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琼
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简称:吉利控股;0175.HK)董事长李书福(李书福新闻,李书福说吧)正式削藩收权,直接掌控上海华普国润汽车有限公司(简称:上海华普)大权。原上海华普董事长徐刚即将离职。
李书福和徐刚这两个曾经志同道合共同打江山的兄弟不久将分道扬镳。
昨日,记者从吉利控股获悉,以前分别决策的上海华普和吉利汽车经委会,已改为共聚一室决策企业大事。吉利控股集团副总裁杨健对此予以确认。
知情人士透露,李书福正准备削藩收权,直接管理上海华普和吉利汽车。此前,吉利控股旗下2家整车企业———浙江吉利和上海华普各有直接负责人:上海华普由徐刚全权管理,浙江吉利由李书福直接控制。
此前,徐刚表示,已就上海华普问题与李书福签订承包协议:自2005年,徐刚承包经营上海华普5年,这5年的销售目标、团队建设、品牌建设、资产调配均由徐刚作主;上海华普的合资权和担保权由李书福做主。
但为何5年经营期未到,李书福就要收权呢?
知情人士指出,上海华普经营业绩极不理想、徐刚未完成先前制订的经营指标,是李书福决定直接管理上海华普的主要原因。
李书福曾对徐刚寄予了很高的期望。
1999年8月,上海华普的前身企业正式注册成立;2004年9月15日,据吉利控股的战略安排,上海华普成为主攻中高端轿车市场、独立管理的汽车公司。吉利控股总裁徐刚派至上海华普,任上海华普董事长。
众所周知,2004年9月,徐刚接手上海华普时,上海华普就是吉利控股原有的4大整车基地(宁海、路桥、上海、宁波)中表现最糟糕的一块。从未完成过历年的销售任务、利润指标、研发目标。
而近2年来,上海华普的业绩也未能让李书福满意。
2005年,吉利控股对浙江吉利和上海华普的持股均为46.8%,但二者对于吉利控股的利润贡献相差甚远。浙江吉利汽车销量为14万多辆,贡献给吉利控股的股息收入为5626.2万港元;上海华普销量为2.45万辆,股息贡献为45.7万港元。
“上海华普的盈利能力仅为浙江吉利的5%。”上海证券分析师徐薇说,“按照持股比例和股息贡献计算,浙江吉利单车盈利能力为800港元,上海华普仅为39元。”
以价格优势攻占市场,是李书福的一贯策略。李书福再也无法等待5年之限,决定按照“李氏”经营策略,提升上海华普的盈利水平。
李书福
直面吉利瓶颈
□本报记者 吴琼
当民营企业快速发展到一定阶段,瓶颈就出现了。精明过人的李书福也无法避免。
这个瓶颈就是,如何保证公司规划的持续和稳定。在吉利控股身上则表现为:分权规划后,如何保证集团子公司之间的协调发展。
2004年,李书福计划将上海华普和浙江吉利区别定位,攻占不同市场,上海华普攻占中高端市场,浙江吉利则在中低端市场继续攻城掠地。而徐刚亦信誓旦旦地开始了其诸候生涯,并声称,吉利控股将执行双品牌战略,就如同大众汽车旗下“奥迪”和“大众”两个品牌的关系。
但还没到2006年,吉利控股内部这两家企业开始了内斗。浙江吉利的新车往中高端延伸。今年浙江吉利金刚上市,在价格和定位上已经提升至上海华普相同的地位,甚至还高于上海华普。
浙江吉利定位较高的金刚和自由舰推出后,销量甚至好于上海华普的海域系车。从现在的销售结果看,似乎要么是当初的品牌规划出了问题,要么是分权管理的执行者经营能力不够。
但是为什么李书福不先进行调整分权管理结构,而是用以内斗的形式来证明分权管理不当呢?为什么不能在分权管理体系中,进行内部资源的合理调配呢?这似乎是一个管理的难题! (责任编辑:胡立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