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中国车首征底特律!中国汽车制造商瞄准底特律!面对国内汽车产能严重过剩的残酷态势,中国民营汽车公司的国际化冲动越来越大,吉利汽车作为第一家直指美国汽车业老巢的中国汽车企业,无论进军美国是否成功,起码给我的是敬佩。
瞄准全球市场,对于正处于产能过剩的中国汽车工业无疑具有极大的想像空间和诱惑力,但当面对通用和福特这些美国本土的汽车巨头,面对日本车在美国已有的强大势力,面对一个不熟悉的市场,中国民企的这种冲动能否成为真正的力量?胜算如何?今日沸点邀请业内专家和nbdtopic@163.com上的沸点网友进行了讨论。
专家PK台
正方
[电话连线]王智慧(申万证券研究所汽车行业分析员):有机会但漫长
对于民企造车征战美国我认为机会还是有的,但是这个过程可能会漫长一点。中国制造业成本优势还是比较明显的,尤其是普通产品和低端产品。
对汽车来说,我们只能算一个大国,但不是强国,在技术积累方面还是非常欠缺,尤其是自主品牌方面。而汽车是一个消费品,相对应会有一些安全法规、环保方面的要求,国外市场对技术含量的要求相对高,市场相对规范,对中国民企是一个考验。当然国外的消费观念较简单,只要达到了相关的安全、环保法规,接受这个性价比,消费者也会认同这个品牌。
中国民企与外资巨头的竞争早已在中国市场开始了,只不过竞争的客户群不一样,在这场市场较量中,中国的民企已经逐渐积累了经验,现在的关键就是如何把在国内的经验复制到国外去。
中立
[电话连线]赵福全(华晨金杯副总裁):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国外的市场很大,中国虽是人口大国,但现在年汽车销售量只有500万辆,而国际市场是6000万辆,美国就有1700万辆。任何一个汽车企业想快速发展,国外这个市场是不能忽视的。
但这个市场并不是那么容易把握的。谁都想抢占这个市场,但想做和能不能做是两回事。
想要走出国门,不仅是要做好准备,而且要做好充分准备。
中国汽车现在主要的优势还是低价,但是进入国际市场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的市场就必须考虑其他一些因素,环保问题、安全性能以及品牌(质量以及售后服务)建设。考虑了这些因素以后,我们的性价比是否还有优势?这对于我们每一个想走出去的企业都是一个大挑战。
尽管困难很多,我相信成功永远属于敢于迎接挑战的人。整个社会都应该去鼓励和支持中国汽车走出去的做法。拿句经典的话讲就是,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反方
陈先生(民营配件企业老总):民企力量太小
虽然我认为有这种想法是好的,但还是觉得有点狂妄了,毕竟中国民企的力量还是太小了。
我认为中国民营汽车并不是说应该走出去的问题,而是能不能走出去的问题。
在目前的生存状态下,和跨国公司竞争,中国民企很有可能是在自己的家里等死,走出去反倒还有机会。与其等死不如战死。
因为中国现在的市场存在两种形式,合资产品和自制产品。为什么外资企业会来中国发展合作伙伴征战中国市场,因为国外的市场现在也并不是供不应求,已经饱和了。而且合资企业在中国市场的利润也比在自己国家市场的利润多。
相反中国民企在抢占国内市场时处于弱势地位。
这跟中国的消费观念和一些自身因素有关,比较迷信品牌。
既然在国内市场分一杯羹不容易,那就只好到国外市场寻找出路。
大众评判台
有胜算
赵先生:低端市场是民企切入点
我昨天看最新一期Business Week,上面有一篇报道就是关于吉利的。最近一段时间汽车民企在国外的日子还不错,我觉得只要找对进入的切入点,还是有可能成功的,比如低端市场就是民企很好的切入点。另外,在提升技术、产品品质的同时,在宣传和公关方面也要多花工夫,我认为以前很多国企出的问题,比如遭遇技术壁垒、遭遇商业调查等,都和在当地的宣传不够有关。美国汽车市场有它的特殊性,抓住市场要害和当地人的消费心理,对于民企进军这一市场是非常重要的。
胜算不大
林先生:概率类似赌博
虽然如果把汽车卖到了美国,就像做了个大广告一样(言下之意人家美国人都用我们的车,那肯定是优秀),但不要说你的汽车是一个基本上不存在技术含量的东西(毕竟不是纺织品,里面是要坐人的,如果美国人用了你的车发生意外,恐怕赔光了都不够吧)。就算你现在有自己的一点技术,又有成本优势(就像DVD一样),如果你在美国没有渠道保证、没有信用保证,能够走通市场吗?但愿不要最后来一个四川长虹第二,产品是出去了,钱是收不回的。所以我觉得中国汽车现在出口美国能够成功的概率,基本上和你到拉斯维加斯赌博赢钱的概率差不多。
时先生:大战风车啊!
确实有越来越多的中国汽车企业觉得走出去就可以成功了。但我觉得这种想法太有点堂·吉珂德大战风车的味道。虽然想法是好的,但你都没有进过江湖,怎知道海外市场的风险?
这个风险,江铃陆风现在肯定已经知道了。还没有正式迈进欧洲市场,德国一个小小的ADAC(德国汽车俱乐部)测试,把你列入“碰撞测试20年来最差成绩”这样一个黑名单,你就没法卖车啦。而且欧洲已经正式启动了中欧贸易谈判,准备了各种贸易壁垒对抗你的低价策略。然后如果你改进你的技术,你的技术一定在海外汽车企业专利的包围之中,如果你购买他们的倒闭工厂(像南汽购买罗孚技术),那么他就提出各种劳动力方面的要求,根本就不合算。所以,我觉得中国汽车光依靠现在的民企进军海外,套句格式化的话:想法是很好的,但基本是不可能的。
张先生:汽车不是衣服鞋子
要把汽车卖到国际市场上去,关键还是国际性的经营管理、生产模式。奇瑞汽车,不晓得还差多远?当然了,汽车可以摆在美国展销,来拉动国内市场开拓。要想卖给老外?汽车可不是中国的衣服和鞋子。
做秀
冯先生(某财经网站编辑):没有希望,纯粹做秀
中国的比较优势不在汽车,没有自己完全的自主研发技术,自主品牌也没有几个好的。中国汽车肯定是技不如人,人力的低成本在汽车制造中能带来多大的优势?消费者买车考虑的是性价比,如果单从每辆车来看,国产车没有任何优势。有两种可能使国产车在美国有机会:一是国家出口补贴,二就是美国造车企业的高额人力成本。但是我还是不看好,我认为中国目前有些汽车企业自主造车连在国内生存都是死路一条,更别说在国外了。
主持人 凌建平 连线记者 祝裕 (责任编辑: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