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家IPO
●7家成功升至主板
●近20家在柜台交易市场(OTCBB)融到了可观资金,一举洗刷了“美国OTCBB市场融不到钱”的观念
●中国企业通过OTCBB市场买壳上市融资的途径已经被美国主流资本市场认同和接受
2005年,通过方向收购上市然后转板的中国企业成为美国资本市场的宠儿,甚至一些企业还在美国柜台交易市场(OTCBB)融到了资金,一举洗刷了“美国OTCBB市场融不到钱”的观念。
2005年美国资本市场上,中国的民营企业有众多的IPO和RTO(买壳上市)企业齐头并进,各显神通,在美国一共诞生了17家中国概念股的主板企业,其中10家是IPO上市,7家是从二板市场买壳上市后再晋升到主板市场的。
美国嘉信集团中国区总经理张晶对此发表评论说,通过反向收购上市然后转板的企业,它们虽然没有“百度、尚德太阳能或者分众传媒”IPO企业那样的知名度,但是这批企业通过资本运作,也不折不扣地成为美国资本市场的正规军和中国概念股资本市场的宠儿,在华尔街扬眉吐气。这7家企业分别是科通(Nasdaq:Cogo)、中国节能(Nasdaq:CESV)、三乐源(Amex:AOB)、天狮(Amex:TBV)、飞鹤乳业(Amex:ADY)、博迪森(Amex:BBC)和东方信联(Amex:TST)。
除了这7家成功升为主板的企业外,另外还有近20家在美国柜台交易市场OTCBB板块融到了可观资金,一举洗刷了“美国OTCBB市场融不到钱”的观念。
张晶表示,以往大家并不看好买壳上市,是因为在2003年以前,在美国市场通过买壳上市成功融资的中国企业为数不多,能够顺利转入主板市场的更是寥寥无几。这跟当时的企业资质,中介团队的专业程度和美国市场大气候都有关系。现在中国的蓬勃发展已是全世界有目共睹,全世界的投资者几乎都在找办法搭上中国这架快速奔驰的马车。通过这几年的推广和摸索,中国企业在美国通过OTCBB市场买壳上市融资的途径已经被美国主流资本市场认同和接受。在OTCBB市场融资的额度和比例也越来越高,像比克电池(CBBT.OB)融到了6000万美金,大连傅氏(FSIN.OB)融到了1200万美金,山西普达(PUDC.OB)1000万美金,陕西中国天然气(CHNG.OB)1000万美金,远东能源(FEEC.OB)1000万美金。转板后的企业表现更强劲,科通2005年融到了4900万美金,中国节能5000万美金,三乐源更是大手笔,融资总额超过8000万美金。
从市场面来说,以前参与OTCBB投资的几乎是清一色的快进快出对冲基金,对融资企业的基本面看得比较少,反而更是注重交投量,只有这个企业的股票(相关:理财 财经)交投量达到相当规模,融资的价位又比市场价格有较大的折扣的情况下,他们才肯出手投资,但是2005年这种情况大有改变。
分析人士表示,许多融到资的中国企业在上市后交投量还很少,他们硬是凭着自己的实力、概念或者PE值(利润收益率)得到了基金的青睐,某种原因是有一批投中长线的美国私募基金也经受不了市场的诱惑,也加入到投资OTCBB中国企业的行列当中来了。
据了解,美国本土企业的成长性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那些基金的胃口了,而中国企业成长壮大的速度正好满足了很多美国基金的需求。目前中国概念股在美国主板和二板加在一起还不超过150家,仍然供不应求。 (责任编辑:马明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