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阻贸易壁垒 农产品贸易逆差增长近14倍
2006年7月21日,官方最新统计显示,2006年1~5月,虽然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实现双增长,但农产品贸易逆差较2005年同期扩大近14倍。
根据农业部提供的数据,2006年1~5月,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为250.4亿美元,同比增长18%。其中,出口近118亿美元,同比增长约12%;进口133亿美元,同比增长25%。农产品贸易逆差由2005年同期的1.02亿美元扩大为15亿美元。
入世5年来农产品贸易情况(WTO口径+水海产品,亿美元) |
年份 |
农产品贸易额 |
出口额 |
进口额 |
顺差 |
数量 |
同比增长 |
数量 |
同比增长 |
数量 |
同比增长 |
数量 |
2002 |
304.4 |
9.50% |
180.2 |
12.80% |
124.2 |
5% |
56 |
2003 |
401.3 |
31.80% |
212.4 |
17.90% |
188.9 |
52% |
23.5 |
2004 |
510.1 |
27.10% |
230.9 |
8.70% |
279.2 |
48% |
-48.3 |
2005 |
562.9 |
9.50% |
275.8 |
17.90% |
287.1 |
2.40% |
-11.4 |
2006年1~5月 |
250.4 |
18% |
118 |
12% |
133 |
25% |
-15 |
■ 中国农产品出口出现近年来首次下降
商务部外贸司负责农产品出口的官员徐森介绍,今年6月,我国农产品对日出口仅为5.9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减少1.31亿美元,同比下降17.9%。据专家分析,5月29日开始实施的日本“肯定列表制度”大幅抬高了中国出口农产品的技术门槛,直接影响到近80亿美元的出口额。日本是我国农产品出口的第一大市场。
■ 农产品出口增速放缓的三大原因
农产品出口增速放缓的主要原因包括:一是受国外技术壁垒制约影响,特别是受日本“肯定列表制度”影响,对日出口增幅锐减;二是受禽流感等动物疫情的影响尚未消除,畜禽产品出口增速放缓;三是粮食出口缺乏国际竞争力,出口大幅下降。 ■ 农产品进口压力增大
2006年,中国取消植物油进口关税配额管理,对国内大豆、油菜籽、花生等的生产、加工业造成的影响不可低估。加入世贸组织5年来,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我国目前是第四大农产品进口国。中国农产品出现贸易逆差的情况还将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因为中国的耕地面积在下降,同时粮食消费量在大幅度增长。我国短缺的油料品种大豆,必须大量进口才能保证供给,也加大了上半年的贸易逆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