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A股市值第一争夺战激烈:茅台疲软,工行、移动、中石油走势强劲、股息率高

文丨惠凯‍‍‍‍‍

编辑丨承承‍‍

拥有“A股市值第一”称号的贵州茅台,在近期股价表现疲软下,逐渐有被中国石油、工商银行赶超迹象。

A股市值龙头的争夺战愈发激烈。

在A股市场上,贵州茅台长期高踞A股市值第一的宝座,但在近期股价表现疲软下,市值逐渐有被中国石油、工商银行赶超迹象。

三家公司中,工商银行估值较低、股息率较高,贵州茅台、中国石油分红比例表现亮眼。 中国石油董秘曾多次表示,对标雪铁龙等国际油气巨头普遍2倍PB的现状,中国石油股价未能反映公司的真实价值。

就机构持仓态度来看,国内的公募基金增持中国石油的热度更高,而外资则对工商银行青睐有加。

“A股市值王”宝座争夺战激烈

工行、茅台、中移动、中石油此起彼伏

贵州茅台,长期被投资者视为价值投资的典范,受到了诸多机构投资者和散户的青睐,股价和总市值长期高居A股第一。

公开信息显示,在2020年之前,A股市值龙头是工商银行,但随着2020年白酒盛宴的开启,贵州茅台市值超越了工商银行,成了A股市值新龙头,并一直延续至今。其后几年,茅台虽曾有过数次股价跌破1500元的情况,但随即又快速强势拉起。

近期,在流通酒存量市场跌价较大影响下,茅台股价再度跌破1500元,这让其“A股市值王”宝座有些不稳。因为与茅台股价近期持续下跌不同的是,银行、传统能源、电信等龙头公司股价正在持续走强。

Wind显示,截至6月19日收盘,贵州茅台的市值是18855亿元,紧随其后的是工商银行(18427亿元)、中国石油(17479亿元)。如此情况意味着, 在工行、中国石油股价能够保持稳定的前提下,茅台若继续下跌,只要跌幅大于2.2%、7%时,将分别被工行、中国石油超越 (注:不同口径下显示的市值稍有不同)。

值得一提的是,若以收盘价×总股本为统计口径,工商银行的总市值在近期已经小幅超越茅台。若茅台后期能够实现价格反弹,仍有希望上演“王者归来”剧情。

对于茅台后续的走势,从券商近期观点看,仍维持看多。 比如华创证券分析师欧阳予团队今年5月底给出的目标价较乐观,是2600元、强烈推荐评级。

“飞天批价波动主要系部分渠道短期行为,本次风险出清后预计将逐步企稳,茅台批价和股价有望进入新均衡。”国泰君安分析师訾猛在6月初研报中表示,茅台目标价为2286.53元。6月18日,其再次发表观点,维持2286.53元的目标价不变。

不过,华泰证券分析师龚源月最新给出的茅台股价目标价是2214.3元,比上一次目标价2250元有所下调。

不久前,茅台在召开的股东大会上,确定今年的营收增长目标是≥15%,然而随着近期茅台批发价的下滑,加大了公司能否实现15%营收目标的不确定性。

在股东大会上,茅台新董事长张德芹表示,今年将聚焦提升渠道管控力、增强高端市场的引领力,并强化酱香系列品牌塑造、巩固大单品的品牌培育和推广。可突如其来的茅台批价下跌风波,显然对茅台渠道管控能力和决心提出了更高的考验。

工行、中移动、中石油估值低

分红比例有较大提升空间

近期股价的持续上涨,让工行、中国石油的估值有所抬升,PB分别为0.56倍、1.2倍,这一数值相对其他行业的龙头估值明显偏低,尤其是工行,仍未扭转“破净”局面。 中国移动当前PB也只有1.6倍,远低于茅台。

在现金分红上,iFinD显示,贵州茅台分红占净利润的比例要高于工行、中国石油。2022/2023年度,茅台现金分红比例都是51.9%,加上11月的特别分红,分红比例更高; 中国石油2023年度的分红比例从2022年的27%降到26.1%;工商银行受补充资本等因素的影响,现金分红比例维持30%。

股息率上,Wind显示,2022年度,茅台、工行、中国石油的股息率分别是3.2%、5.5%、4.3%,2023年分别是3.3%、5.6%、4.4%。显然, 对于一些看重股息率的机构投资者而言,工行和中国石油的股息率比茅台要高,说明其投资价值更大。

值得一提的是,工商银行近期还宣布召开董事会商议2024年度中期分红事项。而中国石油,近期官方多次表示看多股价。比如在今年2月,有投资者提出,国内可比公司中海油的市净率在1.7-2.0倍之间,“欧美市场的可比石化类巨头如Chevron,ExxonMobil,OccidentalPetroleum,BP,Shell,Total,CONOCOPHILLIPS等市净率长年处于2.0倍以上……贵司对于自身市净率是否设定了目标?例如,达到国际企业相似可比标准,市净率达到2.0倍?”

对于投资人的提问, 中国石油董秘、财务总监王华回复称,“对标国际可比公司,目前的估值并未完全反映公司实际价值” 。换言之,即便参考国际油气巨头1.7倍PB的估值下限,中国石油股价仍有将近50%的潜在上涨空间。

外资大幅增持工行 基金对中国石油热情不减

有分析师下调工行盈利预测

从机构持仓角度,去年以来,外资对工商银行的持仓热情持续升高,尤其是陆股通资金的增持更为踊跃。

Wind数据显示,2023年初-2023年末,陆股通持有工商银行的比例从0.7%增至0.84%,到今年一季度末,进一步增持突破1%,达到1.06%,外资的持股比例创近几年的新高(注:二季度以来,陆港通资金持有工行A股的数量小幅减少)。

同期,今年一季度,陆股通资金持有贵州茅台的比例从6.87%增到7.2%,不过未能突破去年三季度末7.26%的中期高点。从高频数据来看,二季度以来,陆股通资金持续减持茅台,持股数量从4月初9013万股变为6月19日的8537万股,持股市值从约1500亿元减少到1270亿元左右。

不少分析师对工行、中国石油表达了乐观预期。

比如,国泰君安银行分析师刘源在2024年一季报点评中,维持对工商银行7元的目标价,对应2024年0.68倍PB。这意味着,工商银行当前股价仍有25%以上的潜在增长空间。

海通证券分析师孙婷团队对工商银行的目标价较低,是5.63元-6.36元之间。

国泰君安分析师孙羲昱在今年5月,把中国石油的目标价从10.66元上调到12.66元,比当前股价高28%。

不过,工行、中国石油冲击A股市值之王的道路也并非坦途,两家巨头都有着各自的烦恼。比如, 工商银行在2023年年报发布后,因近期银行净息差继续下滑等压力,让一些知名分析师下调了对工行的盈利预测。 比如知名银行业分析师、中泰证券的戴志锋在今年4月,对工行2024/2025年度的归母净利润预测值从3915亿元、4209亿元,下调到3574亿元和3573亿元。

(文中提及个股仅作举例分析,不作投资建议。)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