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频道 > 国内财经

中部最佳投资城市解读.漯河

  漯河现象解读

  漯河:河南“新加坡”的腾飞之路

  ●如今的漯河,已逐渐蝶变成一个交通便捷、生态宜居、改革创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现代化城市,构筑了前所未有的城市发展新高地。

  ●从原来名不见经传的内陆城市,到如今全国首家“中国食品名城”;从仅有一些默默无闻的中小企业,到拥有一批名扬全国的名企名牌,漯河市瞄准食品工业这一朝阳产业,不懈创新发展,致力做大做强,为我国中部农产区加快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探索出了一条新路。

  □经济视点报记者 司超慧

  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用这些词汇形容漯河,再贴切不过。但如果你认为漯河仅仅如此,却是绝对片面的。

  虽然早在新石器时代、先民就在这里定居生息,虽然裴李岗文化刻画符号、国宝七音骨笛、考古发掘的酿酒工艺诞生于此,编纂《说文解字》的许慎也共同见证了历史的光辉灿烂。但现在的漯河,已逐渐蝶变成一个交通便捷、生态宜居、改革创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现代化城市,构筑了前所未有的城市发展新高地。

  漯河是全国首家“中国食品名城”。食品加工主导产业特色和优势日益明显,培育出了全国最大的肉类加工企业双汇集团、全国最大的方便面生产企业之一南街村集团、全国第一家葡萄糖饮料生产企业澳的利集团等一批知名食品加工企业。现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投资漯河,其中并不乏世界500强企业的身影。

  现在,漯河正处于建省辖市以来最好的发展阶段。用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同志的话评价,漯河是一个充满生机、充满活力、充满希望的城市。

  河南“新加坡”

  漯河城市启于北魏、盛于明清,曾以商贸和水陆交通发达而享誉中原,在明朝永乐年间已是“江淮百货萃,此处星辰罗”的商品集散中心,素有“水旱码头”之称。漯河是中原大地唯一一座两条河流在市区交汇并穿城而过的城市。清流映碧,潺潺东去,美丽的沙、澧河滋润着这方神奇的土地,成就着青春漯河独特的气质和神韵。

  如今,到过漯河的人们都会发现,漯河是交通便捷、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的城市。城市境内地势平坦,四通八达,是国家二类交通枢纽城市。京广、漯宝(丰)、漯阜(阳)3条铁路和京珠、漯周、漯平高速公路及107国道、5条省道贯穿全境,成为全省重要的铁路和高速公路“双十字”交通枢纽。全市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135公里,是全省平均水平的3倍。

  漯河城镇化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较好成效。相继实施了“森林进城、森林围城、果树进城”计划和“碧水、蓝天、宁静、生态”工程,市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均明显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居全省前列。市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4.4平方米,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分别达到46.2%和37.2%,全市林木覆盖率24%,均明显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漯河成为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全国卫生先进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荣获了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而漯河对此并没有满足,现在漯河正在进行沙、澧河开发建设。漯河市市长祁金立介绍,推进沙、澧河开发建设,是根据打造生态宜居名城的需要提出来的。要求高标准推进沙、澧河综合开发,加快建设融文化、旅游、休闲、生态于一体的沿河景观带。“漯河一定会不断彰显小而精、小而美、小而灵的滨河城市特色。” 祁金立说。

  根据漯河未来城市规划,未来的漯河市区规模扩展到50平方公里,人口达到50万,在建成国家级园林城市的基础上,逐步成为全国文明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和国家森林城市,致力把漯河打造成为中原地区富有魅力得生态宜居名城。中心城市建设的基本模式是突出市区优先发展,以市区带动县城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以城市经济带动农村经济协调发展。

  市区要扩大规模,向北拓展建设现代商务区,向南集聚发展专业市场,仓储、货运周转和生活小区,向东规划发展工业区;郾城县城纳入市区统一规划和建设;经过10年左右的发展,全市大体有一半农民转为城镇居民,城镇化水平达到50%以上,在内陆特区率先实现城市乡一体化。

  至于交通方面,漯河规划了十五“十大工程”,内容包括:建成漯平高速公路,建设汽车客运车站,西站和高速公路客运站,铁路增发漯河至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始发列车。,立志要把漯河建设成交通枢纽城市。不仅如此,城市路桥工程将分期建设20条道路,新建7座跨河大桥和立交桥。

  通过两河开发建设和城市品位的提升,再加上文明城市创建,有人甚至把它比作河南的“新加坡”,漯河正在朝“天蓝、水碧、地绿、人和”的城市迈进。

  第一家食品名城

  打造中原地区富有魅力的生态宜居名城只是漯河市建设“两个名城”任务的其中之一,更让漯河人感到自豪的则是“中国食品名城”的头衔。

  在国内市场上,每10根火腿肠有5根出自漯河;在香港,漯河出口的鲜冻肉和肉制品占全港总需求的1/4以上;在北京,来自漯河的肉制品、无公害蔬菜纷纷进入市民的菜篮子;在离拉萨300公里的小镇上,漯河饮料摆上了商店的柜台……

  作为全国首家“中国食品名城”,漯河食品加工主导产业特色和优势日益明显,培育出了全国最大的肉类加工企业双汇集团、全国最大的方便面生产企业之一南街村集团、全国第一家葡萄糖饮料生产企业澳的利集团等一批知名食品加工企业;培育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80家,其中国家级4家、省级10家,龙头企业数量居全省前列,漯河市成为全国农业产业化先进集体;培育出了年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105家,其中双汇集团销售收入达到230亿元,居全国食品工业企业榜首,超20亿元的企业3家,有4家进入全国食品工业百强、8家进入全省食品工业50强。

  全市规模以上食品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55.4%,食品工业年加工生猪1400万头、占全省的23%,年加工转化粮食400万吨、占全省的11.1%,鲜冻猪肉出口占全省同类产品出口的90%以上、占全国的四分之一。

  漯河已成为外地农副产品大量调入、食品大量输出的地区,相继被确定为全省食品工业基地市、全省无公害食品基地示范市、中国食品名城、全国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和保证体系建设试点市。

  漯河知名品牌众多,现有中国驰名商标2个、中国名牌产品3种、河南省著名商标19个、河南省名牌产品18种、河南省优质产品25种,名优产品总量居全省前列。漯河已成为知名企业、知名品牌的集聚基地,,在这里生产的名牌食品,越来越多的走出国门,走进亿万居民的餐桌。

  面对这些成就,显然漯河并没有就此满足。如今,漯河市正在致力于打造更具竞争力的中国食品名城,把食品工业做得更强更大。

  怎样才能做得更强更大?一方面,全省和全国食品工业领域竞争更加激烈。在河南省甚至在中原城市群中,提出把食品工业作为主导产业的不只有漯河。如果放眼全国,尽管河南省曾以1900多亿元的销售收入排在亚军的位置上,但总体上与冠军山东省还有不小的差距。总之,食品名城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另一方面,这些年来,漯河市食品工业发展迅猛,成就巨大,可喜可贺。但如同登山一样,登到一定高度后,越往上攀登,困难就越多。从这个意义上说,漯河的食品工业面临着再次创业的问题。更上一层楼,需要付出的,肯定比以前更多。因此,如何把漯河市食品工业做得更强更大,是篇极具挑战性的文章。

  发展需要开放和展示,今年4月,在河南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借助中博会的东风,漯河完成了书写这篇文章的神来之笔。

  中博会分会场

  2007年4月27日,第二届中博会食品分会暨漯河第五届中原食品节在漯河新落成的科教艺术中心隆重开幕。

  中博会是经国务院批准,由商务部等部委(局)和中部六省人民政府主办的高规格、大规模、综合性的投资贸易盛会,被誉为“中部广交会”。这是中央在促进中部崛起的背景下,给予六省的一份厚礼。在这样的背景下,把传统的中原食品节与第二届中博会食品分会合并在一起举行,使漯河传统的中原食品节更具有了广泛性、综合性,其影响也更加深远。

  除了郑州的中博会主会场之外,作为分会场的也只有漯河和洛阳两地,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彰显了漯河在河南省内的独特位置和深远影响力。

  漯河已经连续5年成功举办了中原食品节,已经办出了品牌影响力。今年的中博会食品分会放在了漯河,更是使得这次盛会成了漯河历史上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盛会,吸引了境内外587家企业、5122名境内外客商参展参会。不仅使我们的食品节会从过去的地区性节会飞跃到国家级盛会,而且第一次体现了中原食品节的国际性氛围。

  这次节会吸引的境内外客商包括美国杜邦公司、高盛公司等世界500强企业11家,南京雨润、大连实德等国内500强企业18家,全国食品工业百强企业61家。会上,签约投资项目98个、总投资163亿元,签订贸易采购合同金额149.5亿元。

  食品节期间,全国著名的食品企业纷纷到漯河洽谈项目或展览展销,著名的购销公司在这里大批采购。通过食品盛会的举办,不仅叫响了漯河作为“中国食品名城”的名气,打响了漯河食品的品牌,而且搭建了漯河食品企业与境内外知名食品企业和购销公司合作、交流的平台。

  为进一步提升节会吸引力,节会把贸易采购活动列为重要内容,专门在组委会设立了贸易采购部,在展馆内设置了采购区,千方百计邀请采购商、采购团参展参会。包括沃尔玛、麦德隆、大润发等7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内的大型采购团47个、采购企业728家、采购商1526人参加食品节会,实现了大型采购团零的突破,是本届食品节会的一大特色。

  盛会时间不长,只有短短的3天,但它的影响却是久远的。犹如助推飞船上天的火箭,这届盛会对于漯河市打造最具竞争力的中国食品名城,对于城市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盛会期间,新落成的建筑面积达38800平方米的市科教艺术中心一展新姿,就吸引了众多人的目光,它大气磅礴、气势壮观,不仅使中原食品节由传统的露天庙会转变成了国际标准的展馆式,更重要的是它大大拓展了食品节的功能。

  开放大门,展示实力。相信通过接触定会增加了解,增进共识,为最后“双赢”打下良好的基础。且不说盛会对餐饮业、住宿业、出租车等服务业的拉动,盛会期间,有那么多媒体的记者聚集漯河,通过他们的宣传,漯河一下子成了全国乃至世界经济的一个热点,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不少人从对漯河一无所知,知道了在中国的中部有一个美丽的漯河;更有人从对漯河略知一二,知道了漯河是中国第一个被命名为中国食品名城的城市……还有,国内许多知名食品企业来到了漯河,一些世界500强企业的高管和外国官员踏上了漯河的土地。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资本总是流向回报率最高的地方。哪里最高?资本所有者,未必就了解得一清二楚。有了这样的盛会,就可以把资本所有者,尤其是有志于投资食品工业的资本所有者请过来,让他们全面了解漯河市的投资政策环境,获取重点项目建设信息。这也是漯河市引进投资的前提。

  投资兴业乐土

  说到投资环境,中博会只是提供了一个与外界联通的窗口,真正要经得起考验的,是漯河在优化环境方面实实在在的成绩。

  或许不接触漯河的投资者还并不能深刻体会。而已经落户漯河的客商有口皆碑,“没来的想来,来了的不愿走。”一位客商笑言道。

  对于优化环境,纠风治乱,漯河市出重拳,狠治理。近期河南省漯河市组织的有关社情民意调查结果显示,走访调查发现群众对经济发展状况满意度高达90%以上,比三年前提高20个百分点,涉企“四乱”、机关“四难”等损害经济发展环境的现象得到有效遏制,行政执法部门的依法行政和服务意识明显增强,人民群众对经济发展环境的满意度在不断提高,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发展。

  曾经,在经济取得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部分企业周边治安环境不够宽松,个别行政机关和政府职能部门暴露出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外来投资者的积极性,损害了内陆特区投资形象,广大企业商户反映比较强烈。

  针对这种情况,漯河市委、市政府连续五年开展“优化发展环境年”活动,每年都召开高规格、大规模的全市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会议,对全市经济发展环境存在的问题进行专项整治,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安排部署此项工作。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出台《关于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的若干意见》,成立市行政效能监察中心(挂市经济环境监察中心牌子),由市纪委监察局、市优化办牵头,负责抓好全市优化经济环境工作,全力把漯河打造投资兴业的“一方乐土”。

  为有效遏制乱检查、乱摊派、乱收费、乱集资等“四乱”案件的发生,为企业的发展营造宽松的环境,他们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企业界人士中聘请了139名效能、纠风监督员和1930名效能联络员,对全市经济发展环境和机关工作作风状况进行明察暗访。

  随着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的深入开展,漯河人深刻认识到,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必须在抓好治标的同时,不断创新体制,完善制度,构建和优化长效机制。为此他们积极探索外地一些有效做法和经验,强力“推进两项改革,建立三个中心”的长效机制建设,加快了行政效能监察投诉中心、行政服务中心建设,使行政审批、服务承诺、举报投诉、调查处理、落实反馈等,环环相扣,形成有机的整体,最大限度地提升了行政效能,维护了企业和群众的利益。使工程报建项目审批的时间,从原来的3个月,变成最长时间为30个工作日。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全国最大的家电连锁企业苏宁电器从考察到连锁店开业仅仅两个月时间,回想苏宁进驻漯河的过程,苏宁电器漯河公司经理曹柯远深有体会。他告诉记者:“苏宁电器之所以把开拓河南二级市场的第一站放在了漯河,不仅仅是看中了漯河极具潜力的市场前景,更重要的是当地政府,有很强的服务意识,工作效率非常高,为我们创造了优越的经营环境,政策环境。我们苏宁电器愿与漯河各界朋友一道,为打造漯河核心商业圈,为繁荣漯河经济尽一份力!”

  苏宁只是一个群体的缩影。现在,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投资漯河,美国杜邦公司、美国泰森集团、日本火腿株式会社等7家世界500强企业,日本吴羽、韩国九鑫牧业、韩国乐天、香港华懋、台湾旺旺和康师傅等一批国际知名企业,南京雨润、上海小帅才、北京奇能、辽宁希瑞、湖北宜化、河北中旺、福建亲亲、金大地盐化工等一批国内知名企业,都在漯河有较大的投资项目,形成了一批重要的经济增长点。漯河在成为全国食品加工基地的基础上,正在形成中部地区重要的造纸基地和全省重要的盐化工基地。

  从原来名不见经传的内陆城市,到如今全国首家“中国食品名城”;从仅有一些默默无闻的中小企业,到拥有一批名扬全国的名企名牌,漯河市瞄准食品工业这一朝阳产业,不懈创新发展,致力做大做强,为我国中部农产区加快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探索出了一条新路。

  打造最具竞争力的“中国食品名城”

  ——访中共漯河市委书记靳克文

  在做大做强特色主导产业——食品产业的同时,也要注重培育壮大造纸、纺织、盐化工等新兴优势产业,使漯河在成为全国有影响的食品加工基地的基础上,逐步成为全省重要的盐化工基地和中西部地区重要的造纸基地。

  □经济视点报记者 李 阳

  夯实发展基石

  经济视点报:请问漯河把食品加工业作为主导产业,致力打造最具竞争力的中国食品名城是基于一种什么考虑?

  靳克文:漯河之所以把食品加工业作为主导产业,确立打造最具竞争力的中国食品名城的发展定位,主要基于五点考虑:一是市场前景广阔。中国十几亿人的“餐桌”是巨大的市场,它决定了食品加工业是一个朝阳产业,并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的消费日益多样化,市场潜力巨大。二是食品加工业的带动作用强。漯河农副产品资源丰富,发展食品加工业有利于带动工业、农业和三产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向城镇转移,对加快“三化”进程,促进全面小康社会和新农村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三是漯河食品加工业的基础较好。我市食品加工业始终稳居漯河工业经济首位,并且形成了几个比较大的龙头企业和一批各具特色的加工群体。四是促进农民增收的作用明显。我们培育的双汇集团、南街村集团等重点骨干企业,既是食品工业龙头企业,也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这些企业对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使更多的农民通过进入产业化经营,有效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实现收入的稳定较快增长,其意义十分重大。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近年来一直保持高位增长,并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一方面是落实了党在农村的好政策,一方面是我们的食品工业龙头企业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五是发展食品加工业符合国家的产业导向,也是全省的一个产业发展重点,漯河应当也必须承担起发展食品支柱产业的重要责任。

  经济视点报:漯河在推进中国食品名城建设方面都采取了哪些举措?

  靳克文:我认为,作为一个决策者,一定要有方向感,要沿着科学发展的方向设计一个城市的路线图。食品名城建设是漯河发展的基石,也是我们倾注精力抓好的大事要事。近几年,我们连续实施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和举措:一是着力培育食品重点企业群体。相继实施了“重点工业300亿振兴计划”、“500亿上台阶工程”和“超千亿计划”,培育出年销售收入超230亿元的企业1家,超20亿元的企业3家,超10亿元的企业7家,超亿元的企业105家,其中有4家进入全国食品工业百强企业,有6家进入全省食品工业五十强企业。二是狠抓食品工业新上项目建设。我们一方面抓好现有食品加工企业的新上项目和技术改造,再一方面,通过制定激励政策、启动民间投资、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培育发展了一批民营食品加工企业和专业加工群区,初步形成点多面广量大的优势。三是深入实施“双汇产业化工程”。坚持围绕农业办工业、办好工业促农业,培育出以食品加工为主的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80家,其中国家级4家、省级10家。我们注重发挥这些龙头企业的作用,引导他们在农村建基地、连农户,带动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和农民大幅增收,有70%以上的农户进入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户均年增收近3700元。四是大力推进食品工业技术创新。我市通过与中国科技大学合作创办了科技园,与江南大学建立了长期全面合作关系,积极推进“九漯合作”,建立健全了食品产业技术研究推广体系和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着力研制开发食品工业领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和新产品。全市建成国家级创业孵化中心1个、博士后工作站2个、省级以上企业技术开发中心15个;食品工业企业去年以来完成技改项目70多个,总投资5.3亿元,开发新产品310个;培育出中国驰名商标2个、中国名牌产品3种、河南名牌产品和优质产品26种。五是健全完善食品安全体系。为了确保漯河的食品安全,我市抓住成为全国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和保证体系建设“双试点市”的契机,深入实施食品放心工程,着力抓好整治引导规范和信用体系建设。六是千方百计开拓市场。我们经常引导企业及时研究市场,把握市场信息,健全营销网络,不断扩大漯河食品的市场占有份额。比如,双汇集团在全国建立了3个省级商业公司、326家连锁店、6000多个特约店,成为“中国连锁百强企业”之一。汇通集团开设了直营连锁店68家,加盟连锁店、专卖柜近千家。我们还注重搭建对外经贸技术合作平台,为企业招商引资、开拓市场创造条件。连续5年成功举办了“中 原食品节”,共引进各类项目122个、到位资金70.7亿元,其中食品项目43个、到位资金30.4亿元。特是今年的第二届中博会食品分会暨漯河第五届中原食品节,签约项目更多。现在,漯河食品不仅在国内市场享有一定盛誉,而且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越来越多的漯河食品正源源不断地走出国门,走上亿万居民的餐桌。

  构筑食品安全防线

  经济视点报:在确保漯河的食品安全方面,能不能谈谈我们的经验是什么?

  靳克文:我市抓住成为全国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和保证体系建设“双试点市”的契机,深入实施食品放心工程,着力抓好整治引导规范和信用体系建设。在整治引导规范方面,推行标准化生产,积极创建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市,制定65个农业地方标准、88个食品生产加工地方和企业标准,建成3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0个省级示范基地,我市经省级无公害产地认定的种养基地195个,国家级认证的农畜产品74种,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数量居全省前列;经国家批准备案出口的养猪场635家,占全省的80%、全国的36%。严格实行规范化监控,重点抓好无公害蔬菜市场准入,落实食品质量安全区域监管责任制,推行散装食品标准化,加强了对餐饮业的监管,经常开展食品安全整治活动。在信用体系建设方面,着力构建政府监管体系、行业自律体系和社会监督体系,在河南省率先成立了市、县、乡三级食品安全委员会,村一级全部配备了食品安全信息报告员,实现了食品安全监管的无缝覆盖。目前,我市做到了“三个不准”:达不到食品安全标准的农产品不准上市销售,达不到食品生产基本条件的企业不准开工生产,达不到检验合格标准的食品不准出厂销售。目前,漯河的食品安全水平居河南省第一、全国先进,全国、全省食品安全工作会议相继在我市召开。

  经济视点报:目前,中国食品名城建设都取得了哪些成效?

  靳克文:经过近几年的不懈努力,我市食品加工主导产业特色日益凸显,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全市规模以上食品加工企业发展到164家,形成肉类加工、粮食加工、饮料生产、果蔬加工四大产业链,产品有50多个系列、上千个品种,食品加工企业年加工各类食品500万吨,加工生猪1400万头、占全省的23%,肉制品产量100万吨、占全省的40%,鲜冻猪肉出口占全省同类产品出口的90%以上、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加工转化粮食400万吨、是我市年产粮食总量的2.6倍、占全省的11.1%,加工生产饮料56万吨、占全省的28.9%,果蔬加工能力和规模也不断扩大。现在的漯河,已成为外地农副产品大量调入,食品大量输出的地区。

  提升综合竞争力

  经济视点报:下一步漯河在打造最具竞争力的中国食品名城方面还有什么新的思路和打算?

  靳克文:如何进一步做大做强食品加工主导产业,加快建设最具竞争力的中国食品名城,是新一届市委、市政府倾注精力努力破解的重大课题。为此,我们把加快食品名城建设作为漯河发展的新创业、大创业,列入我市“十一五”规划,并制定了食品工业发展专项规划。去年底召开的市五次党代会,把“打造最具竞争力的中国食品名城”确定为本届市委的重要目标,我们将下更大功夫发展壮大食品加工主导产业,积极培育与食品关联度强的配套产业,逐步使漯河成为境内外知名食品企业集聚地、全国食品名牌展览和交易集聚地、全国美食名吃集聚地,努力使全国名优食品“产在漯河、销在漯河、吃在漯河”,到2010年,全市食品工业销售收入将突破1000亿元,食品工业领域计划培育出中国驰名商标5个以上、中国名牌产品10个以上,加快把漯河建成产业规模大、企业实力强、市场覆盖广、名牌产品多、综合效益高、最具竞争力的中国食品名城。

  经济视点报:除了食品产业,漯河还准备发展什么产业?

  靳克文:食品产业是漯河的特色主导产业,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做大做强。与此同时,也要注重培育壮大造纸、纺织、盐化工等新兴优势产业,使漯河在成为全国有影响的食品加工基地的基础上,逐步成为全省重要的盐化工基地和中西部地区重要的造纸基地。

  把经济做大 把城市建好

  ——访漯河市人民政府市长祁金立

  全面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努力实现城市规划科学化、城市建设集约化、城市管理现代化。实行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个法,塑造雅气、秀气、灵气、大气的城市品位,彰显河流、森林、花园、精品建筑交相辉映的城市风貌。

  □经济视点报记者 李 阳 文/图

  绘就城市蓝图

  经济视点报:作为中原城市群城市,漯河市委、市政府新一届领导班子对漯河城市定位以及城市建设有着怎样的思路?

  祁金立:确立科学的城市发展定位,对于推动一个城市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作为中原城市群重要的支点城市,漯河的城市定位和发展方向备受各方关注。2004年,省委、省政府制定出台的《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纲要》,对漯河曾经有一个明确的定位:中国食品城、中原城市群轻工业基地、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和中原城市群南部区域性物流中心。今年以来,在原有城市定位的基础上,新一届市委、市政府进一步理清思路,拉高标杆,精心谋划,广泛论证,对漯河下一步的发展方向和城市定位进行了进一步的修订完善,明确提出,要把漯河建成工业主导地位更加突出的经济强市、最具竞争力的中国食品名城、独具滨河特色的生态宜居城市、社会和谐程度较高的现代文明城市。总的来看,这个城市定位和发展方向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更加符合漯河实际,更加符合漯河人民加快发展的强烈愿望。下一步,我们将紧紧围绕这个城市定位,凝聚方方面面的智慧和力量,千方百计加快漯河发展,力争早日把蓝图变成现实。

  关于漯河的城市建设,历届市委、市政府都为此付出了许多心血和汗水,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目前,漯河新一轮的城市建设规划修编已经完成,建设思路已经确定。具体讲,漯河的城市建设就是要充分发挥沙河、澧河在市区交汇穿城而过的独特自然优势,围绕“河”字绘蓝图,依托“水”字做文章,高标准完成沙澧河开发建设,把沙澧河沿岸建成风景长廊、生态长廊、文化长廊和休闲长廊,着力塑造雅气、秀气、灵气、大气的城市品位,彰显碧水穿城、林茂花艳、建筑精巧、环境秀美的城市风貌,致力把漯河建成独具滨河特色的生态宜居城市、全省最干净的城市和中西部地区最适宜创业发展和居住的城市。相信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在不久的将来,一个令漯河人自豪、外地人向往的新漯河将矗立在中原大地上。我对此充满信心。

  创新招商引资

  经济视点报:第二届中博会食品分会在漯河举行,漯河备受海内外关注。那么,漯河食品分会取得了哪些丰硕成果,目前各签约项目进展如何?

  祁金立:2007年4月27日-29日,第二届中博会食品分会暨漯河第五届中原食品节成功举行,本届节会共吸引587家境内外企业、5122家客商参展参会,其中世界500强企业11家、国内500强企业18家、全国食品工业百强企业61家,签约项目103个、总投资163亿元;邀请到沃尔玛、麦德隆、大润发、百盛等世界500强采购企业7家,贸易采购额149.5亿元,规格之高、规模之大、影响之远大大超过了我们的预期和想象。目前,签约项目进展顺利,截至6月底,61个签约项目开工建设,履约率达59.2%,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内,能够达到如此高的履约率,也是近几年我市招商活动中从来没有过的;未开工建设的45个项目,已有34个排定了开工建设日期,占未开工项目的75.6%。可以说,第二届中博会食品分会取得了圆满成功,不仅招商引资取得了丰硕成果,而且提高了漯河的知名度,扩大了漯河的影响力,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经济视点报:2007年,漯河招商引资的目标和重点是什么?漯河是如何创新招商引资方式的?

  祁金立:2007年,我市招商引资的总体目标是:实际利用外资增长20%以上,达到1.3亿美元;实际利用省外资金增长30%以上,达到34亿元。重点是:充分发挥“中国食品名城”的品牌效应,发挥企业招商主体、各类载体和驻外机构的作用,主动承接产业转移项目,尤其要瞄准境内外知名企业实施战略性引进。我们积极创新招商方式,成立了招商引资专业机构——市投资促进局,实施以存量换增量抓招商,以优势企业、名优品牌和优势产业抓招商,特别是通过中原食品节、中博会、河南国际投洽会等平台抓招商。同时,我们加大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圈等重点区域的合作,坚持招商引资与招商选资并重,着力引进一批牵动力强的大项目、科技含量高的新项目、促进财税增收的好项目。

  经济视点报:今年上半年,漯河市利用外资取得了哪些成效?

  祁金立:今年上半年,全市合同利用外资2.5亿美元,增长583%,增幅居全省首位;实际利用外资1.4亿美元,增长179%,增幅居全省第2位;实际利用省外资金18.6亿元,增长95.7%。

  优化投资环境

  经济视点报:作为内陆城市,漯河却有着强烈的开放意识,众多知名企业和品牌选择漯河、投资漯河,那么,在优化投资环境方面和对外开放方面,漯河的经验和做法是什么?

  祁金立:我市作为全国首家“中国食品名城”,目前,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漯河有投资项目,美国杜邦、日本火腿株式会社等6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漯河,麦当劳、肯德基、丹尼斯、台湾旺旺和康师傅、南京雨润、韩国乐天集团等一大批知名企业和品牌相继在漯河安家落户。2006年,全市鲜冻猪肉出口占全省同类产品出口的92%、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可以说,漯河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对外开放,没有大开放,就没有漯河的大发展。在具体工作中,我们主要做到了“三个创新”:一是强化观念创新。我们提出招商引资是“一把手”工程,实行“二分之一”工作法,把领导力量向招商引资倾斜,工作精力向招商引资集中,各种资源向招商引资聚集。二是强化方法创新。首先是领导带头招商。市、县主要领导投身招商引资第一线,亲自接待重要客商,亲自参与项目洽谈,亲自解决疑难问题。其次,大力开展节会招商。我们已连续成功举办了五届中原食品节,积极搭建招商引资平台。第三,努力扩大对外出口。在巩固发展鲜冻猪肉等大宗产品出口的同时,积极引导扶持医药、化工、机电等高附加值产品出口。三是强化机制创新。我们相继制定出台了扩大对外开放意见、县级领导班子工作实绩考核办法、加快工业化进程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切实增强各级各部门的压力感、紧迫感和责任感,掀起了招商引资新热潮,全面推动开放的漯河更开放。

  环境就是生产力,抓环境建设,就是抓机遇、抓发展、抓竞争力。全面落实优化环境领导责任制、部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推行“企业生产无干扰生产日”,实行了重大项目领导代理服务制、重大项目联审办理制。各县区、各部门树立强烈的服务意识,为投资者提供优质、高效、守信的“零距离”、“保姆式”服务。同时,高标准推进城市建设和管理,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着力打造富有魅力的生态宜居名城。

  经济视点报:漯河盐矿资源丰富,在打造盐化工产业方面,有着怎样的思路和打算?

  祁金立:漯河盐矿资源丰富,品位居全国第一,储量居全国第二,总面积达77平方公里,远景储量400亿吨以上。我们明确提出,要建设全省重要的盐化工基地。下一步,我们要充分发挥盐矿资源优势,把盐化工作为支柱产业进行重点培育,高标准编制了盐化工产业发展规划,实施盐矿资源有序开发和深度加工,重点发展盐-纯碱及下游产品产业链、盐-氯碱及下游产品产业链、盐化工副产品综合利用产业链,提高盐矿资源利用率,提高盐化工产品附加值。当前,我们正在着力抓好金大地盐化工、永银化工、湖北宜化等盐化工重大项目。2010年全市盐化工产品产量要达到700万吨,力争早日建成全省重要的盐化工基地。

  经济视点报:在加快城镇化建设方面,漯河是如何做的?

  祁金立:把经济做大,把城市建好,全面加强城市管理,努力实现城市规划科学化、城市建设集约化、城市管理现代化。强化中心城区建设,理顺城区管理体制,实行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个法,塑造雅气、秀气、灵气、大气的城市品位,彰显河流、森林、花园、精品建筑交相辉映的城市风貌。高标准完成沙澧河沿岸市区段开发建设,把沙澧河沿岸建成风景长廊、生态长廊、文化长廊和休闲长廊,使沿河景观带成为展示漯河形象的重要标志,使城市价值、特色优势充分。

(责任编辑:单秀巧)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祁金立

说 吧 排 行

搜狐分类 | 商机在线
医 疗 健 康 保 健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