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汽车市场,从企业竞争的角度看,生产能力应该相对过剩。”对于目前中国汽车市场产能过剩问题,北京北方汽车交易市场常务副总经理张这样说:“而且从目前市场上来看,生产过剩也不是绝对的,个别车型和品牌一直供不应求,如广州本田、东风日产、北京现代、雪佛兰SPARK等。 ”
其实,在国家发改委抛出中国汽车行业产能过剩的说法后,持这样观点的人还有很多。那么,为什么发改委会发出如此预警?中国汽车企业的现实情况怎样?中国汽车产业真的面临产能过剩的危机吗?
紧急预警
就在2005年即将结束的时候,国家发改委忽然公布一份报告称,目前中国有11个行业存在产能过剩现象,汽车行业位列其中。有关负责人指出,我国汽车市场需求不到600万辆,全行业产能却达到800万辆,汽车行业产能已经过剩200万辆,在建能力220万辆,正在酝酿和筹划的新上能力达800万辆。
消息一出,便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发改委的担忧可能与这样一组数字有关:目前,全国有117家整车厂,但年产量不足1万辆的还有90多家,根本无法达到规模效益。2005年前10个月,汽车行业累计产量虽然同比增长了9.18%,达到461.89辆,但全行业实现利润同比却下降了36.7%,亏损企业亏损额增长了86.2%。
不过,发改委关于“中国汽车行业产能过剩的说法”还是略显晚了一些。
早在2005年初,全球著名会计师事务所毕马威就发布报告称,产能过剩问题是目前全球汽车业面临的最大问题,中国的汽车厂商对于市场过分乐观,产能过剩问题尤为严重。
而2005年11月,美国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也发布预测报告称,由于产能过剩将进一步加剧,激烈的市场竞争导致汽车价格、利润率和投资回报下降,中国汽车行业2006年可能会无利可图,2007年行业前景更加惨淡。
其实关于中国汽车行业产能过剩的说法,国家有关部门不知曾经几次提出,而一批国外咨询机构更是不时将“过剩论”抛向中国各界。
“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后果还在进一步发展,如果任其发展下去,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就会明显加剧,结构不协调的矛盾就会更加突出,企业倒闭和职工失业就会显著增加,银行呆坏账就会进一步扩大。”发改委主任马凯说。
简单来说,产能如果出现过剩,接着会是价格战,公司利润随之下降,后果是投资紧缩。
这样看来,中国的汽车产业确实面临着严重产能过剩的问题。
近年来,降价成了中国汽车市场的主旋律,价格也成为各路厂商市场中获胜的法宝。
让不管是消费者还是汽车企业都记忆犹新的是2004年。当年,在中国市场上一直处于领导地位,甚至有些“傲慢”的大众公司也开始降价,加入了价格战。而那一年,即使所有厂商使出了浑身解数,仍无法打动消费者。在2002、2003两年“井喷”后,中国车市的增长速度也从原来的75%,下降到了15%。基本终结了中国汽车行业的暴利时代。
虽然2005年,并未出现以往由一个或几个车型价格深幅调整,而引发众多厂家跟风大幅降价的现象,价格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大幅波动,但大量新老车型价格博弈仍十分激烈。摩根士丹利的预测报告认为,尽管中国2005年前十个月汽车销量同比增长了11.3%,但由于利润率降至3.8%和投资回报率降至8.1%,同期汽车行业纯利同比降幅超过50%。
刚刚进入2006年,长安铃木、上海通用便率先降价,大众也有几款车型价格小幅下调。而摩根士丹利早有预测:2006年汽车售价会下跌6%,产品利润率下降4%,并称中国汽车市场仍未见谷底。预计随着价格战的加剧,国内汽车行业明年会加倍恶劣,甚至无利可图。
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局副局长朱宏任表示,汽车行业利润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就是产能过剩。
朱宏任认为,前两年,我国汽车消费快速增长,刺激了汽车企业的产量扩张,但企业产能扩张的速度远远高于消费增长速度。汽车企业为了维持一定的生产规模而频繁降价,致使企业利润下降,亏损增加。
放与收之间
的确,中国汽车行业正处在一个新的扩张期,几乎所有轿车厂家都加入了一场扩军备战。
2005年5月27日,长安铃木20万辆扩能工程竣工投产。
5月28日,通用在中国的第四家工厂、在上海的第二家工厂正式建成投产,新增加16万辆产能,使通用在中国的总产能达到了48万辆。
6月,停产近一个月的北京现代工厂改造工程完成并恢复生产。改造后,北京现代的年生产能力达到30万辆整车和30万台发动机。
10月21日,长安福特举行仪式,庆祝其15万台年产能扩建工程完工。
10月24日,日本丰田和一汽集团在天津一汽丰田投资建设第三工厂,预计在2007年7月中旬正式投产,产能达20万台。第三工厂投产后,天津一汽丰田到2010年要实现产销50万辆。
10月28日,东风悦达起亚第二工厂项目建设在江苏盐城奠基,设计产能30万辆。预计到2010年,东风悦达起亚总产能规模将达到43万辆(第一工厂13万辆,第二工厂30万辆)。
除此之外,东风雪铁龙和标致在2006年的产能有可能达到30万辆;二期工程完成之后,奇瑞的整车产能也将达到30万辆。
......
利润下降的情况下,中国汽车企业扩能的热情却依然不减,因为中国汽车市场依然保持整体增长的态势,而这种态势是任何市场所无法比拟的。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统计显示,2005年我国汽车市场以近592万辆的总规模超过日本本土的580万辆,跃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这一数字比2001年翻了一番都不止。统计显示,2001年,我国汽车消费还仅为273万辆,占全球汽车市场的比重为4.3%,而去年这一比重提升到8.7%。此外,去年中国汽车市场的增量也占到了全球汽车市场近1/4,为23.2%。业内预计,今年我国车市还将保持10%~15%的增长,全年汽车销量将达640万~660万辆之间。
一边有人大喊产能过剩,一边企业却忙着扩产。面对这种局面,厂商当然各有道理。
两年来,上海通用每推出一个产品就火一个,市场销售两年分别增长了89.9%和81.64%,君威和凯悦,都出现过定单排队等候的情况。
2005年的前4个月,北京现代平均月销售超过2万辆,对比之下月产能只有12500辆,显得捉襟见肘。北京现代董事长徐和谊表示:“受产能的限制,市场上出现了北京现代有市无车的现象,顾客不能及时提上车,这是我们的大忌。”
而上海通用的高层干脆说:“我们根本没有时间去考虑产能过剩问题”。
产能不足同样困扰着一汽大众、广州本田、长安福特等多家企业。
当然,在众多汽车厂商风风火火的扩能运动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另外的镜头。
2005年10月,大众公司宣布放弃2008年前增产80%的计划,成为在中国第一家收缩投资的汽车公司。
两年前的2003年7月,大众在长春公布了一项“5年在华投资60亿欧元”的扩产计划,计划表明,在2006年,大众在中国将达到160万辆的产量。
放弃增资后,这一数字将变为“保持”在90万辆。即使这样,也不影响大众在国内汽车企业的“大哥大”的地位。
大众一直就是中国汽车市场上的一个特例。它是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汽车巨头,产销量都长期雄居榜首。上世纪80年代,市场份额占到了90%,2001年50%、2002年40%、2003年32%、2004年28%,而2005年,大众的市场份额只剩18%。也就是这一年,大众终于走下了神坛——坐了近20年的中国市场销量老大的宝座,被上海通用夺走,只能屈居第二了。对于这一成绩,大众中国区新任总裁范安德显得有些无奈。
范安德曾公开承认,2004年,一汽大众和上海大众总共销售了64.8万辆新车,但在生产厂和社会渠道的库存总量则达到15万辆。2004年大众在中国的利润率为零。2005年上半年两个大众共销售26.5万辆,还不到产能的三分之一。
上海大众公关经理曾家麟承认,市场份额急剧下滑、产能相对过剩已经成为摆在面前的现实,这也是大众停止产能投资的原因所在。
就在大众撤消增产计划的同时,一些企业也在选择退出。
2003年正式启动造车计划的重庆万业集团,在生产了数百辆“万业”牌和“嘉陵”牌微型货车后,国家汽车产业政策作出重大调整,再加上万业集团内部资金链紧张,万业微车被迫停产。
2000年,隆鑫集团靠收购原成都山鹿汽车厂进入客车领域,主要生产、销售各类客车、特装车。当时有消息说,隆鑫计划3年内滚动投资10亿元,用于开发、生产客车。但事实上,隆鑫对于汽车项目却越来越低调。2005年年初,隆鑫掌门人涂建华宣布,将把摩托车和地产继续作为隆鑫主业。而2005年整整一年,我们几乎见不到隆鑫关于汽车的任何官方消息,在隆鑫网站上,甚至找不到任何汽车的信息。
当然,同时退出的还有很多人熟知的夏新、波导、奥克斯、美的等等。
伪命题?
其实,大众市场份额的起落,更多地反映出了20年来中国汽车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
1985年上海大众成立,随后10年出现了大众在中国一枝独秀的局面,主要原因是当时的中国家庭轿车市场尚未启动;多数汽车巨头对中国以及亚洲市场并不热衷。而在随后的20年间,世界各大汽车厂商在中国悉数登场,一些中国自主品牌如奇瑞、吉利等异军突起,并逐渐壮大。后来者的加入无疑对领导者大众直接造成威胁,在中国国内几大汽车企业争相要占领中国汽车市场8%、10%,甚至15%市场份额的目标下,大众的领袖地位被一步步逼退。
“现在的投资太大了,事实上到2008年都不用再投资了。”对于为什么撤消扩产计划,一汽大众市场部部长王枫这样说。而一汽大众公关部经理李丹更为直接:“现在生产过剩,再投资不就更完了!”有专家认为,大众的退步是市场充分竞争的结果。市场热,投资就热,产能过剩是计划经济的概念。
“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经济就是过剩经济,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充分竞争。”清华大学汽车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显君博士说。他认为目前的这种状态是我国汽车发展过程中的必经阶段,只有经过竞争才能使我们的汽车企业真正成长起来。
对于汽车行业产能是否过剩问题,长安汽车董事长尹家绪也表示,市场经济就是这样,大企业、小企业都参与市场竞争,然后自然淘汰一批。
而国泰君安行业研究员张欣认为,目前产能过剩问题要区分开将来有多少是有效产能。新一轮车市销售高峰预计将在未来5年内再次涌现,汽车行业产能大幅增长是符合趋势的。而目前支撑产能严重过剩观点的数据含有较大的水分。
可以支撑这一观点的是,上海通用公关部的相关人员曾表示,“扩大产能主要是为了考虑以后市场的需求,目前我们还是以销定产,并不一定会用足这些产能。”
实际上,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05年,我国销售了575.82万辆汽车,却只生产了570.7万辆。
而进入2006年以来,很多汽车厂商发现,停在车库里的车忽然间消失了。2005年底至今年初,市场上几乎所有主流车型都出现脱销的现象,很多订单甚至堆到了今年3-4月。因此,未来的产量是无法预期的,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同时,也不能简单地将各企业的产能数字简单相加。
“汽车市场正在面临的产能过剩问题,是结构性的过剩,部分车型严重供过于求。”新华信市场研究咨询有限公司总裁林雷表示了这样的观点。而东风汽车公司总经理苗圩也曾表示,我国汽车产能过剩只是结构性过剩,同时也存在局部的产能不足,是产能过剩和产能不足并存。关键要看企业扩大产能是否以市场需求为前提。
事实上,2005年,中国国产乘用车销售同比增长了21.4%,自主品牌汽车更是脱颖而出,销量增幅超过40%。没有一个市场会像中国这样需求急剧增加,厂商的扩产行为也是自然了。“汽车能力建设一般超前于汽车产销,产能也一般大于产销量。”苗圩曾表示。
发改委经济研究所经济运行与发展研究室主任王小广表示,目前产能过剩主要集中在乘用车领域的中高档车,经济型车则完全实现了市场配置资源。由于中高档车的利润还相对较高,所以地方政府从业绩考虑出发,有过度投资的倾向。
据中国汽车乘用车协会秘书长饶达分析,汽车行业利润下降的一方面原因是因为,随着油价高企,消费者在车型购买上偏向于更小排量的车型,而这些车型的价格往往比较低。
这样看来,汽车行业真正的问题似乎不是产能过剩了,而是产能布局不合理、不科学、力量不集中。而产能过剩现象的出现,反而能够有效地推动我国汽车行业的结构调整。
何去何从
虽然现在大多数汽车企业的日子,在需求不断增长的中国市场上过的还不错,虽然企业大规模死亡、兼并、重组的大戏还没上演,虽然未来看似无人能定,但在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的情况下,中国汽车行业的重新洗牌在所难免。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我国的轿车制造企业大体分为主流合资企业、有一定规模的自主品牌企业和一批中小企业三类。主流合资企业实力较强、产销量较大,是国内汽车产能的主要来源;自主品牌企业,产品以经济型车为主,已成为国内汽车市场重要的争夺者;而第三类企业品牌知名度就较差,产量也较低,其中的大部分将在日益激烈的竞争及政策调整中破产、改行或被兼并,但是因为他们的产能较小,对整个行业构不成多大的影响。
“行业内的主流企业大多是国有资本,所以必须要由政府出面进行宏观调控。”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张小虞,凭着多年对行业的了解,提出了他的观点。他认为,只要这些大汽车企业集团不头脑发热,汽车产能会保持在一个“健康”的范围内。不必担心越来越多的民营资本的进入,赚不到钱它自然就会退出。
“目前中国汽车业仍面对着缺乏规模效益、开发能力以及零部件产业不发达等不利因素,达到从中国出口的地步,尚存在着很大的障碍。”张说,“目前,汽车市场的竞争已转入了市场和营销的竞争阶段,所以,汽车厂商打好服务战,利用科学、高效的营销模式和手段对汽车市场竞争显得尤为重要”。 (责任编辑:丁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