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教育投入 更须打破行政垄断 备受关注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在两会前夕正式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是一份未来十年中国教育改革路线图和时间表。本次意见稿已触及诸如“去行政化”、“政校分开”等部分敏感地带,但最终能否解开中国教育的死症结,触及更深层次的制度安排,尚需进一步探讨。
教育关乎中国未来之命运,这点无须赘述,而中国教育近十多年以来的种种弊病,似乎也无须过多赘述;教育本有可能改变社会不公,营造良好社会风气与健康商业环境,但却成为人生负担、社会不公与浮躁风气的制造者。所以今日中国教育需要彻底之改革,而绝非不痛不痒的小修小补…… [我来说两句]
在教育投入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各级行政主管部门,还常常克扣、挪用、截留、抵顶教育经费。2008年审计署公布了对16个省的54县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审计情况,有46个县大量挤占教育经费
教育质量低下,主要是学生和家长的选择范围太小,他们必须得在户口所在地选择学校,或者缴纳高额择校费。而学校方面,也主要是为政府官员负责,不是为学生负责,因为他们的教育经费来自政府行政划拨。
![]() |
新教育改革的着力点是布局体制改革,实现教育公平,这样可以促进阶层的自由流动,让普通公民通过教育,实现向上流动的可能,进而实现社会公平和稳定。但同样,妨碍教育公平的种种因素最终也可能产生反作用力,加大社会不公与阶层差距,围护起既得利益格局
。 |
评论登陆
教育改革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