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商务网讯:
作为国内活塞环行业的龙头企业,仪征双环在国内市场上占有25%的份额,每年还向30多个国家和地区销售产品,有2200多种产品,已融入通用、福特、丰田等跨国公司采购体系,跻身全球十大活塞环供应基地行列。 但是,让仪征双环的员工感到困惑的是,国内主机企业仍然有意无意地冷落他们的产品。
“在选择供应商的过程中,国内一些汽油机企业和柴油机企业往往选择国外知名的零部件公司合作,而忽视本土零部件企业。我们曾经连续两次在一家客户那里做过产品的台架试验,每次试验结果都证明我们的产品值得信赖,但客户还是放弃了我们,把机会给了国外零部件企业。”亚新科仪征双环活塞环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映雪不无遗憾地说。
同样一套活塞环,国内外的产品价格可以相差一倍。其实,国内产品的性能完全可以满足主机厂的需要。“对于本土零部件企业,我们需要主机厂给予更多机会证实我们的产品值得信赖的。” 吴映雪表示,“即将签的一个订单,就是源于一次难得的机会。”
据了解,仪征双环的这个客户是一家合资企业。仪征双环凭借自己与对方有多年合作的经验,向对方赢取了一次1000小时的台架试验。“结果证明,我们的产品质量比其原供应商的还好。”谈起这件事,吴映雪有些兴奋。他说:“现在,企业有专门的部门和人员,对国内外同类产品进行追踪、分析,并根据市场需求及时研发产品。”
吴映雪认为,目前国内外汽车零部件企业间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产品和研发两个方面。他认为,在活塞环行业,产品的差距正逐渐缩小,差距多体现在研发力量、研发理念和企业的管理、制造流程上。他说:“在这方面,我们还需要时间和人才去追赶。”
“我们应该像国家实施‘863计划’一样,在我们已经落后的领域,不要着急;在先进的领域,我们要紧跟。我们也许一下就赶上了。”吴映雪说。
仪征双环最近几年的飞速发展似乎在验证了这一点。据了解,在仪征双环与美国亚新科集团合资后,美方雄厚的资金支持、先进的管理模式和仪征双环自主研发、自主品牌的本土优势得到了有效融合,双环产品销量持续增长,不仅在国内市场上遥遥领先,而且确立了“走出去”战略,开拓国际市场,把“为国际化大客户供货”上升为公司的重要发展战略,确立了“全员国际化意识”。迄今为止,仪征双环已经与福特、康明斯、PSA等多家跨国公司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加速向全球采购体系靠拢。
拥有仪征双环63%股份的亚新科不仅将上亿元利润分成留在企业用于滚动发展,而且与仪征双环携手向上游挺进。双方合资1200万美元兴建毛坯年产量超过亿片的铸造加工中心于今年6月投产,预计年生产能力将达到1.5亿片。
在仪征双环控股方美国亚新科集团再三追加投资的同时,仪征双环多年的技术合作伙伴日本活塞环株式会社(NPR)到仪征组建了日环汽车零部件制造公司,总投资2970万美元,主要从事高性能钢质钢带环、铸铁环的生产,年产量超过2000万片,目前已与丰田、日产等日系品牌形成批量配套。
制作:中华商务网
作者声明:在本机构、本人所知情的范围内,本机构、本人以及财产上的利害关系人与所述文章内容没有利害关系。本版文章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文责自负。读者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