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7月份金融运行数据显示,狭义货币供应量(M1)同比增速连续第三个月低于广义货币供应量(M2),M2和M1“倒剪刀差口”持续逆转。而就在此前一天,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物价数据显示,7月份CPI连续第三个月出现回落。
对此,多位专家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以上现象表明从紧的货币政策已见成效,通胀压力有所缓解。在此状况之下,央行货币政策将如何取舍?从紧货币政策是否会放松?这些成为市场人士普遍关注的话题。
“倒剪刀差口”持续逆转 “"倒剪刀差口"不能说明流动性过剩,但它的出现表明流动性活跃程度比较高。”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记者观察发现,M2和M1之间的“倒剪刀差口”出现于2006年底,2006年12月,M1同比增速在长期低于M2之后首次超越M2,达17.48%(当月M2同比增速为16.94%)。此后这一情况便一直持续,直到今年5月,M2同比增速重新超越M1达18.07%(当月M1增速为17.93%)。
有意思的是,2006年12月“倒剪刀差口”开始出现时,当月CPI比上月猛蹿0.9个百分点达2.8%,而今年5月份CPI开始逐步回落。
对于“倒剪刀差口”持续逆转,天相投资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石磊表示,这说明从紧货币政策已经见成效,近期通胀压力有所缓和。石磊认为,下一步从紧货币政策或将放松,近期针对中小企业放松信贷额度或是试探性举动,不过他认为短期内信贷总量明显放松还不太可能出现。
货币政策将趋于稳定 不过更多的观点认为,在目前背景下,货币政策将趋于稳定。昨日央行数据公布之后,交行研究部第一时间发布研究报告指出,“为保持稳定性和连续性,货币政策总体从紧的基调不会改变,但为实现"一保一控"的调控任务,预计从紧力度不会加大,维持准备率上调次数和幅度大幅减少、谨慎使用加息手段的判断。”
经济学家沈明高也指出,目前影响货币政策的不确定性因素仍不明朗,央行货币政策大幅放松的可能性不大,而从紧的压力也继续存在,他判断,在短期内货币政策将保持稳定。
针对昨日央行公布的数据,沈明高表示:“M2增幅的回落非常出人意料。”央行数据显示,7月份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44.64万亿元,同比增长16.35%,增幅比上月末低1.02个百分点。与此同时,7月份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却在走低,比上月低0.38个百分点。“这两者之间有些相互矛盾。”沈明高指出,一般情况下,货币供应量回落时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利率应该走高。出现目前的状况有两种可能性:其一,M2增速放缓可能是由需求下降造成的,投资需求、消费需求等减弱使得货币需求下降;其二,可能热钱正在流出。“在体制内资金收缩的同时,体制外资金在增加,资金呈外流趋势,这需要引起关注。”沈明高表示。
(责任编辑:马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