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上周三A股市场一度急跌,但从周K线图来看,上证综指依然呈现出震荡企稳的走势,尤其是上周末两个交易日的震荡企稳,使得上证综指渐有双底的特征。
一季度业绩左右大盘走势
对于上周A股市场的走势来说,笔者认为,市场最坏的时候正在悄然过去。
首先,因为大小非限售股解禁的压力在近期有所缓解,这既来源于股价的急挫所带来的估值相对合理性减少了抛压预期,也来源于二季度的大小非限售股解禁份额的减少。所以,一度导致大盘急跌的大小非限售股解禁浪潮预期有所缓和,为A股市场迎来了喘息机会。
另外,一季度业绩或将超预期。前期一份统计资料显示,规模以上工业基础企业1至2月的利润同比增速为16.5%,而去年同期此数据则为43.8%,如此就使得各路资金担心一季度业绩的不佳,也成为大盘在前期急跌的一个诱因。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资金认同一季度业绩下滑预期并不强烈,而且如果排除石油化工以及火电股等一季度业绩异常行业后,可以发现一季度业绩的增速或将超预期。
尤其是
招商银行在上周五公布一季度业绩同比增长140%、
工商银行在上周公布一季度业绩同比增长50%以上、
中信证券一季度业绩同比增长100%以上的信息公布后,更让业内人士感受到前期关于一季度业绩下滑的预期并不符合实际情况。因此,虽然
中国石油、
中国石化等一季度业绩不佳股在上周三一度急跌牵引大盘跳水,但毕竟整体而言,一季度业绩增长超预期,所以,多头资金再度逢低介入,推动着大盘在上周末企稳弹升。
成长股活跃或将推动反弹
有意思的是,从上周盘面来看,一季度业绩增长股渐渐成为A股市场的市场热点,这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超预期的业绩增长股领涨上周A股市场,这其实主要针对的是券商股。因为前期由于一季度A股市场大幅回落,有分析人士认为券商或很受伤,毕竟大盘回落既带来经纪业务收入的下滑,也带来自营业务的亏损预期。但中信证券一纸业绩预喜公告,迅速击溃了空头的防线,券商股随之成为本轮弹升行情中的领头羊。类似个股尚有银行股,因为银行股在前期也受累于从紧货币政策背景下的贷款规模减速预期,进而影响其业绩增长。但工商银行、招商银行的业绩预喜也打破了这一不佳预期,重塑了各路资金对银行股的业绩预期,从而使得银行股在上周末也再度企稳,成为大盘企稳弹升的又一力量。
二是符合市场预期但可持续性成长较为乐观的一季度业绩增长股也成为上周的市场热点,比如说煤炭股,尤其是焦炭股在全球焦炭价格上涨、炼焦煤价格暴涨,成为该板块在上周崛起的股价催化剂。再比如说,造纸股,一方面由于人民币升值所带来的进口纸浆价格下滑所带来的成本下降,另一方面则由于纸张产品价格在近期反复走高,也进一步拓展了造纸股的盈利能力,推动着该板块在上周反复逞强。另外,磷化工的
兴发集团、
澄星股份,钾肥的
盐湖钾肥、
冠农股份等品种也因为一季度业绩的增长以及未来增长的可持续性而成为市场的明星股。
一季度业绩预期的相对乐观不仅仅成为大盘企稳的催化剂,而且一季度业绩增长股也成为上周A股市场的明星股、活跃股,成为推动大盘上涨的强劲动能。
量能抑制上升空间
但不可否认的是,虽然一季度业绩有着较为强劲的做多动能,但毕竟成交量不足,显示出场外资金对目前A股市场仍缺乏足够的信心。如果量能在本周依然未能有效放大,那么,大盘的上升空间并不宜过分乐观。另外,不可忽视的是即将公布的3月份经济运行数据,也可能会影响着A股市场的走势。
搜狐证券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搜狐证券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