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写诗歌,右手写文艺评论;初中即已"早恋",33岁仍然独身;一边做Founder(创业者),一边做VC(风险投资家);激战商场却构想着创作古装片……
年前在北京光华论坛上见面,江南春留下一个手机号,说回上海见。事隔三天即见分众收购聚众的连篇报道。
回上海约见江南春,却有他的师兄兼公司副总裁的嵇海荣先代为"沟通",倒也多了一个了解江南春的侧面。在嵇海荣的联系下,元宵节的前一天上午,在上海波斯曼大酒店的一个茶园里,优雅的音乐背景下,见到了衬衣领带,装束一新的江南春。
高高的个子,斯文的眼镜,温和的微笑。诗人气质中融了一点现代商务气息。
上市之感:想象力创造你的利润率
时至今日,"分众"上市及收购"聚众"已不再是人们津津乐道的新闻。关心"分众"事业发展的,更多的是来自海外的投资者。
"现在,基本上每周都有两三个海外基金经理人来访,他们同时代表着许多海外的股民来考察我们的公司。也正是他们的‘眼见为实’,对股价的高涨起到了积极的支撑作用。"
在纳斯达克上市的25个"中国股"之一的分众传媒,上市后保持了良好的势头。今年元旦后以3.25亿美元收购聚众的消息更使分众传媒挂上了美国纳斯达克股市市值"中国第一股"的桂冠。
对此,江南春的感慨是:股市只支持有发展前景与发展后劲的企业而不支持概念的炒作。
无论是在去年以1亿美元收购"框架",还是今年伊始对 "聚众"的收购,都只是企业发展战略中的一个需求,这种需求是以产业链的整合为需要,而不是倒进倒出的资本游戏。
如果说审计师出身的父亲使江南春耳濡目染了逻辑严密的性格,并懂得做企业必须建立严密的财务制度;美国上市更是真正改造人的一个大学堂。"美国上市,所遵循的要求特别多,特别是财务准则,与中国的差距很大。"
其实,江南春学到的不仅仅是财务准则、海外审计、内控系统等管理层面的东西,而是关于"纳市"生存更深刻的思考------
正如许多媒体介绍的,江南春是诗人,江南春的事业缘于他诗人般浪漫的创意,极富戏剧性。而江南春自己也曾经表示: "在创意面前生意是不平等的,有创意的生意和没创意的生意,最后投资回报率差得非常远。而且我后来越来越发现,想象力创造你的利润率。"但另一方面,江南春却认为自己的创业"事实上并没有什么戏剧性"。
要有创意,但不能靠戏剧性。讲的是要用创意挖掘产业的空间与前景,但这个产业的发展要脚踏实地,要能筑起抵御外敌的"万里长城"。
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江南春构建了自己的产业思想:"做中国最大生活圈媒体群"。围绕着"追求更大的覆盖,以及更多的分众"的产业目标,今年分众还将进军两个重要的领域,一是手机广告,这也被他称为生活圈的"圈";另外还有户外大屏幕广告(LED)。而"聚众"的创始人虞锋则被赋予了"新媒体开拓"的使命。
"虞锋是哲学系毕业的,他不但是一个非常优秀的管理人员,又有着多元化的背景和广泛的社会网络和灵敏的商业嗅觉。由他负责新型业务的打造应该是最佳的分工。"说起虞锋,这个昔日的竞争者与今天的合伙人,江南春的言辞中掩饰不住欣赏和赞许。
角色之悟:做产业的战略构架师
"听介绍,您是广告推销的天才。还在学生时代,就拿下百万元的单子,并凭此挖到创业的第一桶金。就是现在,公司的许多大单子依旧是你自己揽下的。同时你还培养了一支非常精悍的营销队伍。那么您在公司的角色,更多的是‘超级推销员’,还是管理者抑或是导师?还是战略家?"
之所以这样问江南春,是听说时至今天,他仍然津津乐道于同客户的交往,并在公司里热衷于给员工上培训课。
"我对广告业的热爱始于大学一年级。从那时起,我就坚持每天看一小时的广告书,一直坚持到今天,再忙再累也不放弃。这样的坚持,使得一些东西融进了自己的血液里。"江南春的产业情结被赋予了一种诗意。
"我经常与客户交流,是为了更好地了解他们的观念、思维模式等,以便把握这个行业的动态与趋向。而给员工讲课,我更多的是讲坚持的精神,并经常在管理层进行一些讨论,如‘我们处于什么目标?’,‘我们的下一步 该怎么办’等主题讨论。"
更多地倾向于战略探讨与文化传播的江南春,已经从繁杂的事务中"解放"了出来。"在美国路演,一天8场演讲,每场45分钟,我只讲3分钟,其余的,我们的财务总监等全搞掂。"
善于写文艺批评的江南春的确是一个"挑剔"的人。听一听他对企业家概念的介定就不难发现他的眼界之高。
"企业家?他首先是要对产业发展有极强的战略思考,对产业发展有独创性的意义,而不仅仅是看他创造的利润;第二,是企业的影响力与开创性,看他是否在行业中树立了某种标准与规范,是否具有人格价值。"
江南春用楼宇广告开路,融卖场、户外、手机等广告形式,"只做渠道,不做内容"的打造"中国最大生活圈媒体群"的产业思想,对中国广告主们原来的"媒体本位主义"思想起到了"颠覆"的作用。根据CTI调查结果显示,分众传媒已成为中国都市生活中最具商业影响力的主流传播平台之一。
他喜欢与员工一起吃8元钱的盒饭,却为母校捐赠100万元建立助学基金等做法是否暗合了他的"人格价值"的理念?
套现之实,悄悄过回VC之瘾
据悉,春节前分众传媒(FMCN.NASDAQ)发行了680万股美国存托股。江南春从中套现近3200万美元,而分众第二大股东、国际风险投资商高盛则抛售了手中约1/3的分众股票,套现6500万余美元。
"按配额,江总可以套现2亿美元,但他只卖了3000多万美元,这只是必须扩大流通股的需要。同时,分众的实业基础很好,江总不会大幅减持自己的股份。"嵇海荣这样解释外界关于江南春套现的疑问。
但江南春却在与记者的随意聊天中透露了"天机":他把套现的钱用在了他的私人投资上!
以下是记者跟江南春的"聊天记录":
记者:许多人担心,现在中国数得出的这些高新企业都掌控在国外风投的手上。跟这些VC(风投)比起来,我们的Founder(创业者)很可怜。比如马云,有人就说他是为孙正义作嫁衣裳……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江南春:我不这样认为。可以说,没有VC(风投)就没有Founder(创业者)的企业。没有他们,我们的创业梦想就无法实现。当然,我们要看VC(风投)在企业的作用。事实上,VC(风投)所投资的企业,大多数还是Founder(创业者)在主导。雅虎之所以把10亿美元交给马云,也的确是因为马云这个Founder(创业者)的魅力。再比如,这次聚众与分众合并,也有人说是聚众的VC凯雷在背后推动虞锋。但事实上,凯雷在这次并购中没有套现一分钱!所以说,VC(风投)是非常尊重创业者的。创业者及经理人在企业中的作用很大。我不但认同VC(风投),而且自己也在做投资。我这次套现3000多万美元,拿来做什么?就是以我个人名义在做一些投资。
记者:你的两次收购都是为了产业链的整合,给我的感觉,您是一个"产业英雄",却没想到同时还是一个"隐形"的VC。能否透露一两个您所投资的项目?
江南春:Allyes,目前国内最大的网络广告代理公司和网络广告管理技术服务提供商。我在2000年就以个人身份投入了。我想,今年它肯定会在国外上市的。
记者:您都选择什么样的企业做投资?您的投资有哪些原则?
江南春:风险投资圈有一个不成文的原则:投资首先是看产业前景,看产业潜力是否够大。如果有人告诉我,这个产业撑死了1、2个亿,打死我也不干。(据悉,当初江南春为软银的投资者就描述了自己企业50亿的产业前景。)
第二,要看赢利模式。我投资追求的是当年即赢利。所以,喜欢进入壁垒极强的项目。到目前为止,我的投资都是回报率极高的,回报率不下百倍。
记者:投资回报率都在百倍以上,感觉这是很难的。您如何能做到?
江南春:第一,我只投资我所了解的行业。第二,是选择人做到"例无虚发"。我对自己所从事的行业有很深的了解,可以很快地判断出这个项目是否具有产业前景,其商业模式是否优秀。而对创业者的判断我有很强的敏感性,因为创业者对创业者是最有感觉的。在风险投资圈中有这样一个定律:一流的投资商投人,二流的投资商投项目。而对人的感觉,我相信,我们比单纯的VC(风投)要更准确。
记者:听说您希望若干年后能退下来写剧本。那么,您是否会转而当专业的VC(风投),以实现写剧本、拍电视的梦想?
江南春:也许,五年、十年之后我会 做专业的VC(风投)。因为到我45岁的时候,会有很多新生代的崛起。那时,我们也应该退到幕后了。我想说的是,如果我写剧本,我一定会在历史故事里融合一些现代的元素,给视觉语言增加一些新鲜的色彩。
告别江南春,仿佛看见更多牵手传统与现代,融合烂漫与理性,生于七十年代的创业者们正大步走来……。
文章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文责自负。读者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作者声明:在本机构、本人所知情的范围内,本机构、本人以及财产上的利害关系人与所评价的证券没有利害关系 (责任编辑:崔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