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频道 > 国内财经

从理性预期理论看宏观调控政策

  ⊙常清 石宇

  从2007年2月开始,我国的猪肉价格开始大幅上涨,同时引起相关商品尤其是食品价格的上涨,并推动我国的CPI指数迅速攀升,从2007年6月开始,我国每个月的CPI指数都超过5%的警戒线。

  从2007年初起,发改委出台九项相关措施以稳定猪肉价格,包括:鼓励发展生猪规模化、产业化生产;加快完善生猪防疫防控体系;建立母猪保险和补贴相结合的制度;鼓励就近屠宰、大力发展冷链运输;完善猪肉储备、增加储备规模、改善储备结构;加强市场质量和价格监管;严格控制玉米深加工盲目发展和出口;加强市场和价格监测;妥善安排城镇低收入群体和大专院校在校学生生活。这些政策从各个方面鼓励增加猪肉的供应量,直接针对猪肉价格过高。

  在肉价的调控过程当中,一开始猪肉价格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下降,后来逐步上升,在2007年底又创出新高。为什么我们采取了如此多的有效措施,并没有使猪肉价格按照预想下降呢?

  调查数据显示,全国各地的猪肉价格最近几个月一直稳定在历史高价位,鸡蛋、家禽等其他食品的价格也没有明显下降,可见调控政策作用并不理想。究其原因,我们认为农民对政府政策的预期是影响政策实施效果的最主要因素,也就是说养殖户都可以很合理的预料到政府的调控措施会引起猪肉价格下降,一般饲养生猪的生产周期是一年,如果养殖户扩大生产,一年后出栏的生猪价格已经下降了,到时养殖户反而要亏钱,因此农民自然不会增加生产,没有足够的供给,又逢春节消费需求旺季,当然猪肉和其他食品价格不会下降,政府调控物价的措施也无法从根本上鼓励农民增加生产,最终无法起到调控价格的作用。

  实际上,以上的阐述就是理性预期理论给出的解释,理性预期理论认为,经济活动当事者是理性的,并且都以合理的预期去进行经济活动,不管政府或货币当局采取何种财政政策或者货币政策,经济活动当事人总能预期到政府的政策行为及其后果,并且根据其后果立刻采取相应的对策,最终使得政策归于无效,例如政府如果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各个行业、企业都会预测到银行信贷会逐渐收紧,经济发展会逐渐,人们需求会逐渐下降,因此各个行业、企业都会主动逐步减少贷款,减少投资,减少生产,尽量避免经济放缓带来的损失,从而对冲掉紧缩货币政策带来的影响,使得货币紧缩政策无效。

  我国政府对猪肉价格的调控措施效果不明显就是受到理性预期因素的影响,如果2007年年初,国家没有干预猪肉价格和食品价格,让猪肉价格自由上涨,那么以当时的价格水平,养殖户肯定会扩大生猪养殖规模,以增加养殖收入,农民扩大生猪养殖规模的过程就必然加大了猪肉供给,一年后的今天我国猪肉价格想必也会有所回落。

  据有关报道,大多数养殖户依旧还是不愿意增加养殖规模,一是因为生猪疫情还是比较严重;二是仍担心国家政策会使得未来猪肉价格下降。可见,国家政策还是对养殖户的生产有非常深的影响,养殖户时刻提防着国家对猪肉价格的政策干预,不再以市场给出的价格信号去安排生产,扩大养殖规模,因此市场调节资源配置的作用在政策的干预下也趋于无效。“看得见的手”的过分作用会使“看不见的手”没有作用,使价格对供求的调节无效。

  今年1月15日,国家发改委宣布启用临时价格干预措施,主要涉及粮食、食用植物油、肉类及其制品、牛奶、鸡蛋、液化石油气等,严格控制食品和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这是政府在几次通过政策调控食品价格无效后采取的最严厉、最直接、最迫切的手段。但是根据以上分析,可以预测到这一次的价格调控很可能还会无功而返,因为只有价格这一信号是调节供求的最有效手段,如果不尊重市场的调节作用,不重视价格信号的调节机制,只是一味夸大政策调控的作用,所有针对价格上涨的宏观调控政策必然都会趋于无效,而且还会损害市场本身的调节作用。

  当前的价格上涨还是属于结构性的,我们认为政府不应该过多地采用一些总量的调控措施,例如紧缩信贷,限制投资等。同时调控要有科学性,要注重市场预期的作用,很好地利用市场预期的理论,正确引导生产经营者的生产预期,尽可能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调节作用,绝不能用“看得见的手“替代市场调节作用。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