随美国提高对中国进口产品壁垒的努力变得更为复杂。

如果与中国的谈判不能立即达成解决方案,这些关税将于7月4日开始实施,但只有在成员国批准将关税延长至秋季的决定后才能征收。包括德国、瑞典和匈牙利在内的一些国家官员批评了征收关税的努力,但在秋季阻止征收关税的门槛也很高。

现在,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德国身上。

由宝马集团、梅赛德斯-奔驰和大众汽车集团等汽车公司支持的德国汽车工业协会(VDA)已明确表示反对额外关税,认为这将“不适合加强欧洲汽车工业的竞争力”,并可能引发“重大贸易冲突”。

行业压力,再加上德国总理奥拉夫·朔尔茨(Olaf Scholz)领导的三党联盟内部的分歧,柏林将在11月投票否决关税。

吸引比亚迪投资的匈牙利也被认为是必然的反对者。其他思想开明的国家,如瑞典和爱尔兰,持保留意见,没有明确反对关税。

争论的另一边,法国被普遍认为是这次调查的主要支持者。法国汽车制造企业对中国市场的敞口较小。意大利最近表示支持这一倡议,并呼吁欧盟效仿美国,美国宣布对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征收100%的关税。

行业经济学家认为,事关紧要的不仅仅是汽车行业的未来。这一结果可能决定北京的工业攻势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重塑西方经济。一些人将这场攻势称为本世纪初中国征服消费品制造业之后的第二次中国冲击。

智库荣鼎咨询高级分析师格雷戈尔·塞巴斯蒂安(Gregor Sebastian)认为:“中国试图玩分而治之的游戏。对德国和法国等国家,中国正在动用大棒,打击汽车出口和农产品。而对西班牙、意大利和匈牙利等国家来说,胡萝卜是承诺更多的电动汽车投资。”

大众汽车集团也反对征收关税。尽管这家德国汽车制造商正面临来自中国新一代电动汽车制造商日益激烈的竞争,这些制造商正在挑战西方制造商在中国和海外的主导地位。

看看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合肥庞大的电动汽车生产基地,就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其立场。合肥是中国的硅谷,在那里,1000多个机器人正忙着组装大众汽车集团在当地生产的一款运动型纯电动SUV,准备出口到欧洲。

这家工厂是大众汽车集团在世界上效率最高的工厂之一。该公司管理人员说,它帮助公司大幅缩短生产一辆汽车从设计到大规模市场生产所需时间,大众汽车集团更是将这一成就称为“中国速度”。

正如这个工厂所示,大众汽车集团已经与中国紧密相连——不仅是集团33%的销售来源,也是出口的生产基地。

像大众汽车集团这样的德国汽车制造商,反对欧洲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进口关税,因为保持进入中国市场更重要。一些德国供应商也对中国汽车制造商的崛起表示欢迎,中国汽车制造商如今已成为它们的客户。

“我们主张公平和开放的贸易,不希望采取额外的保护主义措施。”大众汽车集团(中国)首席执行官贝瑞德(Ralf Brandstätter)在最近的一次采访中说,“我们必须适应这种新形势,而不是设置新的障碍。”

德国是欧盟最大的汽车市场,也是最大的汽车和零部件生产国。作为欧盟最大经济体,它的支持往往可以成就或破坏欧盟的倡议。柏林方面也是中国降低电动汽车关税努力的盟友,它一直在游说布鲁塞尔反对征收关税。

今年4月,德国总理朔尔茨带领一个大规模商业代表团,对中国进行了为期3天的访问。

上个月,德国另一次官方到访中国受到的关注较少,但提供了一个更鲜明的例子,即德国汽车制造商和政界人士共同努力,促进与中国的良好关系。

大众汽车集团最大股东之一、德国北部的下萨克森州,率领一个代表团前往超现代化的大众汽车集团工厂所在地——合肥,其传递的信息是——德国不会与中国脱钩。

访问期间,下萨克森州州长斯蒂芬·韦尔(Stephan Weil)告诉《华尔街日报》:“在欧洲与中国、美国与中国之间,存在许多尚未解决问题的动荡时期……我们必须保持彼此的对话。”

韦尔此行议题之一是,与中国航运运营商中远集团讨论在德国港口威廉港的一项新投资。德国港口是德国最大的海军基地所在地。

欧盟去年对中国的商品贸易逆差为2910亿欧元,相当于3130亿美元,这使得欧盟对中国的立场更为强硬。除电动汽车关税外,欧盟委员会还对中国从清洁能源到安全设备等行业的企业提供补贴展开调查。

一些成员国担心这可能招致报复。朔尔茨最近说:“我们不应该忘记,欧洲制造商和一些美国制造商在中国市场上取得了成功,他们也向中国出售了很多欧洲生产的汽车。”

最近,在访问西班牙政府官员和奇瑞巴塞罗那工厂期间,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敦促西班牙政府游说布鲁塞尔,反对即将征收的关税。上周,王文涛在希腊、波兰和葡萄牙举行会议,这些国家都是中国进行重要投资的国家。

本周晚些时候,西班牙工业部长赫雷乌(Jordi Hereu)访问西班牙汽车供应商海斯坦普(Gestamp)期间,对欧盟计划征收的关税表示怀疑,呼吁布鲁塞尔提供援助,以帮助本国关键产业的发展。

“我不相信贸易战,因为我相信国际贸易,但我更相信加强再工业化的政策。”他说。

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开始在欧洲建立生产基地。比亚迪去年宣布,计划在匈牙利建造一座超级工厂。奇瑞则与西班牙EV Motors合资成立一家企业,在巴塞罗那组装汽车。

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Mercator Institute for China Studies)和荣鼎咨询的一项研究显示,去年,新工厂占中国对欧直接投资的78%,高于前年的51%。匈牙利、德国和法国的电池厂投资是推动这一举措的主要力量。

欧盟自问自答

欧盟在其官网上发出相关问答,节选如下:

何为预先披露?为何需要预先披露?

根据《欧盟反补贴基本条例》,欧盟委员会有义务向有关各方预先披露拟实施的临时措施。鉴于此,欧洲委员会将在公布临时调查结果的预定日期前,通知所有相关方,是否计划征收临时关税(“预先披露”)。

预先披露(通知)已发送给所有相关方——包括中国政府和中国公司——以及欧盟成员国。同步在委员会网站上公布。

拟议的关税是在目前10%的进口关税基础上增加吗?

是的。除对进口电池电动汽车征收10%普通进口关税外,还将增加征收反补贴税。

这些关税是否已经生效?

预先披露的关税并未生效。抽样公司现在只能就计算的准确性发表评论。最迟在2024年7月4日,欧盟委员会将在官方公报上公布一项规定,详细解释导致这一级别关税的临时调查结果。关税将于公布之日起生效。

关税税率是否足以保护欧盟产业免受伤害?

临时反补贴税的目的是,消除由于中国存在不公平补贴计划而导致的中国电池电动汽车生产商的实质性不公平竞争优势。因此,这些关税旨在确保欧盟和中国的产业在公平竞争环境中竞争。这样做的目的,并不是要对此类进口产品关闭欧盟市场。

临时反补贴税如何计算?

临时关税是基于欧盟反补贴调查的结果。调查显示,中国整个电动汽车价值链都受到大量补贴,中国电动汽车的进口对欧盟产业构成了明显可预见和迫在眉睫的损害威胁。

欧盟委员会分析了跟每一家被调查公司有关的大量证据,在此基础上,计算出与每宗案件中发现的补贴水平相对应的临时关税水平。

调查过程中咨询了谁?

中国政府、相关企业和利益相关方享有参与调查的程序性权利。向有关各方要求的所有资料,以及适用的截止日期,均符合适用的欧盟和世贸组织规则和长期做法。

欧盟委员会已与中国有关部门联系,讨论初步调查结果,并探讨以符合世贸组织规则的方式,解决所发现问题的可能途径。

预先披露的关税会受到挑战吗?

预先披露一般不能被挑战。只有有关公司才能就其个别计算提供事实性意见,如发现有根据,将在7月4日公布的临时规则中予以考虑。

欧盟委员会将继续监察纯电动汽车市场的情况。

欧盟是否考虑对其他国家展开调查?

我们没有看到任何证据表明,最近从其他国家进口的纯电动汽车快速增长。因此,我们无法证实其他国家对欧盟纯电动汽车行业造成损害威胁的可能性。

通知成员国了吗?他们的角色是什么?

会同步通知各成员国。

根据普通贸易防卫程序,成员国不就临时反补贴税的税率水平进行表决。但是,在委员会的临时调查结果公布之前,他们将得到调查结果的简报,随后将按照委员会规则下的咨询程序,以简单多数表决。这次投票将遵循所谓的咨询程序(没有约束力)。

在最终阶段,即确定措施实施之前,成员国将按照委员会规则下的审查程序进行表决。这次表决具有约束力。如果要反对这些措施,就像批准时一样,需要特定多数。然而,即使没有达到特定多数,只要反对票没有达到简单多数,也可以实施措施。

欧盟委员会和成员国之间,是否就欧盟应对措施的最终税率水平进行了讨论?

没有。因为欧盟委员会将在最终阶段提出的关税水平,是根据调查收集的证据和调查结果,特别是委员会对每一个被调查的出口生产商的补贴程度而确定的。

在征收确定的反补贴税(如果征收的话)之前,成员国将有机会对委员会的提案进行表决。

这些税会追溯征收吗?

预先披露仅限于告知有关各方临时反补贴税的水平。在实施临时措施日期前90天(例如,如果关税于2024年7月5日生效,则截至2024年4月5日)登记的任何可能的追溯征收进口关税,将在调查的后一阶段进行处理,该阶段将决定是否符合此类追溯征收的法律条件。

下一步是什么?

预先披露之后,抽样公司现在有可能就预先披露的个体税率计算的准确性提供评论。

最迟在2024年7月4日,委员会将在官方公报上公布一项规定,详细解释导致关税水平的临时调查结果。关税将于公布后的第二天生效。

所有有关各方将有15天的时间提出意见。其他有关人士就披露临时调查结果所提供的资料提出的意见,应在就临时调查结果发表意见截止日期后7天内提交。

最后,委员会将有4个月时间得出最终调查结果。作出最终调查结果所依据的基本事实和分析,将以书面形式向有关人士披露(“最终披露”)。最终措施将持续5年。

(本文部分内容综合Automotive News、Reuters、European Commission、DW、Wire reports、The Guardian、Euro News、WSJ、Financial Times报道,部分图片来自网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