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讯(记者 刘晓林)汽车出口增势凶猛,同时潜在危机也不断浮出水面。如何保住这块重要阵地?商务部机电科技产业司副司长张骥昨日开出了一张“处方”,其中的10条建议也可以看作是政府将从10个方面对汽车出口给予支持和引导。
在昨日于广州举行的“2006中国汽车发展论坛”上,张骥指出,在汽车出口的繁荣表象之下,风险正在悄然放大,国际上新的贸易保护主义正在抬头,汽车的出口环境走势趋紧。
对此,他给出了10条建议,第一,参照国外的经验,搭建出口平台;第二,发挥信用保险在汽车工业的作用;第三,在融资方面给予支持;第四,大力培育自主品牌产品的出口;第五,推动汽车企业与运输的战略联盟;第六,推动潜力较大的进口国加大信任;第七,加大多双边的磋商力度,应付国外的技术贸易措施;第八,创办中国汽车零部件的平台,最大限度地邀请国外相关的企业进行全方位交流;第九,建立诚信机制,保护知识产权;第十,适当提高市场准入门槛。
这10条建议全面覆盖了目前汽车业面临的困境,而且具有转化为政策的可操作性。很明显,这将成为国家在引导汽车出口上的10大措施目标。
促使张骥开出这张“处方”的是目前我国汽车出口喜忧参半的现状。从2002年开始,国产汽车,尤其是自主品牌汽车的出口一路高歌地进军周边各发展中国家,欧美一些发达国家也被列为未来的出口目的地。从2002年的16%到去年的120%,汽车出口增长曲线成为海关统计数据中最鲜艳的红线。
但是,在这条上升弧线的背后,出口征候也随之显现。从几年前国内最大的汽车玻璃厂商德尔福遭遇的倾销案,到从今年年初持续至今的与欧美的零部件进口争端,发达国家为中国出口汽车设置的各种障碍已经愈发明显。最新的动态是,源源不断输往世界各地的中国汽车已经引起美国的恐慌,日前,美国国会以低价竞争和侵犯知识产权等四条“罪状”无端指责尚未进入该国的中国汽车,而美国是中国汽车业走向世界过程中必须征服的高峰。 (责任编辑:单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