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郝教授,首先请您为广大网友普通一下“什么是保险,保险为什么能够起到保障的作用”?
郝演苏:就整个国家的保障制度来看,分为社会保障和商业保障两大类。我们所说的保险是一种商业的保障制度。商业保险公司是通过一种经营活动推销保险产品,老百姓通过购买这种产品获得相关的保障。
主持人:在您最近的报告文章中,有一个关键词叫“保险密度”,请您简单介绍一下。
郝演苏:保险密度是根据一个地区和国家保险费用折算出这个国家和这个地区老百姓的人均保险费用。人均保险费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老百姓获得商业保障的程度和质量,它是考核一个地区和国家保险情况的数量和指标。
主持人:其实就是老百姓每年实际支付的保费?
郝演苏:对。
主持人:如何科学来统计老百姓每年的保险支出?另外我国的测算和国外有什么样的区别?
郝演苏:就一个行业来讲,需要判断它所提供的服务质量包括服务的状态是如何的。保险行业应该提供商业的保障服务,所以我们评价保险行业的时候,要考核一下整个保险行业的状态。这个指标体系或者这个指标的统计口径的标准和参数对于政府决策、对于社会民众了解情况有很大的作用。在我们国家关于保险的统计当中,我们通常用一个非常专业的述语叫做“保险收入”,通常大家就会认为这是关于保障产品的收入。目前保险行业在实行保障产品和理财产品等的多元化经营。多元化经营本身没有错,但在统计口径上并没有把这个相区别开来,完全把保险产品和理财产品放在一起统计。我们按照这个口径测算出来就可能是有水分的或者不完全的。打个比方,银行除了储蓄以外,还做其他业务,还代办保险等等。如果银行把它所有的收入都统统称之为储蓄业务收入,显然储蓄业务的水分就上来了。我认为你可以认定一个统计标准,但据此所披露的统计信息应该让研究者和社会公众知道你这个行业的真实状态,不要产生误解。……[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