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全球汽车业的龙头老大?这个一直不成问题的问题突然在今年悬念丛生。
    尽管通用汽车2005年艰难地保住了几十年以来的擂主地位,但越来越多的人们愿意相信,咄咄逼人的丰田还有可能提前登顶,也许就在今年。 2006年,按照丰田的计划,其产销将同比增长9%和10%,达到885万辆和906万辆,与通用汽车2005年917万辆的销量相比,丰田未必能后来居上。如果我们翻看丰田近几年来的表现,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每年丰田都会“超额完成任务”,2003年丰田的销售业绩比当初的计划高出了28万辆,2004年高出计划39万辆,2005年延续了这一规律。因此,有理由相信,丰田的这个年度计划只是个相对保守的选择。此外,丰田的经营状况之好足以让美国三大车商嫉妒:丰田的利润是美国三大车商的总和,2005年为了避免给予美国车商更大的刺激甚至提高了在美国市场的售价。跟丰田相比,通用受制于巨额职工福利费用,成本居高难下,眼睁睁地看着其股票开进了“垃圾堆”,无奈之下,只好大幅裁员、关闭工厂,两相对照,看好通用需要更大的勇气。
    与此同时,亚洲车商与美国三大车商在美国市场此消彼长。美国市场是美国三大车商的传统地盘和最大市场,如今这一优势市场却遭到了亚洲车商的迅速蚕食。2005年,丰田在美国的销量提高了10%,本田和日产的增幅分别达到5%和9%,市场份额不断提升。通用和福特即使推出花样繁多的促销措施,也无法阻止其美国市场份额的下降。日本汽车品牌统治了2005年美国轿车市场销售的前五名,一直由美国三大车商垄断的皮卡和SUV阵营中也挤进了日本品牌,2006年的北美年度轿车和卡车大奖更是被本田公司一家独揽。此外,韩国现代仅用两年就从世界排名第9上升到第6。亚洲汽车势力正在成为改变世界汽车业格局的关键变量。
    对于中国汽车行业来说,十年前全球汽车业大重组之时,中国汽车业还在低谷徘徊,市场也相对封闭,世界汽车业的电闪雷鸣还无法撼动中国汽车市场。时至今日则不然。入世之后,中国汽车业已经迅速地融入全球汽车业,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也日渐全面化纵深化,此时国际市场的风云变幻将会直接影响中国车市,而中国汽车业也将因此获得新的发展机遇。
    对于跨国公司而言,中国市场的重要性再怎么强调都不算过分。在美国挣扎度日的通用汽车,在中国市场却阳光灿烂,可谓冰火两重天。通用在全球市场的增幅只有微弱的2%,在中国市场却收获了35%的增长,其合资企业上海通用首次登上了轿车销售冠军的位置,中国已经成为通用汽车的全球第二大市场。因此,2006年通用在亚太地区的大部分新车都将投放在中国。福特汽车2005年在中国的销量达到了创纪录的22万辆,福特品牌增长了46%。对于高档车商宝马来说,中国市场是增长最快的市场,国产宝马的增幅高达76.7%。18.6%的下滑让大众痛定思痛,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决心开始全方位重组,足见大众对中国这个最大的海外市场的重视。亚洲汽车方阵在中国市场延续着北美市场的高歌猛进。2005年,本田在中国的销量达到了25.7万辆,增长了19.9%;丰田和日产增幅更是高达89%和170%。韩国现代早就高调表示,能否如愿成为世界第五,关键看中国市场,这也许就是“现代速度”的最大动力:从2002年开始在中国合资生产,仅用3年时间就冲进轿车销售前五名,累计销量已经达到43万辆,此外,现代在中国还有相当数量的以技术输出方式生产的SUV和商用车。对于跨国公司来说,在欧美等市场趋于饱和的困境中,中国这个快速增长且容量惊人的市场是一个太难得的机遇,在这一市场的表现将直接关系其全球竞争的成败。因此,跨国公司已经不仅将中国视为单纯的市场,而是其全球生产布局的重要棋子。2005年,本田在广州建立的出口基地将首批国产化率达到60%的轿车运往欧洲,广汽丰田的发动机项目的目标市场就直接对准了海外。
    世界格局的变化已经在中国汽车产业留下了清晰的痕迹。欧美市场增长缓慢,不少汽车公司将大部分总成开发收归总部,诸多汽车设计公司因此生意清淡,这就给中国汽车企业提供了学习先进技术、掌握知识产权的捷径。某汽车企业老总告诉记者,该公司要开发新款发动机,几家欧洲设计公司闻风找上门来,他们就可以从容地选择性价比更合适的公司进行合作。与此同时,世界汽车消费的不平衡状态也让中国汽车企业尝到了出口的甜头。奇瑞风云刚上市时,在国内知名度也不高,偏偏就有个叙利亚商人追了上千公里签订了出口合同,因为在诸多没有汽车工业、消费水平又不高的国家和地区,客观存在着不讲究品牌却追求物美价廉的市场,跨国公司迫于高昂的成本难以进入这一市场,而中国汽车产品则表现出了很强的竞争力。由自主品牌领衔,中国汽车出口迅速升温。2005年前10个月,汽车出口量首次超过进口7000辆,显示了汽车出口的巨大潜力。与此同时,大多数自主品牌企业都制订了详尽的国际化战略,奇瑞、吉利等轿车生产企业也开始在国外设厂当地生产。随着国内竞争的日趋激烈,国内产能过剩的局面在短时间内难以缓解,“走出去”将是中国汽车企业缓解国内竞争压力、寻找新的突破口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