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66个国有林场酝酿全面林权改革 |
目前,国有林场普遍存在经营主体不落实、经营机制不灵活、利益分配不合理、林农负担过重、流转不规范等突出问题。这也导致了集体山林经营粗放,质量不高,效益低下,农民增收缓慢,严重影响了广大林农发展林业的积极性,制约了林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所以,林权制度改革势在必行……[全文][评论]
·伊春试点国有林权改革 流转收益归地方 类似当年"分田到户" |
|
积极稳妥地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
8月25日在全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现场经验交流会上强调,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江泽民文选》,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发展林业、振兴林区、富裕林农的目标,明晰产权、放活经营、减轻税费、规范流转,积极稳妥地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林业又快又好发展,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全文][评论] |
|
|
|
 |
一、土改时期的分山分林到户阶段;
二、农业合作化时期的山林入社阶段:
三、人民公社时期的山林集体所有、统一经营阶段;
四、改革开放初期的林业“三定”阶段;
(这几次改革只解决了山林管护权问题,并没有真正触及产权)
五、2003年,我国开始对林权制度进行改革。通过向林农发放林权证,明晰山林的所有权、经营权、处置权、收益权,从而帮助林农致富。福建、江西、辽宁、浙江成为首批改革试点省份。
|
林权改革试点四省森林资源情况
(单位:百万顷、百立方米) |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在经过一段“摸着石头过河”的历程之后,逐渐已经能够对种种经济现象作出准确判断。
改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实际上是从家庭联产承包制开始,是一种收益权和使用权的细化了。后来,允许非公有制少量的存在。林权现在改革了,大概是13亿亩。农田是18亿亩。这样的私有化,农村的产业也可以走这样的路子。[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