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国内财经

苏南样本:走进信贷紧缩的日子

  本报记者 陈昆才

  金融乃经济发展之引擎。

  本轮宏观调控着重于货币政策调整,除大力对冲流动性之外,管好信贷闸门亦是重要内容。

  需注意的是,目前的宏观调控措施已产生叠加效应,部分企业成本上升、出口减缓并有大量中小企业停产关闭,造成今年以来国内工业生产、经济效益、出口等增长下降,反映出近几年持续收紧的宏观调控已开始见效。

  不过,中国之大,经济形势之复杂,与小国大相径庭,不同地域、不同经济结构在本轮宏观调控中表现不一。

  今年内外环境多变,当前宏观经济的背景之下,江苏在度过经济增长最好的数年后,开始面临挑战。

  原因是,江苏以工业制造为主,主要是劳动密集型的加工类产品。而产品相当部分是出口的,受国际环境的影响很大。而且江苏近几年的经济增长,投资拉动成重要支撑。但本轮宏观调控影响最大的恰恰就是工业生产、出口贸易和固定资产投资。

  江苏之现状恰似沿海经济缩影,解剖江苏,一叶知秋。

  本报记者走访苏南地区多家商业银行,希望从剖析微观层面的银行信贷结构变化入手,捕捉宏观层面的调控政策效应、中观层面的区域经济金融生态演变和微观层面的银行经营模式转变及企业在调控下的种种变化。

  其意在于,思考既往经济增长动力和合理逻辑,寻找合理增长路径,亦需把控调控方式和调控节奏,这如同交响乐演奏,恰当的音符组合才能成为浑厚乐章。

  1.严峻的苏南?

  “面对当前宏观经济的背景,江苏形势更加严峻。”4月22日,江苏银监局局长于学军在接受本报专访时曾表示。

  于学军给出了三大原因:第一,江苏是个经济大省(工业制造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的加工类产品。

  第二,这些企业生产的产品相当部分是出口的,受国际环境的影响比内地省份要大。

  “一个企业老总告诉我,苏州70%是工业,其中很大一部分依靠出口。”于学军说。

  第三,江苏近几年的经济增长,投资拉动是个重要因素,去年固定资产投资额是全国最大的,达到1.2万亿。于学军曾拿江苏与广东做比较,广东的经济总量比江苏大,但江苏的固定资产投资比广东大的多。

  “本轮宏观调控影响最大的恰恰就是工业生产、出口贸易和固定资产投资,所以,我认为江苏面临的形势比其他地区更加严峻。”于学军坦言。

  而作为江苏经济的前沿阵地,苏州的经济运行情况验证了于学军的判断。

  今年一季度,苏州的GDP同比增长13.9%,高于全国增幅3.3个百分点,但回落2.3个百分点。同期,苏州市实现工业总产值4878.4亿元,同比增长18.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4142.2亿元,同比增长17.1%。

  6月18日,一家大行苏州分行有关人士分析称,工业经济总量扩张,但增速有所放缓;尤其是传统的纺织服装业延续上年不景气呈下降态势,纺织业仅增0.3%,纺织服装制造业则下降了7.3%。

  固定资产投资方面,苏州市一季度完成投资577.7亿元,增长4.9%,增幅回落2.5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投资比去年同期下降1.2个百分点,服务业投资增长12.5%。

  对外贸易方面,一季度苏州市实现进出口总值534.4亿美元,同比增长12.7%,增幅同比回落13.8个百分点。其中,出口总额298.4亿美元,增长11.9%,增幅同比回落22.6个百分点。

  需要追问的是,苏南经济的基本面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下一步的趋势又将会如何运行?

  2.从紧货币三效应

  本轮宏观调控主要体现在货币政策方面,而江苏银监局提供给本报的《对宏观调控下企业运营情况的调查》(下称调查报告)显示,从紧货币政策带来三大效应:

  首先是企业资金链呈紧张趋势。调查报告显示,中小民营企业资金从2007年9月开始受影响,表现为回款时间延长、企业之间的资金周转速度降低、两项资金(应收账款、产成品存货)占用增加等。

  调查发现,大企业虽是银行的重点客户,同样受制于信贷规模控制,贷款需求无法得到及时满足。而银行为了保证贷款发放,减少了票据贴现,2008年一季度苏州市票据贴现减少了100多亿元,企业也更加愿意接受现金而不愿意接受汇票,加剧了资金紧张。

  4月份以来,票据融资有所反弹。截至5月末,苏州市各银行贴现贷款余额比年初减少43.86亿元。据张家港一家大行支行反映,票据贴现的月利率,已从去年底的千分之七、八左右,回落至目前的千分之五(折合年利率6%)。

  借贷成本上升是从紧货币的第二大效应。

  除票据贴现利率仍处于高位之外,2007年6次加息使得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从6.12%上升到7.47%,上升幅度达22%。另据人民银行南京分行的统计,一季度江苏省人民币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已上升到8.07%,比上年同期提高1.36个百分点。

  苏南的一家大行支行人士称,目前,该行贷款利率下浮一律取消,以基准和上浮10%为主。

  调查报告显示,(贷款)优惠利率基本取消,并且加收了一些费用,如大多数银行开始向企业收取1%至3%的承兑汇票敞口承诺费;还有统计表明贷款利率实际上升了33%左右。

  从紧货币的第三个效应是小企业贷款满足率下降。江苏银监局对该省120户小企业的抽样调查显示,2007年四个季度小企业贷款的满足率分别为92.53%、91.51%、83.87%和80.23%,呈逐季下降的趋势。

  3.企业融资分化

  资金日趋紧张,众多企业亦开始出现分化。

  由于信贷紧缩,贷款派生存款能力的下降,地方性商业银行的存款增长乏力。

  6月17日,苏南某农商行人士向本报记者反映,今年以来,该行成为当地市场的信贷投放主力,但与一些大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其存款增长相对乏力。

  究其原因,上述农商行人士分析,这正是中小企业资金链紧张的反映,在银根抽紧的背景下,中小企业不得不依赖自筹资金等方式弥补资金缺口,银行存款的增长自然有限,而地方中小银行的客户结构以中小企业为主。

  此言不虚,在江苏银监局此前针对120户样本企业的调查发现,虽然企业从银行获得贷款的绝对量在增加,但贷款在小企业负债中的比重却呈下降趋势,2007年四个季度该比重分别为41.88%、37.17%、27.00%、30.37%,到今年2月末,已降至27.70%。

  6月19日,一家大行授信部人士称,2008年以来,从紧货币政策下商业银行信贷投放收缩,社会资金面持续趋紧,对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资金状况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目前,“企业的处境出现两级分化。”6月16日,一家大行张家港支行行长告诉记者,好的企业不需要贷款,反而是在还贷款,如一些精细化工行业的企业,生产紧俏产品,效益很好;而一些受劳动力成本、出口退税政策影响较大,产品附加值低的企业,如小化工、小纺织等,则面临关停的局面。

  由于抗风险能力较弱,小企业目前的融资能力也在下降。

  “现在,大企业与银行的合作机会多一些。”前述大行苏州分行人士称,随着宏观调控的深入,银行对小企业客户选择标准发生变化,准入门槛提高,小企业往往成为银行客户结构调整的首要对象。

  这位人士发现,在苏州地区,一些大行普遍都存在提高小企业客户准入门槛的现象,“因为小企业的抗风险能力相对差一些”。

  在此种情形下,小企业寻求民间融资的动力便开始加大。江苏银监局的前述调查发现,截至今年2月末,超过50%的样本企业发生了民间借贷。

  但前述大行授信部人士称,部分通过民间借贷补充维系生产经营的企业,不仅增加财务负担、侵蚀利润,而且资金链极为脆弱,一旦银行压贷、民间借贷者追偿,极易引发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此前,杭州市南望信息产业集团资金链断裂,成为一个典型案例。对此,上述大行也在全行发布风险提示,高度警惕和防范企业资金链中民间借贷对企业财务负担和经营状况的影响。

  4.通胀的收缩效应

  资金链趋紧并非是受从紧货币政策单一因素的作用,企业经营成本的上升也是重要方面。

  可以看到,“银行信贷投放规模依然还是在增加。”前述大行苏州分行人士称。此外,一些银行人士还表示,除实质性贷款投放之外,银行采取票据资产转让、银团贷款等方式合理维持信贷规模,包括通过票据、保函等表外业务来替代表内的信贷投放。

  同时,PPI(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三年连创新高,能源、原材料涨价及劳动力成本上升不断加剧,相当多企业已难以承受。

  江苏银监局局长于学军撰文指出,控制通货膨胀是今年以来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通胀一旦发生对宏观经济产生重要影响,甚至可自动起到收缩银根的作用。

  于学军表示,从微观来看,如果一家企业在能源、原材料等生产资料涨价之前,正常组织生产所需要的流动资金为100万元,那么PPI上升之后,肯定需要增加相应的流动资金占用,否则即会出现一个流动资金缺口,无法顺利组织生产。

  6月16日,一家在张家港市场份额居前的大行支行负责人给记者举例,当地一家大型钢铁集团,在焦炭等上游产品价格未涨价之前,该集团是在货到后再付焦炭的采购款,而现在焦炭等上游原材料供不应求,价格上涨,该集团也必须先付款,再排队等发货。

  这位支行负责人发现,与原材料价格上涨相伴,上述集团在该行的用信(对银行授信额度的使用)也非常足。

  于学军表示,再联系到中央银行正在实行的信贷规模控制来说,今年以来效果之所以明显,并不是从信贷规模增长上看有多大幅度的减缓,而是由于高通货膨胀“吃掉”相当一部分资金从而自动起到信贷规模收缩的效应。

  5.谁先受伤?

  在不断加码的调控之下,谁会首先撑不住?

  6月18日,前述大行苏州分行人士称,自2007年7月份开始,该行已对出口导向型、纺织行业、民营集团企业等授信客户进行拉网式的风险排查,“整体看来,生产层次低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更为困难”。

  依据大量企业的实际调查,于学军也指出,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承受成本上升的能力已近临界点,宏观调控力度也走到边缘。

  他表示,随着近几年宏观调控力度的持续加重,以及企业生产成本的迅速上升,以出口为导向的低附加值企业,已普遍感到不堪重负、力不从心,基本上已到了亏损边缘;这从2007年下半年以来在珠三角、长三角出现大量纺织、服装、鞋帽、化工、金属类等中小企业停产、关闭、搬迁即可反映出来。

  江苏银监局调查显示,今年以来出现了“三个30%”,即有30%左右的中小企业已陷于停产或半停产状况,信贷资金供给缺口约30%左右,企业执行新劳动合同法、提高工资等新增成本约30%左右。

  而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今年1至5月份累计,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0.6%)、通货膨胀高企与新劳动合同法共同推动劳动用工成本上升、从紧货币政策使融资成本明显提高并相对紧缺、出口退税率降低甚至有的产品改为征税、人民币升值造成汇兑损失增加,如此等等均为造成企业成本上升、出口困难的主要原因。

  调查报告显示,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特别是贴牌加工企业,没有自主品牌,竞争比较激烈,利润率普遍低,随着劳动力优势的消失,企业出现亏损。例如纺织行业毛利润率平均为3%,人工成本小幅上升就能造成企业亏损。

  对出口型企业而言,上述多重因素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和销售,企业的盈利能力大幅度下降;外贸业务盈利空间缩小,江苏中行反映2007年省内大型外贸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下降。

  来自张家港市统计部门的数据显示,该市的出口主要行业纺织业正面临着人民币升值巨大的冲击。

  2007年,张家港市纺织行业整体销售利润率为是2.91%。而今年一季度,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已经升值3.85%,出口企业的收入被间接吞噬。

  今年1至2月,张家港市规模以上纺织行业实现利润仅为1.1亿元,同比下降38.82%。该市统计部门表示,纺织行业中一些产品附加值较低的企业已经面临破产的风险;传统纺织企业在前一轮结构调整中动作迟缓的将不得不接受淘汰的命运。

  可以看出,“纺织行业受到的影响最大,从银行信贷调整来看,这几年退出来不少。”6月中旬,一家大行苏南某支行负责人直言。

  6.“三角债”隐忧

  于在文章中还分析,通胀对信贷规模的自动收缩效应在我国改革开放历次治理通货膨胀的过程中已屡见不鲜。

  其中在1984-1985、1988-1989、1992-1993年的三次经济过热、通货膨胀的治理后期均出现过因控制信贷规模而造成资金紧缩的现象,当时社会上出现的所谓“三角债”即是集中爆发和典型反映。

  前述大行张家港支行行长表示,面对成本上升和资金链等压力,大企业基于在产业链中的优势地位,可以通过技术升级、产品结构调整,提升产品附加值,向下游转移成本压力;同时,在与上下游企业往来时,调整资金结算方式,包括延长应付账款的账期,转移资金链压力。

  但小企业的处境不容乐观。江苏银监局在前述调查中发现,从紧货币政策实施以来,融资难导致的企业间债务问题日益突出。

  上述调查发现,小企业贷款到期后被压降,资金紧张大大降低了流动资金周转速度,企业为了维持经营,一是延长赊销资金账期,赊销产品的资金账期比以往延长半个月以上;二是减少原料库存,削减流动资金占用。如南通家纺行业2007年末应收账款的收回率由2006年的50%-60%下降为30-50%,现金支付能力明显低于往年,资金周转缓慢。

  调查发现,小企业占用上下游企业资金明显增加。样本企业应付账款和预售款从2007年初的31123万元增至今年2月末的99257万元,去年四季度增速最大。环比增速从一、二季度的8.13%、0.78%,迅速上升为三、四季度的40.01%、58.39%,今年2月末又比去年末增长31.97%。

  同时,“部分受到调控影响的大企业占压小企业资金。”调查结果显示。

  上述调查发现,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以来,大企业占压、蚕食小企业流动资金的问题日趋严重,靖江某工程化工机械厂专业从事液压挖掘机履带的生产,为一些大型企业配件。从去年三季度开始,下游的大企业集团改变了购货模式,由原先的履带验收入库就开票变为实际使用后才开票,实现自身的零库存。

  但下游大企业此举导致上述机械厂的资金回笼周期拉长,从发货到资金回笼原本只有1个月的验收占压期,但现在变为了5个月的占压期,这部分原本应由大企业垫付的资金就被其无偿占压。

  江苏银监局表示,小企业融资历来困难,许多小企业主要靠自我累积自我滚动发展,受三角债拖累小企业的日子将更艰难,资金链条一旦断裂企业就面临破产,必须引起高度关注。

  7.结构调优

  从经济发展与金融活动的互动关系来看,目前,信贷调控政策释放的信号,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升级密切相关。

  江苏银监局的调查发现,宏观调控对于不同规模企业、不同行业的影响不同。一方面,出口依赖度高的企业、劳动密集型行业和传统低端产业小企业受影响大,另一方面,以内销为主、科技含量高和行业龙头的企业所受影响较小。

  调研报告显示,普遍反映中小纺织企业受宏观调控影响最大,但是同为纺织行业的苏州恒力集团,生产较为高端的化纤纺织品,2008年1至3月份生产和销售同比保持继续增长势头。

  因为技术含量高的企业对成本有自我消化能力,受宏观调控的影响小。例如法尔胜集团通过技术改造,提高效率,部分抵消了原材料上涨的压力。

  前述苏南某大行支行负责人称,类似的还有冶金行业中的大型企业集团,重点是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档次;原来是生产粗钢产品,现在向宽厚板、薄板等技术含量更高的一些产品转型。

  技术含量高的新产品享有高额利润,“如沙钢集团生产供西气东输工程使用的管线钢,每吨的价格由普通产品的5000元,上涨到1万元。”前述大行张家港支行人士称。同时,在国外设立原材料基地,也是大型集团企业降低成本的方式之一。

  在过去的五年中,苏南地区已在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在张家港,冶金行业不断壮大,精细化工领域的跨国公司进驻苏南,食品加工、能源替代企业、现代物流(包括港口、码头)也开始出现;银行的信贷投向也与产业结构调整相匹配。

  当地一家银行支行负责人称,总的信贷投放也开始向附加值高的行业转变,以及增加服务业的投放,如近五年发展较快的港口、码头。

  而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也伴随着一些产业转移。但“这种产业转移需要具备一定的前提条件。”上述张家港某银行支行负责人称。

  这些条件包括,首先张家港土地资源较为稀缺,一些企业对外投资主要是解决土地占用问题;其次,寻求更加优惠的政策环境,税收、基础设施等软硬件环境;第三,当地有原料资源的,如张家港的棉花很少,纺织企业可能向外转移;第四,相对低廉的人工成本。

  上述支行负责人表示,转移和对外投资的行业主要有轻纺、建材、物流等集团企业,这些企业根基扎实,它们看好比张家港更优惠的条件,满足其产能扩张的需要;“外面仅仅是车间,而张家港是总部所在地”。

  但转移并不是应对调控的主要措施,这位支行负责人发现,“很多企业如果觉得难以为继,将选择收缩战线”。

  此外,前述大行苏州分行人士称,在应对原材料、动力购进等价格上涨方面,企业主要采取降低经营成本、财务费用的节约,利用期货市场规避价格波动的压力,以及使用银行外汇远期等业务减少进口原材料环节的汇率损失。

  而一些纺织企业,包括龙头企业都已经自主收缩阵营,上述苏南某大行支行负责人透露,当地一家大型纺织集团此前已经裁员上万人。

  8.银行生存法

  苏南地区一向是各家商业银行的信贷洼地。

  一家大行张家港支行行长曾告诉记者,某股份制银行在张家港设立机构之前,业务已经做的有声有色,发放的存量贷款达到几十亿元。

  从经济结构来看,工业制造业在苏南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且外向型特征明显。以苏州市为例,在该市工业经济的构成中,前7大行业依次为IT、黑色金属、纺织业、电器机械、通用设备、仪器仪表、纺织服装、鞋帽等。

  然而,在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国际粮食、能源等初级产品价格持续上涨的背景下,持续出台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产生叠加效应,传统的出口拉动型经济发展模式受到挑战。

  那么,各银行将如何调整自己的信贷结构,以平衡自身风险与收益?

  虽然外部经营环境发生变化,但银行的盈利压力依然加大,利润考核指标并未下调。前述大行张家港支行行长表示,在去年的基础上,今年的利润计划要求增长20%。对此,该行在维持信贷规模的同时,还寄希望于中间业务收入的增长。

  在新放贷款中,各行的定价和方式也发生明显的变化。今年,很多企业提前安排融资计划,而新放的贷款中,利率会比较高。个别银行明确要求,下浮的优惠利率一律取消。

  在张家港,各行的贷款结构中,以对公贷款为主,一般占比在90%以上。而在对公贷款中,针对大型骨干企业、集团客户的信贷投放(不含贴现)又在50%以上。

  “我们也跟大企业谈,这是在银根抽紧的情况下,没有办法的举措,企业也表示理解和接受。”前述支行行长说。

  这位支行行长还表示,接下来银团贷款将会更多,该行正在联手另一大行和一家外资行做一个银团项目。

  对此,一位监管人士称,在江苏,新增贷款银团化已成趋势,而由于大行在当地的市场份额居前,他们一旦联手,对大型企业的议价能力将得以提高,在收益增加的同时,也有利于风险管控。

  令大部分银行感到宽慰的是,今年以来,存款增长较快,而储蓄存款又占到较大比重。“在结构调整时,存款在增加,业务发展也有保障。”前述大行张家港支行行长如是说。

  9.结构腾挪

  截至5月末,苏州市各银行人民币贷款余额较年初增加420.5亿元,其中,五大行的信贷增量均超过40亿元,中行以68亿元位居第一。

  记者注意到,去年一季度苏州市的信贷增量已超越460亿元,由此可见,按季控制的效果较为明显。

  而当地存贷款市场份额第一的农行虽然只有47.6亿元的贷款增量,但主要是因为其贴现贷款余额较年初减少73.4亿元;所以,以5月末的时点数考量,农行在苏州的短期和中长期贷款增量分别以68.8亿元和52.2亿元称雄。

  据前述大行张家港支行行长介绍,近年来,由于上级行对张家港的政策倾斜,该支行存贷比一般为100%;而今年前5个月,该行的存差接近40亿元;“主要还是信贷闸门收紧所致”。

  在各行整体信贷盘子调控到位的基础上,对于本行系统内重点支持的分支行,通过系统内资产转让来调节规模,成为一种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质量效益的普遍做法。

  虽然,5月末时点数的贷款增量非常少,“但我们通过卖断式向总行票据中心转让了数十亿元的票据,所以,实际上的信贷投放还保持在一定规模。”上述张家港支行行长称,“但因为总行的信贷盘子是一定的,这种票据资产的转让也意味着我们用了其他地方的资源”。

  除系统内转让之外,票据、保函等替代性业务,同业之间回购式的资产转让,与邮储银行的合作都成为银行腾挪信贷规模的方法。拥有境外分行优势的大行,还通过加强与海外分行的合作,解决外汇头寸紧张,降低外汇资金的成本。

  此外,在宏观调控背景下,各行信贷策略正在发生变化。

  “虽然授信权限没有变化,但授信政策的管理力度加大。”6月18日,前述大行苏州分行人士直言。通过近一年的风险摸底,该分行目前重点关注房地产、纺织、两头在外的IT企业等行业。

  在上述分行目前实行的授信策略中,纺织行业是做减法,行业占比从2005年的6%左右,下降至目前的3%,减退对象主要是小纺织;房地产行业采用限额管理;而钢铁行业采用“有保有压”的名单式管理,进入名单的主要是大型优质的集团企业。

(责任编辑:悲风)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于学军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