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产经新闻 > 房事变局 > 各地房事

从地王到流拍 深圳土地拍卖演绎冰火两重天

  深圳市刚刚结束的一场土地拍卖中,位于宝安区和龙岗区的五块出让土地中,仅有龙岗区宝荷路与沙荷路交叉口南侧的一地块被深振业A在无人竞拍的情况下以6.9亿元的价格获得,其余四块流拍。

  此次挂牌出让的5宗居住用地,2块在龙岗,3块在宝安,总建筑面积高达74万平方米,但报名参与竞买的开发商非常稀少。
其中,一块位于龙岗区宝荷路南侧的地块有两家发展商报名竞拍,最后因为没有人举牌而流拍,另有三地块因无人报价或报价低于起拍价而流拍。

  地价下跌土地频频流拍

  据记者了解,此次深振业A拍得的地块,建筑面积为24万多平方米,楼面地价只有2836.48元/平方米,使用年限70年。仅比2006年9月该地段一块出让地每平方米高出319元,基本上已经回落到2006年的地价水平,甚至比2005年龙光地产拿下龙岗中心城的某地块还便宜161元/平方米。

  业内分析人士告诉记者,去年底深圳楼市进入低迷期以来,开发商拿地非常谨慎,土地流拍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去年12月6日,位于龙岗的2宗挂牌出让的11万平方米居住用地未能成交。去年12月17日,深圳市宝安区的三宗地块因为无人竞买而宣布流拍,这三宗地块合计占地面积近13万平方米,均为居住用地。之后不久,深圳市首次出让两块限价房用地也有一块无人问津。

  流拍频频发生,即使勉强出让成功,楼面地价也持续走低。深振业A此次以底价拍得的龙岗地块楼面地价仅2836.48元/平方米,远远低于几个月前龙岗和宝安相似区域的地块均价。去年12月17日流拍的三块宝安观澜的地块,起始楼面地价分别达到3582元/平方米、4587元/平方米和4881元/平方米。而去年11月2日,宝安观澜2宗地块被和记黄埔地产以5.1亿元的价格拿下时,楼面地价分别达到6487元/平方米和6826元/平方米。

  深圳本地一家开发商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楼面地价若超过3000元/平方米,再加上每平方米2000多元的建筑费用,成本超过5000元/平方米,目前关外已有楼盘跌到了7000多元/平方米,开发商没有多少利润空间。加之后市更难预料,开发商不敢轻易拿地。

  戴德梁行深圳公司总经理程家龙分析认为,土地流拍,一方面是因为银行收缩房地产贷款和楼市持续低迷,导致开发商资金链紧张,没有能力拿地;另一方面由于楼市持续走低,开发商信心不足,对大势难以把握,拿地十分谨慎。

  面粉贵过面包难以持久

  自去年底楼市进入“拐点”以来,土地流拍现象在全国各地屡屡上演。去年12月21日,厦门市年度最后一场土地拍卖会从开始到结束,全过程不到15分钟,出让的六宗地有四宗“流拍”,被当地媒体称之为“厦门土地拍卖会有史以来最为迅速、最为冷清的一次”。仅仅相隔几天,福州市2007年最后一次土地拍卖会上,包括福州市区及周边的10块地块,仅成交两块,剩下八块地块因竞买人不足而被迫“流拍”。

  土地拍卖的冷清情景同样出现在一向炙手可热的京城。今年1月16日,北京迎来了首次土地集中入市,当天有7块土地招标、挂牌出让,与大家的预期迥异,参与的开发商寥寥无几。就连最为大家看好的来广营乡清河营村1号地,和位于四环以内广渠路15号地和“鸟巢”附近的黄金地块南沙滩东路3号地也遭到冷遇,3地块仅有6家开发商参与投标。更让人意外的是,广渠路15号地竟以流拍告终,成为自2002年北京土地实行公开招拍挂以来,四环以内地块首次出现的流拍。

  新年伊始,上海市杨浦区新江湾城F地块公开出让,铁狮门房地产基金以底价67.5亿元、折合楼面价仅7502元/平方米成交,大大低于人们的预期。而仅仅两个月前,杨浦区新江湾城的D3地块被仁恒地产获得时出让总价为13.01亿元,相当于楼面价2万元/平方米。

  同样的情形在广州、南京、天津也多次出现。南京市江宁区某地块去年底时拍卖价3.86亿元,楼面地价2618元/平方米,比此前同类型地块4446元/平方米的楼面价低了近2000元/平方米,地价下跌近四成。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去年南京全市11个区共拍出113幅地块,总金额达到近350亿元,相当于往年的3倍,每月至少有一个“地王”诞生,最高地块成交价达25.95亿元。从“地王”频出到流拍,地价的持续下跌蔓延全国,这不禁让人想起一位地产界名人说过的话:“面粉贵过面包的现象不可能持久。”

  如此冰火两重天的情景暴露出土地拍卖过程中的非理性因素,在采用挂牌拍卖方式出让土地的操作中,一些地方政府片面追求土地市场价值的最大化,加之开发商助推,导致地价飙升,房价上涨。这种非理性表现在楼市火热时,不断催生“地王”,楼市遇冷时又马上无人问津,土地的真实价值被严重忽略。

  深圳大学金融学教授国世平认为,这次深振业A拍得的土地价格比较便宜,地价的下跌是个回归理性的过程,土地调控力度的加大,银行信贷的紧缩,楼市的持续冷清,导致开发商资金链出现问题,减少了囤积土地的冲动。另有专家从政策面解读,国家通过对闲置土地的清查整顿、对延期开发土地的增值部分利润征收税费等措施,都给开发商释放出一个明确的信号,盲目炒地将面临极大风险。

  宏观调控令开发商谨慎出手

  地价的下跌始于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去年全年调控新政不断,土地、信贷、税收、金融等手段频出。连续6次加息,10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第二套住房以家庭为单位,企业征收土地增值税,限制开发商囤地等一系列调控政策的出台,让开发商的资金压力大增。加之楼价持续走低,成交萎缩,以深圳为例,关外许多楼盘价格直降30%以上,关内价格也屡创新低,楼盘积压严重,开发商回笼资金困难。

  如此一来,现金为王成了开发商无奈的选择,以地称王的时代一去不复返。恒大地产在为香港上市所公布的招股说明书中显示,恒大的土地储备达到了惊人的4580万平方米,然而其IPO却遭遇搁浅。碧桂园在其2007年年报中称,土地储备建筑面积由2007年4月上市时的约1900万平方米增加至年底的约3840万平方米。富力地产也表示,截至去年年底总土地储备增加至2620万平方米。

  然而在业内,地产行业分析师却不看中这些土地储备。分析师认为,目前投资者判断地产公司的投资价值由土地转移到持有现金量。根据各公司公布的业绩,截至去年底,恒大的现金及现金等值物只有11.53亿元;而碧桂园的现金只有约10.13亿港元;富力稍好,现金近23亿港元。

  大开发商尚且如此,中小开发商日子更难过,深圳频传开发商私下借贷融资。深圳大学金融学国世平教授认为,目前楼市低迷,积压严重,开发商回笼资金十分困难,谁都不会轻易拿重金购买土地。

  除了资金紧张,土地新政也给了开发商当头棒喝。2007年10月,国土资源部发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规定》明确,受让人必须付清全部土地出让金,方能领取土地使用权证书,未按合同缴清土地全部出让金的,不得按出让金缴纳比例分期发放建设用地使用权证书。土地新政无疑给拿大宗地的开发商造成很大的融资难度,加之房贷紧缩,土地频遭“流拍”正是近期市场的正常反应。

  业内专家分析认为,地价下跌以及流拍,是土地市场价值重估的过程,正在挤出以前积累的泡沫,地价的走低有利于房价的走低。开发商是在重估相对于未来的地价水平,在房价疯涨时期被一些地方政府和开发商合力推高的地价水平,目前正在回归理性。

  对于土地频频流拍,开发商减慢开发速度,会不会造成商品房供不应求,反而对房价形成支撑的问题,国世平教授坦陈,从开发速度和市场供应来看,市场上是供大于求,不会对房价形成支撑,更不用担心房价会上涨。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责任编辑:王燕)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