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看各类基金申购赎回情况 |
|
统计数据显示,股票型基金和配置型基金是二季度净赎回的重灾区,其中股票型基金净赎回22.05亿元,配置型基金净赎回44.81亿元。在28只股票型基金当中,共有23只基金出现了净赎回,单只基金最大赎回额达到了5.46亿元,赎回金额在2亿元以上的基金有5只。在出现净申购的股票型基金当中,易方达策略成长表现最为抢眼,这只基金二季度的净申购额为5.16亿元,在所有股票型基金当中排名首位。其他出现净申购的基金还有嘉实理财增长、宝康消费品、易方达积极成长和景顺长城内需增长… |
|
|
指数型基金是另外一个净申购数量比较大的基金类型。截至昨日,指数型基金的份额合计254.43亿份,较一季度末增长了43.79亿份。比较引人注目的是华夏基金旗下的上证50ETF,目前的规模已经达到了90.08亿份,而三月末的规模是64.94亿份,三个月内的净申额达到了25.14亿份。
? |
|
|
配置型基金的净赎回情况同样比较严重。在57只配置型基金当中,只有18只在二季度出现了净申购,其余39只配置型基金则是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净赎回。经过二季度的赎回,曾经赚足眼球的百亿基金已经不见踪影,份额在20亿元以上的配置型基金只剩下14只,而份额在10亿元以下的配置型基金却多达25只。虽然海富通收益基金净赎回的份额在所有配置型基金当中排名第一,但仍以99.16亿份的总份额占据份额排名首位,紧随其后的是中信经典配置基金和盛利精选基金。 |
|
|
债券基金的境遇则有些凄凉,14只债券基金二季度全部出现了净赎回,规模超过10亿的债券基金已经彻底消失,而规模低于亿元的债券基金却升至两只,规模最小的竟然只有6000万元。 |
|
|
货币市场基金是弱市当中为数不多的亮点,在二级市场持续下跌过程中,货币市场基金发挥了良好的资金避风港作用,二季度的净申购额相当可观。截至昨日,23只货币市场基金总份额达到了1802.99亿份,较一季度末的1576.48亿份增加了12.56%。货币市场基金份额经过二季度的增长,已经可以同其他所有类型开放式基金的总份额平分秋色… |
|
|
|
|
 |
|
看基金业半年变化 |
|
从绝对收益和相对收益的角度来看,基于上半年大幅上涨的债券市场,债券类基金都为投资人获得了绝对收益,但大多没有跑赢其基准;而基于大幅下跌的A股市场,股票类基金在上半年虽然大幅跑赢其基准,但大多没有为投资人获得绝对净值收益,整体来看,基金在2005年上半年的收益状况不够理想。在经济回落的预期下,行业公司业绩的衰退造成股票类基金整体缺乏可供挖掘的投资对象,价值投资土壤的缺失造成以价值投资为主流投资理念的证券投资基金要获取正收益的难度不断加大。 |
|
|
截至6月30日,上半年仅有42只基金的累计净值实现了增长,其中股票型基金不到10只,而累计净值下跌幅度最大的超过了13%;基金上半年的赎回压力不容小视,单只基金最大净赎回额度超过了5亿元。 |
|
|
8只指数基金中净值损失最大的为11.18%,损失最小的只有1.2%。8只指数基金的净申购份额接近44亿,申购比例最大的超过40%,也有三只基金出现了小幅的净赎回…
|
|
|
封闭式基金,有11只基金取得了绝对收益,占全部封闭式基金的20%。其中易方达旗下有三只基金入围,华安基金、大成基金、长盛基金则各有两只基金。有34只基金的净值增长率落后于平均水平,比例高达55%。有10只基金的净值增长率超过了-6%,排在末尾的基金鸿飞则达到了-13.12%… |
|
|
基金管理公司的收入来源主要是管理费,这也就决定基金公司只有做大旗下的基金规模,才有可能在激烈的市场中寻求生存和发展。因此,近年来各大基金管理公司一直忙于发行新基金,进行轰轰烈烈的造系运动。然而,尽管影响基金规模的因素十分复杂,但基金绩效始终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 |
|
|
2005年二季度对基金来讲依然是“凄风苦雨”,大盘指数下跌逾8%,基金重仓股损失进一步加剧,多数基金公司在承受净值下跌的同时还必须面对份额不断缩水的窘境。然而,有部分历史业绩较好的基金公司在弱市中出现了较多净申购,个别公司旗下基金二季度全部表现为净申购…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