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国内财经 > 宏观经济

中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势头

  “从已经公布的前7个月的经济数据来看,今年以来,我国经济继续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势头。”评点7月份我国主要经济指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日前对记者做出了这样的判断。

  这表明,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对经济发展全局起着基础性的支撑作用;中央对经济形势变化判断正确,宏观调控决策及时有效;经过30年改革开放和持续发展,我国经济抵御风险、应对不确定性的能力显著增强。


  扩大内需取得好成绩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1至7月份,我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72160亿元,同比增长27.3%,增速比1至6月份加快0.5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加快0.7个百分点。1至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9672亿元,同比增长21.7%,增速比1至6月份加快0.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加快6.2个百分点。应该说,这些数字表明,我国国民经济的内需方面继续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的势头。”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所所长汪同三这样评价我国前7个月的消费投资数据。他说,今年我国连续遭遇了历史罕见的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给保持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增长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但是我国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月度增长幅度基本保持在25%左右的水平上,这是一个重要的成绩。与今年前几个月相比,7月投资增速又有一定程度加快,这对于防止出现因受外需减弱而出现经济增速过快减慢的问题有积极意义。

  工业经济发展势头符合调控目标

  “虽然7月份工业生产增速出现回落,但并未改变今年以来工业生产平稳较快增长的态势,工业生产继续朝着宏观调控方向发展。1至7月,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同比增长16.1%,仍保持了较快增长。”

  对于7月份的工业数据,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首席经济学家祝宝良这样评价。统计数据显示,7月份,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7%,比6月份回落1.3个百分点。

  祝宝良表示,7月份工业生产增速放缓,既有世界经济放缓的外部客观因素,又有自然灾害频发的冲击及其滞后影响的原因,还有季节性因素,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同时也必须看到,与历史水平相比,今年以来的工业增速也并不算低。按照对近十余年工业生产增速变化的观察,工业生产保持15%左右的增速较为正常。今年工业生产增速只是较2004年至2007年16%至20%的过高区间出现了回落,特别是在2007年达到本轮经济发展周期中工业增长的峰值时出现了回落。与一个经济增长的峰值相比较而出现了回落,并不能说明当前工业经济发展发生了严重问题。

  “工业经济的运行总体上符合国家宏观调控的方向。”祝宝良说,在本轮宏观调控中,为解决经济运行中突出的投资增长过快、贸易顺差规模过大、信贷投放过多的“三过”问题,国家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随着宏观调控逐渐显效,“三过”问题明显缓解,经济过热势头得到遏制,工业生产增长也相应出现回落。拉动工业增长的需求结构也明显改善,消费对工业生产的拉动作用增强,投资和出口拉动作用有所减缓,需求结构正朝着更协调、更均衡的方向发展。

  PPI涨幅提高不会很快向CPI传导

  尽管7月份我国消费价格指数延续回落态势降至6.3%,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7月份我国工业品出厂价格涨幅达到了10%,创下了1996年以来的最高涨幅。对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研究员张立群认为,此次PPI涨幅提高,不是经济总量失衡的表现,也不会很快向CPI传导。

  张立群说,引起此次PPI涨幅提高的根本原因是资源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持续快速推进,经济发展对资源的需求迅速扩大,不仅带动了国内资源性产品生产规模的扩大,而且带动了资源性产品进口的扩大,提高了资源性产品的进口依存度。需求扩大引起国内外资源性产品价格的较快上涨,在美元持续走弱和市场充斥大量游资的国际金融环境中,大量游资必然积极参与对资源性产品期货的炒作,进一步夸大了对资源性产品的需求,拉高了国际市场的资源性产品价格,又转而影响国内的资源性产品价格,拉高国内的PPI涨幅。

  张立群认为,当前我国总需求增长已趋稳定,供求总量关系大体平衡,终端产品市场竞争十分激烈,资源性产品价格上涨推动的生产资料价格上涨难以快速传导到生活消费品价格。

  中国经济有独特优质

  刘世锦认为,尽管近来中国经济存在短期波动,但是中国经济在抵御风险、应对不确定因素上有自身的独特优势。首先,中国作为拥有13亿人口、进入工业化中后期的大国,对国内外的种种风险和不确定性,比较小的经济体有更强的调整、化解能力。同时,中国作为一个后起的工业化国家,也有可能比先行者在发展方式选择、重大风险应对更迅速。

  更应该看到,目前我们所面临的大都是发展中的问题,挑战转化为机遇的可能性要更大一些。比如这一轮的通胀压力,主要是国内外生产要素和初级产品价格上升引起的,是发展阶段、体制转轨和融入全球化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严重的、不可控制的通胀的危害是不言而喻的,但目前特定阶段的物价上涨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和积极作用,如农产品涨价可以使农民增收;劳动力成本上升有助于提高劳动者收入,减小收入分配差距。更重要的是,要素成本上升推动的物价上涨,“逼着”企业在低成本竞争优势逐步减弱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形成以技术进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特征的新竞争优势。

  “日子过得舒服,没有大的压力,转变发展方式不大可能。发展方式转变这一关过了,中国经济不仅可以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更重要的是可以推动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上一个大的台阶。”刘世锦说。
(责任编辑:马丁)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祝宝良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