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财经-IT-汽车-房产-家居-女人-TV-ChinaRen-邮件-博客-BBS-搜狗 

财经频道 > 国内财经 > 《财富中国》电视栏目 > 财富中国新闻
博客是什么“客”
时间:2006年04月24日16:56 我来说两句(0)  

 
财经博客 张军“国有制”的喜宴 艾葳2007年中国股市是属于散户的年代
来源:《财富中国》节目】 【作者:赵新艳

  2005年,有人把它称作“博客元年”,因为这一年,全球博客数量突破1个亿,而在中国这一数字达到了1600万。

  字幕一:博客是什么?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

  8岁的天天:我个人的网上家园。

  80岁的老太太:就是BLOG,中文翻译就是网络日志,BLOG后面加个er就代表这个人,写博客的人,就是博客。

  30岁的乃谦:有人把博客叫做自媒体,自媒体是我可以自己创办一份媒体,把我想说的话,或者我想表达的观点发表出来,应该说是有一种发表欲在驱使我。

  30岁的柴静:博客实际上像“两会”一样,它是一个大的会场,你可以在每个人的评论跟留言当中,听到大家就同一个事件不同的碰撞、争论。

  46岁的潘石屹:博客是你自己写出来的东西跟别人来分享,你写的不管对不对,马上有人评论你的东西,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在互联网时代新的写作方式吧。

  一说起“博客”,那可真是当下最时髦、人们议论最多的话题之一啊。博客到底是什么呢?正如刚才那位80岁的老人所说的,它的英文本意就是网络日志,而在中国,博客既可以指代写博客的人,也可以指代写出来的文章。从去年10月,众多明星开博客、写日志、谈感受,点击率突破千万开始,到今年的“两会”代表通过博客了解民情民意、搜集各方意见,再到广大媒体工作者在博客上找信息、发新闻、写文章等等。短短几个月,“博客”就火了起来。

  字幕二:谁“炒”火了博客?

  博客,不就是日记吗,只不过是公开在网上的而已。日记,不就是记自己每天琐碎的事情,发些小感慨吗?有则多写,无则就废话几句,谁每天都是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儿啊,谁每天老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啊,谁每天老是哲学思辨上下五千年啊。

  ——摘自“老徐的博客”

  这是徐静蕾博客里的一段话。

  徐静蕾,著名演员、导演。

  2005年9月,在新浪网开博,并自称“老徐”。

  一个月后,“老徐”的博客访问量突破百万。这使“徐博客”成为当时中国“博客”史上第三位访问量突破百万的“博客”。之前,只有木子美和舞女木木的“博客”曾经达到这个数字。

  三个月后,“徐博客”的总访问量突破400万,这是一般“博客”30多个月都不能达到的“奇迹”。

  半年后,“徐博客”的点击率超过千万,位居新浪“百万博客榜”首位。

  近日,“徐博客”的网络日志被编辑成书、就要出版了。

  徐静蕾的博客目前仍然是新浪博客排行榜中点击率最高的人,而在这个排行榜当中,有以下这么几类名人最受网友推崇。

  代表一,以徐静蕾为代表的影视艺人,她们的博文大多叙述工作经历、公告日程安排等,记录着生活的流程。

  代表二,以潘石屹为代表的商界精英,他们的博文大多分析行业动态、点评社会现象,抒发着个人情感和对生活的感触。

  代表三,以杨澜为代表的媒体工作者,他们的博文或是展示幕后故事、或是剖析事件原委,记录着对生活的观察。

  代表四,以韩寒为首的作家或文学评论家,他们在博文里充分展示着自己非凡的文字功底和写作技巧,发表着各自的观点和评论。

  仔细分析这几类博客,不难看出,他们都是最为活跃、点击率最高的名人博客。其实自从去年10月份,中国网络的“名人博客”便风声水起,三个月后,“名人博客”呈现出一派“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景象,半年后,“名人博客”开始出书。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中国的名人博客在半年之内就有如此飞速的发展呢?追究起来,这跟新浪网站的一个措施有着直接的关系。

  2005年7月,新浪推出“博客”服务;9月底,新浪“博客”决定引入名人。于是,副总编侯小强开始逐一打电话给知名作家、影视艺人、媒体大腕、体育明星、商界精英等,邀请他们入住新浪博客。

  【同期】新浪网副总编辑侯小强

  记者:您觉得当时想吸收很多名人过来开博,说服他们有没有难度呢?

  侯小强:当然有难度了,因为第一大家不知道什么是博客?第二,一听说得经常写,犯怵,因为名人都很忙,是吧,这个等等就是说,第三就是说会担心说那我写了以后会不会别人盗版,尤其对一些作家来讲。现在想起来,最开始的一两个月是比较难的,因为得挨个做说服工作,得经常的,每一个人隔几天就得打一个电话回访一下,包括亲自给很多人打过电话,亲自回访。

  侯小强告诉记者,如果哪位明星不会用博客,他们还派专人去教学。在侯小强和新浪网众多编辑的共同努力下,张海迪、陈染、徐静蕾、吴小莉、张靓颖、潘石屹、韩寒等众多名人,纷纷落户新浪博客。

  侯小强说:“我们让名人开博,名人号召力是无穷无尽的,你比如说我们静蕾点击过千万,是吧,包括像很多事件,像潘石屹去达沃斯参加那个世界经济论坛,发布大量的第一手珍贵的图文资料,就是说我们抓住这些事件,然后做了大的推广,每次这个事件发生之后,新浪博客会有一个量的提升。”

  新浪拉来众多名人开博,而名人又拉来众多粉丝,从此,新浪博客的点击率便直线上升,而新浪网也成了众多博客网站中最受关注的网站。

  【同期】

  记者:这几个月下来,名人博客确实给新浪带来很多点击率,除了这个点击率之外,你觉得还带来了什么?

  侯小强:其实我觉得对于新浪来讲,我觉得它做一个传道士的工作,普及了博客,让更多的人知道博客这个概念,是吧,然后热爱它,并且体验它给你带来的快乐。我觉得如果说给新浪带来什么,不如新浪给大家带来什么。

  记者:那你觉得新浪给大家带来了什么?

  侯小强:带来了快乐,写作的快乐、交流的快乐。另一方面来讲呢,他又有一个内在的心里需求,为什么呢?因为每个人都希望在现实的程序中寻找到自己的位置,你比如说,博客的排行榜,网友的留言等等,其实都是在帮助他找现实世界中他的位置,每个人都需要得到这个位置,名人也不例外。

  新浪“名人博客”这张牌出得真是既是时候,又十分漂亮,结果起到了连他们自己都意想不到的轰动效应。我们先不去讨论它的初衷是什么,它的结果确实就像侯小强所说的,新浪在这场博客服务推广活动当中,做了一个传道士的工作,普及了博客,让更多的人知道了博客。

  字幕三:全民博客了吗?

  写博客,看博客,谈博客成了我们家相聚时的聊天内容,连我们家三岁多的小孙女也关心起博客来了,昨天一进门,就坐在电脑前:我要看我奶奶的博客。

  ——摘自“年方80”的博客

  2006年1月9日,一个自称职业是“北漂一族”的人开了博客。

  汪雅意:80岁老太去弄博客,那不能笑掉大牙,我就说不行不行。

  汪雅意,这位80岁的老人要开博客,在中国恐怕还真是首例。

  汪雅意:孩子们都鼓励我,说没事儿,你写吧。反正就这样,就开始了。

  汪老的博客内容主要是回忆历史故事、叙述身边琐事,她称自己是一个“平民博客”。她告诉记者:现在慢慢回忆,有时候我想的事情,我写的事情,小孩子成天都不知道,因为他们小,过去的生活什么情况他们不知道,另外这个好像年龄大的人,生活经历,好像就是一个国家的、时代的缩影吧,什么年代,什么样生活都好像有一个感受,跟现在对比,写下来就是很好的。这样可以增加脑力活动,脑细胞经常活动,因为我要想,要组织,要怎么样用哪些词写下来,增加脑力活动,这也是属于身体健康的一方面。

  这就是一位80岁老人的博客生活,在博客里,她找到了生活的乐趣,而博客也丰富了她的生活。

  两会结束了,《柴静两会观察》也告一段落了。但没有什么理由,让这个博客停下来。因为它是庶民的会场。我仍然是个记者,这不只是我的职业身份,它是我的生存方式。

  ——摘自“柴静博客”公告栏

  2006年3月,“两会”在北京如期召开。

  柴静:应该说一开始的时候是我们领导决定的,说是“两会”期间的话,应该有一个跟大家沟通的窗口。

  柴静,中央电视台《两会观察》栏目的记者。

  柴静:那么既然栏目叫《两会观察》,就以同样一个名字在新浪上有一个这样的工作博客。

  2006年3月,博客与“两会”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有“两会代表和委员”用博客征集民意;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有电视节目通过博客与观众互动交流。

  柴静:我是因为所有的这些评论跟留言决定留下来写作的,因为我的写作不是为了我自己,而是因为我要有这样一个地方,听到大家的声音,所以我就写了一篇博客叫《博客是署名的会场》。我觉得“两会”也好,或者是公民有很多参政议政这种方式是没有错的。那么,博客其实也是一种大家共同来讨论、共同推动事件,一个决策的很好的方式。

  这是一位年轻记者对博客的感情,她代表着一大批正在使用博客的新青年,他们有才学、接受新生事物快,是使用互联网的中流砥柱。

  今年我八岁,爸爸给我开了博客,我要用这种方法学习写作,请叔叔阿姨多鼓励我吧。

  ——摘自“天天的博客”

  2006年2月21日,8岁的天天开始写博客了。

  【同期】

  记者:你平时都写什么内容进去?

  天天:图片。

  记者:什么样的图片?

  天天:都是滑旱冰的。

  记者:滑旱冰,还有呢?

  天天:文章。

  记者:你写文章都写什么内容进去?

  天天:都写滑旱冰什么,吹萨克斯、上课,吹萨克斯时候的。

  记者:那写完了文章发表出去以后,有没有人评论呢?

  天天:有。

  这就是一个8岁孩子对博客的理解,他代表着博客乃至整个互联网未来的希望。

  中国的网民有一个亿,而博客才1600万,所以“全民博客”的说法似乎有些夸张。但是,上至80岁的老人,下到8岁的孩子,都有人对博客充满热情,从这里我们似乎也不难看出博客的发展趋势,正在由“精英”走向“大众”。那么,博客在中国现在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发展阶段呢?带着这个问题,记者走访了“博客教父”——方兴东。

  字幕四:博客的早期大众阶段

  1999年,正在清华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方兴东休学创业,发起创建了国内第一家专业的互联网研究和咨询机构——互联网实验室;2002年,他又发起成立了国内第一家专业的“博客”网站——“博客中国”。至此,“博客”被引进中国,而方兴东自然地被称为中国的“博客教父”。作为“博客”概念最早的传播者,方兴东对于“博客”在中国的发展历程有着深刻的认识。

  方兴东说:“一开始是萌芽期,少数的技术狂热者,比如在2002年,就是我们这几个人在玩;到了2003年,特别是“木子美”这个事件出来以后,我觉得是一批爱好者,一个博客,突然找到写日记,个人表达的一个空间。”

  2002年,博客在中国刚刚开始起步时,博客网站仅有几家;而到2005年的时候,中国博客以“井喷”的势头在发展,不仅专业的博客网站以爆炸式的速度增长,传统网站也开始推出博客服务,新浪、微软MSN、雅虎、搜狐、网易、和讯等知名商业网站纷纷开展了自己的博客业务。

  方兴东:;我觉得从2005年开始,就是进入了第三个阶段——早期大众。这个东西确实,一博客,发现自己的生活就不一样了,所以我觉得这个阶段可能会持续一两年。进入到第四个阶段,就是晚期大众。就这些人他可能就是说知道博客这东西很好玩,但是他也不会很主动去玩。但是,他发现他不去博客的话,发现他好像跟周围人没有什么共同语言了,有点落伍了。所以,他这样的话,被动的会去使用这个博客。实际我觉得接下来这几年,主要是一个博客大众化的阶段。

  一个新生儿的诞生,一条小狗的消亡。按理说,我是不应该把这两件事情联系起来的,这有点对不起我朋友呱呱坠地的孩子。但是生死之间,人们的心理应该是相通的。面对生命,我们付出的是相同的一份感情,这份感情亘久弥新。

  ——摘自“农民一种的博客”

  “农民一种”,某财经电视节目记者,写博客已有三年历史,几乎与中国的博客史在共同成长。他属于方兴东所说的“博客爱好者”类型。

  他说:“博客成了一种习惯,就是我每天如果去,不打开这个网页,不去写一篇文章,或者说不去浏览一下别人的博客,我觉得对我的信息量就不够,或者说精神上能得到满足。第二方面,相对于前面来说,就是文笔还是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就是说没有完全荒疏掉。有时候可能随着我们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可能就会忘记了这些东西,然后对精神层面,我觉得也是一个洗礼,每天可以反思一下自己,因为我写的东西比较自我嘛。”

  当一个人把博客当作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时,当一个人对博客的了解越来越多时,他对博客的要求与期待也就越来越高。

  【同期】

  记者:我记得你说过,从不同网站来回跳,从博客网跳到新浪,跳到歪酷,你为什么要这样跳?

  农民一种:现在基本上所有的网站几乎都在提供博客,但是技术还是有千差万别的,举个最简单例子,就是说你的界面,因为界面就是模板嘛,在博客里边叫,就说是可以换来换去,所以我们都会选自己更喜欢的这种网站去在那上面建博客,因为他可以提供我觉得最舒服的技术,我用起来最得心应手,我可以为所欲为。

  这是一个有三年博客写作经历的老博客,向博客服务提供商提出的要求,对于许多博客来说,在哪家网站注册博客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网站提供的各项服务能否满足他们的要求;而反过来,对于博客服务提供商来说,在这个日渐成熟的市场中如何吸引更多的客户,如何站稳脚跟,如何实现盈利以求得更大的发展,这是他们目前最为关注的问题。 字幕五:博客经济浮出水面

  简单地在博客上面贴广告,那就相当于“拿着大炮打蚊子”,是不合算的。就像当我们已经有了汽车作为代步工具时,我们就可以再不用毛驴了;但如果反过来,用汽车去代替毛驴推磨,不但汽车的作用发挥不出来,磨也是推不好的。

  ——摘自“潘石屹的博客”

  潘石屹,SOHO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

  2005年10月,在新浪开博。

  三个月后,潘石屹的博客点击率达到百万。

  半年后,2006年4月1日,《潘石屹的博客》一书面世。

  关于博客商业化的问题,他有着自己的见解。

  他说:“我想博客这种互动性的东西,在网络上的东西啊,其实比较忌讳的是广告,因为这个博客呢,完全可以实现“窄告”。只有“窄告”的话,才是最有效率的,没有必要去到博客上面打广告。而且在互联网的时代,商家应该是比较安静一点,让客户活跃起来,他来寻找他的需求,表达他的需求。而作为商家呢,通过互联网互动地去满足他的需求,这是一种最好的商业模式。”

  潘石屹认为,在某一个新生事物的商业模式还不明朗的时候,简单地打广告,只能是弄巧成拙,适得其反,比如“博客”,应该先摸索适合它的商业模式,然后再去实施相应的市场策略。

  【同期】

  记者:“窄告”是什么涵义?

  潘石屹:就是形成不同的圈子。

  记者:什么样的圈子呢?

  潘石屹:例如的话,一批人,他的兴趣爱好可能是养狗,然后这样一批人在不断地交流我怎么样养狗啊、喜欢什么样的品种。这样的话,作为小狗的提供商、狗的饲料的提供商、狗的医生,这样的话,他就会有收益,那这样的一批人的话,需要他给提供产品。

  在潘石屹看来,研究博客的商业模式比研究博客的盈利模式更加重要。而对于博客网站、对于看好博客发展前景的广告商来说,可不这么认为。

  在《2005-2006中国互联网产业调查报告》中指出:2006年,对中国博客产业发展来讲是关键的一年。随着博客规模急剧扩张,中国博客规模将达到6000万个,而博客商业化的突破将是这一产业良性发展的关键。那么,博客商业化的突破口在哪里呢?

  成立已有四年之久的博客网站,它的盈收来源主要包括广告收入和无线增值服务,这些基本上都属于技术相对落后的Web1.0时代的盈利模式,同时也是网络通用的盈利模式。那么在技术更加先进的Web2.0时代,它的盈利模式会是什么样的呢?

  方兴东说:“博客就相当于每个人的家,你有买卖的需求,你有很多可以转化钱的东西,那别的用户需要,你们之间可以网上交易,是一个创意也好,是一个篇文章也好,是一个物品也好,就是这里面会有很多很有意思的东西,包括比如说像韩国,他主要是虚拟物品,就是你比如说,你在自己博客里面要布置一个虚拟房间,你要购置这些家居,或者你在情人节的时候要给自己的情人送一朵虚拟的鲜花,那这些东西都需要花钱的。”

  方兴东认为,这只是用户与用户之间的一种交易,而网站充当的是一个中介人或交易场所的角色,从中可以收取中介费和场地费。最终,无线增值服务和广告依然是博客的主要盈利模式。

  他说:“另外一个就是移动博客,移动博客,手机肯定会成为一个比电脑更活跃的一个博客终端,因为你随时随地都可以发文字、发图片,发声音、发视频。广告这块也是这样,因为博客的广告,你可以真正地精确到每个用户。比如说我们这里,比如说有六万个很关心汽车的博客,那汽车广告如果打到这些人的博客里头,而且跟他们是分成的,他们也参与进来,他们会推广这广告,是吧,那这个效果会比门户里边简单挂一下效果会好得多,博客广告,它未来肯定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方兴东提出了博客广告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也正是大多数网站考虑的下一步发展目标,但是对于博客广告如何分成这个敏感的问题,新浪的说法却非常谨慎。

  【同期】

  记者:你觉得广告投入的收益是由博客本人来获得,还是由网站来获得,还是两者共同享有?

  侯小强:我个人认为可能是两者享有这个,可能是这个很多网站通用的一个做法,那么新浪会采用一个什么样的办法,我们也一直在做调研,是吧,也会参考别的网站通用的做法等等,然后来得出自己的一个判断。当然对于我们来讲,我们现在考虑的还不是广告问题,还是想踏踏实实提供最好的服务,让更多的人来写这个博客。

  在博客经济渐露端倪的时候,要给它划定某种盈利模式或制订某种游戏规则,确实还为时过早,但探讨是必要的,摸索也是必要的。所以,带着博客究竟会不会有广告,而广告又如何分成的问题,记者走访了中国互联网协会交流与发展中心主任胡延平。

  他认为:“实际上,博客经济是一种利益共同体,或者是一种信息共同体,或者是一种博客服务的提供商和用户共有的一种交流的平台,这种交流的平台的话,大家谁都离不了谁,大家都在做彼此应该做的贡献。你比如说博客提供服务商,那么开发了相关的平台、软件、包括来维护,来为这种用户提供这种高质量的个性化的服务。博客的作者,也贡献了大量的、有价格的这种信息资源,包括他这种信息资源吸引了互联网上大量用户的这种参与。这种参与也好,这种资源也好,实际上都构成了一种潜在的一种商业价值,这种商业价值可以,可能会以网络广告的形式来体现出来,又可能会以会以其他形式体现出来。”

  在许多网站还关着门探讨博客的商业模式时,已经有网站迈出了摸索的步伐。去年年底,和讯网就开始酝酿成立博客广告联盟,在全球首批选择1000个博客,然后代理这些博客广告的批发销售,他们计划先将博客广告批发卖给广告主,再把广告所得收入按流量或广告投放效果与博客作者分成。

  博客,这个正在走进我们生活的名词,它到底是一个“过客”,热过之后就会销声匿迹;还是一个“贵客”,能给网站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还是一个“常客”,在无人能预知未来的情况下,率性发展下去呢?我们将拭目以待。

(责任编辑:丁潇)


我来说两句 全部跟贴(0条) 精华区(0条) 辩论区(0条)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热门财经特别推荐

相关链接





搜狐短信 小灵通 性感丽人 言语传情
三星图铃专区
[周杰伦] 千里之外
[誓 言] 求佛
[王力宏] 大城小爱
[王心凌] 花的嫁纱
精品专题推荐
短信企业通秀百变功能
浪漫情怀一起漫步音乐
同城约会今夜告别寂寞
敢来挑战你的球技吗?
 精彩生活 

星座运势 每日财运
花边新闻 魔鬼辞典
情感测试 生活笑话


今日运程如何?财运、事业运、桃花运,给你详细道来!!!





月亮之上
秋天不回来
求佛
千里之外
香水有毒
吉祥三宝
天竺少女

上证 沪B 中300 深成 深B

股票查询


频道精彩推荐

·胡锦涛访问美国等五国
·温家宝出访澳斐新柬四国
·社会主义荣辱观
·王治郅回国 2006世界杯
·刘翔 国足 科比 NBA F1
·马自达3 本田思域
·大众速腾 华晨骏捷
·我的女孩 王子变青蛙
·清华紫光 瑞星 S.H.E
·黄金暴涨 暴利税开征






约定
爱如空气
离歌
江湖笑
城里的月光
太委屈
迷糊娃娃可爱粉红卡通
四季美眉给你最想要的

搜狐分类 ·搜狐商机

财富八卦

·商品渐丰 走进真实朝鲜
·领导人获赠的外国珍宝
·啥是登峰造极的豪华房车
·叫价2.5亿中国第一别墅
·北京最早出现的美女广告
·领导车队出行的特殊待遇
·教师是怎么买得起别墅的
·最不要命的十种工作(图)
·中国公路奇观令人看傻了
·06最新版央视美女排行榜
·作呕的烧鸡加工全过程
财经专题推荐

·新农村建设 权证 油价
·深圳高峰会 人民币升值
·海外上市 股权分置改革
·重启IPO 医改方向之辩 

24小时点击排行



设置首页 - 搜狗输入法 - 支付中心 - 搜狐招聘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联系方式 - 保护隐私权 - About SOHU - 公司介绍 - 全部新闻 - 全部博文
Copyright © 2018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搜狐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contact.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