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印度又耍流氓,传vivo子公司将被迫出售!

6月16日消息,在印度政府的持续打压之下,vivo等中国智能手机制造商正被迫出售其印度子公司的多数(至少51%)股权,以便能够继续在印度运营。

塔塔集团将收购vivo印度子公司

据 MoneyControl 消息人士透露,印度塔塔集团正就收购中国智能手机制造商印度子公司——vivo India至少51%的股权进行深入谈判。尽管谈判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因为估值存在差异,最终交易尚未达成。

消息人士表示,vivo正在寻求比塔塔集团目前提供的更高的估值。不过,塔塔集团仍对此次潜在收购感兴趣,并计划在收购后主导合资公司的生产及销售网络,以实现本土化。

报道还透露称,另一家中国智能手机品牌厂商OPPO也在与当地企业洽谈剥离其印度子公司的事宜。

对于塔塔集团来说,收购vivo India的多数股权,这符合其扩大电子制造业影响力的更广泛战略。在此之前,塔塔集团已经收购了纬创为苹果代工iPhone的印度子公司。此外,塔塔集团还在与和硕谈判,以获得其位于钦奈附近的iPhone代工厂的多数股权。

但是,对于vivo等中国智能手机厂商来说,考虑出售其印度子公司的大部分股权却是被迫的无奈之举。

报道进一步指出,印度政府正热衷于确保中国智能手机公司与印度合作伙伴成立的任何合资企业至少有 51% 的股份由印度本土公司持有。此外,印度政府还希望合中印资企业拥有本地领导层和分销渠道。

中国智能手机厂商持续被印度打压

自2022年年以来,印度持续利用《外汇管理法》、《防止洗钱法》等法律打压vivo、小米、OPPO等中国智能手机厂商在印度的业务。

2022年7月5日,印度执法局以涉嫌违反《防止洗钱法案》有关规定,突击检查了包括vivo印度在内的23家关联公司和48处经营地点,并冻结了vivo及其关联公司在印度的119个银行账户及价值约46.5亿卢比 (约合人民币3.9亿元) 的资产。虽然在vivo据理力争下,账户冻结被解除,但其要向印度政府支付约1.19亿美元的担保金,同时,自己账户里还要有超过25亿卢比的固定资金。

2022年10月,印度逮捕了四人,包括Lava联合创始人兼董事总经理Hari Om Rai、中国公民Guangwen(又称Andrew Kuang)以及特许会计师Nitin Garg和Rajan Malik,指控他们通过印度成立了23家公司协助vivo印度子公司转移了大量资金。在12518.5亿印度卢比的整体销售额中,vivo汇出6247.6亿印度卢比用于逃税,约占印度境外营业额的50%。

2023年12月初,印度政府宣布完成针对vivo的洗钱调查,并指控vivo印度通过空壳公司非法向境外转移6247.6亿印度卢比(约合75亿美元)的资金,以逃避在印度纳税,并向vivo印度子公司提交了第一份指控书。

2023年12月22日,vivo印度子公司的两位高管和一位顾问被印度打击金融犯罪机构中央执法局以涉嫌洗钱为由被捕,这三人分别为vivo印度子公司的代理首席执行官Hong Xuquan、首席财务官Harinder Dahiya和顾问Hemant Munjal。随后在12月30日,印度德里帕蒂亚拉法院(Patiala House Court)才下令释放。

除了vivo被持续印度政府持续调查和指控之外,小米、OPPO也受到了类似的“待遇”。

2022年4月底,印度反洗钱执行局就指控小米及其旗下印度子公司自2015年开始以假冒成支付特许权使用费(royalty payments)的方式非法汇款给国外实体,违反了印度1999年《外汇管理法》相关规定为由,扣押了其印度子公司银行账户555.13亿卢比的资金(约6.8亿美元)。虽然小米一直否认,并进行了上诉,要求解除冻结,但均遭到了驳回。

2022年7月13日,印度财政部发布声明称,印度税收情报局(DRI)经过调查发现,OPPO累计逃避关税近439亿卢比,并表示“已向OPPO印度公司发出通知,要求缴纳税款”。理由是某些货物申报错误,导致关税支付不足。

2023年6月11日,印度反洗钱执行局向小米科技印度分公司、公司负责人及三家银行发出了正式通知,指控他们非法向国外转移资金、涉嫌违反“外汇管理法”。此前已冻结的小米印度公司555.13亿卢比资金,将被印度政府没收。这相当于小米集团2022财年净利润的57%。

在2023年10月,有报道称,印度宣布撤销了对小米公司的罚款,并解除了小米在印度的运营限制。

需要指出的是,在小米、vivo、OPPO等厂商被印度政府持续打压之前,中国厂商可谓是占据了印度智能手机市场的大半壁江山。其中小米在2022年之前更是连续多年位居三星之上,占据印度智能手机市场份额榜首。

但是在经历印度政府持续打压之后,小米的市场份额由2020年的26%大幅降至了2023年的12.4%,三星重新回到了第一的位置,vivo和OPPO的市场份额虽然没有出现大的变化,但是印度业务的开展依然是受到了负面影响。

中国智能手机厂商已被要求开放印度资本入股,并聘请印籍人士任CEO等要职

早在2023年6月,印度《经济时报》就曾报道称,据三名参加印度电子和信息技术部(MeitY)最新举行的会议的企业高管透露,印度政府高级官员在会议上要求包括小米、OPPO、Realme和vivo在内的中国智能手机厂商在其当地业务中引入印资股权合作伙伴;同时还要求相关中国手机厂商任命印度籍人士担任首席执行官、首席运营官、首席财务官和首席技术官等关键职位;此外,印度政府还表示,希望中国厂商将合同制造业务外包给指定的印度合作制造商,提升本地制造能力至零部件水平,扩大自印度的出口规模,同时雇用印度本地的分销商。

MoneyControl最新的报道显示,vivo在印度大诺伊达的原有制造工厂已被Micromax品牌背后的公司Bhagwati Products 接管。目前Bhagwati Products已开始招聘员工,并将很快通过其与中国ODM大厂华勤的合资企业开始为vivo生产智能手机,该合资企业正在等待政府批准。与此同时,vivo已将其现有的制造业务迁至大诺伊达占地170英亩的新工厂。

印度政府推动中国智能手机公司与印度合作伙伴成立的任何合资企业至少有 51% 的股份由印度本土公司持有,并将合同制造业务外包给指定的印度合作制造商的举动,被认为是扶持印度本土智能手机制造商及提升对于智能手机供应链的控制力的重要举措。这无疑将加剧对于中国智能手机厂商在印度业务的负面影响。这与多年前印度政府为发展当地的手机制造业,不遗余力的通过各种政策来吸引中国手机厂商到当地设厂生产时的态度相比可谓是天差地别,实在是典型的“卸磨杀驴”。

虽说从中国企业的角度来看,印度政府的这种行为确实是在“耍流氓”,而且似乎有些针对中国企业。但从印度政府的角度来看,此举一方面可以加强对于中国企业在印度业务的掌控,也有助于推动印度本土企业的发展,并大幅提升印度企业在整个供应链当中的话语权,践行莫迪政府的“Make in india”战略。

同样,对于印度政府的这种控制供应链的策略,我们或许也可以借鉴一二,以应对老美推动外资供应链外迁的举措。

编辑:芯智讯-浪客剑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