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体制改革这个问题上,不要过分的相信顶层设计。顶层设计需要有纠错的机制,顶层设计的方案要有一个坚强坚固经验的基础,不然的话我觉得会出大问题。[详细]
财政部扩大地方债务置换规模是一个信号,显示经济下行之下的地方债务风险正在不断上升。[查看详细]
2015年10月25日上午,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CIDEG)成立十周年庆典暨学术研讨会在清华大学主楼接待厅隆重举行。会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吴敬琏研究员做了题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关键驱动力”的报告。 吴敬琏首先表示,中国经济增长从20[查看详细]
中国要避免进入资产负债表衰退,不仅要进行货币政策方向的全面转型,同时还必须将一次性宽松冲击达到一定的高度,并辅之以 “强金融监管”和“市场秩序建设”[查看详细]
改善市场环境刻不容缓。千万不要在错误的方向鼓实劲,在正确的方向用虚力,与其讲那些高调和空话,不如在改善市场互不干涉、建设竞争秩序的道路上,实实在在地做几件事情,以便取信于民。[查看详细]
四季度来看,人民币贬值压力和央行干预或卷土重来,届时仍需降准。一是美元加息预期只是推后没有消失,二是国内经济破7在即,内外利差收窄或加剧贬值预期。三是央行持续干预的成本将越来越高,未来可能适度允许释放压力。[查看详细]
存贷比取消和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试点扩大被部分机构解读为7万亿大放水和中国式量化宽松。这一判断缺乏逻辑上的严谨性,与事实也有不相符之处。但尽管如此,但央行维系资金面宽松的意图却是真的。[查看详细]
尽管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货物贸易国,但美日等国在进行TPP谈判时竟将中国排除在外,英国人罗思义赐稿观察者网认为,美日等国遏制中国的意图昭然若揭,而且有一套步骤和算盘。但TPP能多大程度上影响中国经济呢?罗思义运用经济增长理论推算,TPP不足以强大到阻止中国经济发展[查看详细]
拿出像上世纪90年代应对WTO一样的勇气和决心,克服利益集团阻力,加快自身的改革,使中国经济尽快告别野蛮原始的经济发展模式,走向健康的法治市场经济之路。[查看详细]
有人提“速入论”,也有专家认为“不太着急加入”。我认为我们现在的处境和美国是否加入亚投行的情景相似,美国意识到现在加入亚投行不是好时机,同样现在也不是中国加入TPP很好的时机。[查看详细]
当前中国经济下行不光是短期的经济波动问题,更大的原因很可能是结构性问题。未来中国经济需要进一步改革,而改革的方向应该是有效的小政府加有效的大市场模式。[查看详细]
中国经济最近的金融市场震荡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中国近期的增长?2012年到2014年,金融中介活动贡献了经济增长中的0.6个百分点。2015年的上半年,这个贡献比例翻了一番。对交易的限制可能将会导致这个比例跌回到原来的平均水平。这意味着其它条件不变情况下,GDP[查看详细]
只要做好了以下三件事情,10年之后人民币注定会成为国际化货币:中国经济能继续维持6-7%的年均增速、中国金融市场能够发展壮大、中国能避免系统性金融危机的爆发。而如果这三件事情有一件做不好,人民币国际化的前景都令人堪忧。[查看详细]
准确的说,这一轮改革不应该叫国企改革,而应该是国资改革。因为本轮改革的核心不仅包括国企内部的改革,更重要的是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查看详细]
中国经济这一次有很强的人为因素,是我们主动调整,坚决调整,而不是被动的。放眼未来几年,这种结构性调整还会持续,去产能过剩和去杠杆也会继续。因此,经济下行的压力依然会很大,而且会持续较长的时间。[查看详细]
如果投资得当,企业家和政府都能把手里的牌打好,中国经济到2020年实现人均收入12615美元,进入高收入国家依然是有可能的。作为本次论坛东道主的武汉也有条件、有希望在未来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查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