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夏斌:中国已处企稳回升趋势 消费为主导调整结构

2009年07月18日12:23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搜狐财经

  搜狐财经讯 受全球经济危机影响,上半年中国经济(GDP)增速明显下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生产价格指数(PPI)双双下降。半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密集的货币、财政、税收及产业振兴刺激政策,大宗商品、股票、房地产等资产价格呈现上扬趋势,但这是短期“政策性反弹”,还是昭示一个新的市场趋势?下半年经济复苏前景如何?参与中国金融市场研究分析和投资决策的专业人士如何把握2009年下半年中国金融市场的机会和风险,制定和调整理性的投资策略,将成为一个现实的挑战。2009年7月18-19日,第四届中国金融市场分析年会——暨第四届中国注册金融分析师年会在北京召开,众位知名专家、学者、业界人士将解析未来中国金融市场的走向。以下是搜狐财经从现场发回的精彩报道: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 夏斌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 夏斌

  主持人许玉道:关于今天上午的议题里边很重要的中国经济解读,大家知道我们宏观经济调控里边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关于我们的货币政策,就是钱,央行还发不发钱,或者钱的成本究竟有多大,尤其是站在金融市场或者站在资本市场会更敏感、更直接一点。下边有请著名的金融政策专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研究员给大家来解读这方面的问题。掌声有请。

  夏斌:很多都是金融分析师,对市场、对投资、对利率指标都是非常关注的,而且有的在实战领域更关注下半年的宏观经济政策走势,谈货币政策重点也是谈整个宏观经济。

  昨天华尔街日报也一篇短评说关于中国宏观经济出现了争论,我看讲什么,是讲某个专家吗?不是,划界节说的,讲的是昨天人大财经委的一篇报道,国务院的基调字里行间总感觉有不同的声音,但是大家所关注的都是宏观经济形势,为什么那么关注呢?是因为对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的认识出现了不同的想法,这是客观存在的,作为我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想谈谈我自己个人研究的想法,我排除中间也会提出政策建议,但是我们搞研究不是像市场经济学家主要去猜投资会增长多少、物价是多少、GDP是多少,我们作为一个搞政策研究的主要是想说应该是多少、应该怎么样,我们是从应该的角度去研究。

  我说的内容网上、报纸上也有,关于消费结构的调整、消费为纲、消费为主导,更早的时候今年年初中国经济学家50人论坛的年会上我也发表了个人的看法。面对半年已经走完的经济形势,前两天国家统计局已经公布了一系列的宏观数据,国内、国外媒体都充分的关注,这两天的海外媒体大量的报道,更多的是从正面的来讲中国经济见底复苏了,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会有什么影响。

  第一,对上半年宏观经济的评估。一系列数据在座的都知道,GDP状况等等,除了物价还是两个负的,企业利润好像还不是太好,出口还不是太好,这都是预料之中的,从GDP大家所担心的来看,好像数据公布以后有的说没有出乎意料,完全预想到的,有的说出乎意料,当然这是对经济形势本身的判断不一样。

  我个人的观点,我认为中央国务院在去年年底以来采取的一系列政策动作比较快、力度比较大,用官方的语言说,一揽子的计划,不仅仅是10万亿的概念,一揽子的刺激计划基本见效,中国经济已经处于企稳回升或者见底复苏这样一个趋势中间,这点应该充分肯定,而且中国经济这样比较好的发展态势对世界经济的复苏作出了应有的贡献。这一点可能在我们中国没感觉,在海外是非常有感觉的,发达国家还处于负增长中间中国经济已经尽快的从两季度出现了这样好的势头。在这样的状况之下我们的消费还在稳定的增长,在危机中间中国人民的消费水平在提高,包括通过直接和间接的手段,比如医疗、社保等等这方面政府的有利措施,也包括最近大家所看到的刺激消费的,比如说家电下乡,比如说汽车以旧换新,整个财政拿出70亿,有人估算对整个消费的刺激好几千亿,这一系列政策说明中央国务院从去年年底以来采取的一系列刺激经济的政策与计划见效,对世界经济的复苏起了很大的作用

  第二个观点,也是国务院新闻发布人说的,我们在这样一个复苏的趋势中间基础是不牢固的,他用了“三个不”,意思想说的是不牢固的,尽管增长GDP上年已经是7.1,但是看起来基础是不牢固的,为什么补牢顾?我谈谈我个人的观点。

  第一,这一轮经济从去年以来之所以严重下滑,主要原因有我们2003—2007年这样一种高增长带来的资源压力,带来的CPI、PPI快速上涨的压力,就是说我们自身经济结构需要调整,所以遇到经济危机自然往下走。但是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美国金融危机引起了世界经济的衰退,我们的出口大量的下滑,在这个背景之下全球贸易严重萎缩,这是引起中国外需直线下降,引起中国经济增长遇到了很大的压力,我想这是分析当前经济形势的一个基本逻辑。

  如果说这个判断是对的,中国经济下一步怎么样,还要看全球经济的形势。全球经济会怎么样?世界银行最新的预测说,09年全球经济增长原来预测是负1.7,最近下调到负2.9,世界发达国家几乎都是负增长。我个人认为,根据这轮世界经济发展周期的逻辑,美国经济即使在今年年底或者是明年初复苏,我想也不会恢复到2003—2007年那样的繁荣增长,也就是说美国经济在2010年—2012年期间的增长讲复苏无非是走出了负增长,是复苏也就是1%左右的增长,或者1%不到或者1%多一点,不可能再出现2003—2007年那样的增长,道理很简单,泡沫破了,输掉了这么多钱,经济的回复于调整需要一个周期,不可能马上就恢复到很高。只要中国经济过去内外失衡的结构调整我们的速度如果跟不上,两三年以后外需的复苏形势是不乐观的,我们原来的增长主要大部分靠增长,现在形势也不是太乐观,必须加快结构调整,如果我们的结构调整速度跟不上,我们的外需复苏形势不乐观,决定了中国今后几年持续高速增长的基础是不牢固的,就是说必须要结构调整,结构不调整原来的高处需、低消费。我在外面讲话经常讲,这样一种格局,用去年年底小布什总统的话来说,小布什总统批评美国金融危机华尔街的作用是华尔街喝醉了,我来补充小布什的话,华尔街喝醉了酒是谁送的,相当一部分是中国送的,就是我们的出口,华尔街喝醉了现在醒了不喝了,送酒的怎么办?出口没了,必须自己喝。原来华尔街送的酒是XO、是马爹尼,中国北方喝二锅头、南方喝花雕,怎么办呢?适合中国人喝,结果必须调整,世界经济从全球经济不平衡的角度来看,中国今天和明天就是这种状况。所以必须加快结构调整,才能保持持续增长,如果结构不调整,原来的外需没有了怎么办,就是现在媒体每天炒作的,靠投资。

  第二,为什么我们是不牢固的?我们这一轮的刺激计划,不否认主要靠的投资,统计局也数据,比如6月份GDP的构成大量的是投资,然后是消费,进出口贡献率是负的,最后我们是7.1的增长。现在主要靠投资,尽管包括了大量的民生投资,还是投资,没有马上变成消费,毕竟是投资,而不是消费,这一轮的刺激计划主要是依靠迅速扩大的投资来弥补失去的出口,接下来如果我们消费的增速和出口改善的状况迟迟跟不上投资增长的速度,在这个大环境之下,如果一味的还是简单的宽松的货币政策来刺激投资,来保增长,我想在宏观经济面来说,在逐步的积累风险。

  我在媒体上说,如果我们结构调整不能马上跟上,我们出口的外需也不能马上尽快改善,而出口不是我们决定的,是人家决定了我们能不能出口,决定权不在我们身上,我们只有靠投资,如果这个背景下我们消费又跟不上的话,一可能产生过剩。第二个,产生了物价上升的预期,从传导来说,人民币刺激资产泡沫,因为在全球经济还没有复苏的前提下,中国经济在参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占全球GDP的份额相对还是比较小,在这个背景下我们复苏了全球经济没有复苏,所以对于物价的压力我认为暂时是不大的,真正对商品压力大的是经济复苏马上会显现,现在货币多到哪里去就是资产价格。针对货币如果多,物价上升的预期会产生,物价上升的预期不表现为传统的商品物价的上升,可能表现为资产价格的上升。资产价格的上升就是房地产、股市,我也感觉,股市可能由于市场上刚刚被蛇咬了一口,相对于投资者比较冷静,现在很多人都在问3000点往上了还投不投,表现什么心态?都有点害怕。如果说房地产、股市进一步上升,意味着物价上升的预期进一步形成,物价预期进一步形成老百姓保值的需求够更加旺,就更愿意拿钱出来买房子保值,这样可能就容易慢慢的积累风险。还有一种结果,除了产能过剩表现一部分企业破产之外,同时资产泡沫也都可能形成,两种结果同时在不同程度上都有,当然是看趋势、看政策的调整、看今后的发展。

  讲根据,在座都是市场人士都很清楚,现在居民的存款在迅速下降,特别是定期存款下降的比较快,活期存款现金比较快,股民保证金也在上升,不管怎么说,股民保证金就意味着资金进入股市的状况。对于房价的问题、对于股市的问题,我个人认为,对于房价上涨快速涨意味什么?第一,今年的刺激政策下推动了迅速反弹。第二,市场复苏、经济复苏,房价上升本身也有积极意义,推动了投资,推动了GDP保8的趋势,对就业当然都有好处。第三,5月份以来,房地产市场的各种迹象表明,如果在购房的需求中相当部分不是自己住的需求,也不是第二套改善的需求,更多的是保值投资或者进而有的个别是投机的投资需求,如果这个趋势在加快,加上一些国际资金也在瞄准这个东西,近三个月央行结汇的数量明显增加,媒体也有介绍,近三个月外汇储备的增加量净差减掉了FDI,这块差异是越来越大。在座的市场人士都知道,香港市场是积累了一大批资金,要进来,对这个情况房地产市场是不能不关注的。

  对于股市,我在央视直播的时候也说,第一,可能是2000点跌了以后市场规律本身要超调,第二,中国经济本身在复苏中间,因此股市相对好这也正常,当然在上涨的过程中如果过多的资金冲击,对股市也不能不会有另外一方面的影响,这又不能不关注。目前来看,3000多点大家皆大欢喜,当然我也不去猜年底多少,希望多少没有意义。我只是从道理上讲,股市这么上来有合理的因素,最近状况加上全球的流动性和目前中国的流动性状况可能要关注。

  这是我想讲的第二个,中国尽管见底复苏或者企稳回升但是技术是不牢固的,针对这个状况我们下半年重点的调控方向应该是什么。

  我自己个人认为,就是要争取继续维护经济复苏的趋势,毫无疑问这个过程中我们大的政策信号不变,一揽子刺激计划还要继续执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方向不变,还要进一步把我们复苏的形势巩固住,同时也应该不排除今天有些不健康、不稳定的因素出现或者慢慢在累积。因此应该争取在维护经济复苏的趋势中突出以消费为主导的结构调整,加快各方面的改革,用新的增长因素来逐步的取代传统的旧的增长因素。过去的增长因素就是靠出口,以出口为主导,我们现在看到这种局面在改变,而且尽快复苏了,我们讲结构巩固,就因为这样一种模式,如果不改变的话持续高速的稳定的增长可能就有压力,所以必须要从这个角度着力。

  如果讲具体的理由,第一,中国在当前已经充分参与全球化的大国的开放经济下,我们最大的结构失衡是什么,我们都在讲结构调整,最大的失衡是什么?我认为,从表现形式最大的集中体现在高储蓄、低消费上面。我们有收入分配结构问题,我们有产业结构问题,都是从,开放大国经济体角度来说,原因是收入分配结构决定的,我们讲表现形式就是高储蓄、低消费这样的结构失衡。中国当前如果要搞结构调整,重点就应该改变这样一种现象。中国当前经济要保持持续稳定发展这是首要问题、根本问题,要持续保持稳定必须消费为纲、必须以消费为主导的经济调整,想尽办法要降低高储蓄、提高消费率。我不是说当前经济复苏我们一揽子计划搞不搞,还继续搞,对经济复苏必须要有大量的投资刺激,但是因为这个基础不稳固在哪里?结构的失衡,因此我下一步在维护复苏的同时,应该把结构赶紧调过来。当然谁都明白结构的调整,从上到下都明白不是三个月、半年能调过来的,但是并不等于说因为长我们现在就不加快、不着力去动手,这是两回事。都明白,很艰难的工作,艰难的工作并不意味着不动手,现在应该动手,尽可能的动手,想尽一切办法动手。

  而且我认为,媒体常说的新增长因素,一般来说抓新的增长因素,一个行业、两个行业,能源、环保都要抓,我认为不仅要抓新能源、节能环保一两个月新的增长点,这些领域的新增长固然重要,但是从宏观经济变量,宏观经济几个主要指标的变量之间的关系看,这毕竟还是在抓投资,而不是在扩大投资、不是在扩大消费。所以真正有利于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新的增长因素是什么,应该是以国内消费为主导的结构变革因素,就是改变结构本身这个因素就是新的增长点,必须从这方面着手,而不是维护过去出口主导下的投资推动因素。

  媒体上说今年到年底可能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了,如果这么大的经济体我们不能长期把自身经济持续稳定增加的押宝押在人家国家的进口上面,这是有风险的,所以一定要扩大自身的消费,一定要借这次美国金融危机,在我看来真正的机遇就是逐步形成国内的经济产出和自我消费的自主循环,当然绝对不排除出口,该出的还出,贸易份额在全世界该提高的还提高,但是作为一个大国本身的结构来说,必须要慢慢发展自己的自主消费、国内的大量消费,这样的经济更加能够稳定的持续的发展。

  抓消费为主导或者是消费为纲不是不抓投资,不是不抓出口,而是因为出口更多的主动权在外面,决定因素取决于全球经济,投资这方面我们很有经验,容易抓,各地方政府也有积极性,已经形成惯性,恰恰在消费方面讲了多年,效果不明显,而且我个人认为,这么大的国家地区差距这么大,政策倾向如果面面俱到,什么都抓,调控信号不集中,到下面的执行效果就容易不理想。

  所以我是建议中央政府应该趁中国经济在见底复苏的转折关头,再继续执行一揽子刺激计划的同时,在执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同时,重点抓、突出抓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主要矛盾和主要困难,不排除继续刺激,但是在这个过程中间要突出抓我们的主要矛盾,持续稳定发展的主要矛盾和主要困难,就是抓高储蓄、低消费的结构调整问题。做到在继续推动投资增长的同时,要控制过储蓄的增长,投资让它继续增长,没问题,为了维护8、保8,甚至更高,但是在继续推动投资增长的同时高储蓄增长的速度让它下来。

  从我刚刚讲的意义讲,我认为下半年和明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不紧急是简单的总量政策,而应该是突出结构政策,不仅仅讲的是突出投资政策,而应该突出长期难以解决的消费政策。我们要抓经济复苏一系列的刺激的短期政策,我们更要抓中短期政策的结合。我是讲的观点、讲的思想,因为现在国务院在开会,可能中央更高层次还会开会研究这个问题,我看人大财经委提出的是保增长和调结构的结合,最后的语言是什么语言我也不清楚,我想讲的是思想,就是说这些东西都要抓,但是要趁这个机会赶紧把结构问题提的更高,这是中国经济明年、后年持续稳定增长的基础。

  怎么抓?大家知道抓很难,短期没效果,怎么抓,还有没有办法,一般都讲收入分配、社保,到底怎么抓,我还是讲我自己个人的观点。结合中国的特点,我们是讲工作,讲政策建议,不是讲宏观经济学的理论,讲这个问题怎么抓。

  第一,我们如果要明确提出以消费为主导这样的方向,和保8、保增长不矛盾,就是要抓消费为主导主攻方向是什么,应该根据我们国家的国情充分发挥我们体制的政治优势,突出重点,向抓节能减排一样,政府给自己下达每年提高居民消费率的指标任务,美国70%居民消费率,日本利率是5%,我们是35%,现在稍微高一点。谁都明白我们一这个体制,如果给自己下达了指标,我们节能减排指标,地方政府一把手是要负责任的。我们知道中国问题长期来看就是结构问题,经济的复苏能不能持续能不能解决不协调、不持续的问题,也是结构问题,既然如此从上到下下指标,必须抓消费率,比如一年提高一两个点,连续感几年情况就不一样了。至于怎么抓,只要指标下去,各级地方政府一压,他会想出办法的。简单讲,如果说有这个指标,本来有一个投资项目要搞,GDP上去、GDP上去,但是如果消费率指标一直在压的话,消费率不上去投资项目就不搞了,想给老百姓花吧、用吧,投资没有钱,中国投资不缺钱,本身是高储蓄,让民营资本进去,民营资本金不来怎么办?想办法,拿各部门开刀,拿措施,抓紧想办法解决,民营资本进去。如果说提高点指标,各级政府会想尽办法落实的,这样三年以后、五年以后中国就不一样了,中国的经济结构自然就不一样了,我在去年年底说的,美国危机是对我们造成了很大负面的影响,同时是两大历史机遇,其中一个历史机遇现在压的我们没办法,我们调结构,调三到五年以后我们会感谢美国金融危机,我们会调出一个和大国经济体和结构方面相吻合的大国消费结构,这是一个过程,中国30年就是来回在问题、矛盾中间不断前进的。

  第二,要提高消费率财政没钱怎么办?财政这一两年在公共财政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民生问题、农业基础设施问题等等。财政有困难怎么办?我个人认为我们的政府应该确立国家收入的概念和国家资产负债表的概念,而不要仅仅是财政部当年的财政收入概念,我们要看到我们政府手中有大量的中央控股企业是非常非常好的,18万亿净资产,我们金融企业还有一大批,还有很多土地财产,这都是美国政府其他危机中间的发达国家政府没有的,唯有中国政府手上还有大量的资产。我相信如果通过制度改革、政策到位,这些资产都可以变成老百姓碗里的肉,其实最近的国有股减持充斥社保我认为都挺好,市场人士是更多讲股市利好、利空,而且谁都看到居民储蓄率不高,现在主要是企业储蓄率高。

  通过制度改革,政策到位,把一部分资产可以变成消费,我认为这不是简单的吃光、分光不搞积累,而是在基本保持国家投资率不下降的同时,通过改变资本持有人结构来改变过去对外的一部分投资转化为国内的消费,根据国家战略的需要,国家可以在绝对和相对控股的前提下,扩大消费没钱了充斥财政预算,哪些企业是绝对控股的,哪些企业相对控股,政府拿出内部的规定,然后可以适当的变现。变现给谁?变给全社会,让老百姓投资,投资率没变,腾出一部分钱可以搞公共财政。充斥了公共财政支出,提高了公民福利,是扩大了消费,消费扩大了又可以进一步刺激投资。而且出让一部分国有股份的同时,社会投资率可以不变,无非就是在中国高储蓄背景下,让一部分国有股变成社会股或者民间的股。我讲的除了指标之外,我们在算大账的时候,在没钱的时候扩大怎么扩大,我们应该通过适当的制度改革。

  第三,关于收入分配的问题。有关部门也在指定,现在动作比较慢,应该抓紧出台。思想角度说,我认为在三大块,政府的储蓄、企业的储蓄、居民的储蓄,政府的钱这方面我们应该进一步向公共财政转移,也就是说少搞点投资,进一步压缩政府的投资,今后甚至我个人认为包括接下来继续执行的4万亿投资中间,只要有利润回报的、有经济效益的、能赚钱的,除了国家需要战略意义上考虑有绝对控股和相对控股之外能赚钱的项目尽可能不要与民争利,要让利于民,是要搞投资,投资要上去,要刺激经济,没问题,项目是你批的,赚钱的,你不要投,你把钱出来搞公共财政,救穷人,搞消费,让老百姓民间来投资。

  在这方面现在的现状是,大家都在说,迟迟不动作,我向有关领导建议,如果有关部门放慢了耽误时机,可以委托市场机构来研究方案,我相信市场机构聪明的有得是,因为部门有时候有部门利益来回协调,当然也需要,但是也可以委托市场来做。比如说铁路问题,大家都知道这么大量的铁路投资是我们刺激投资计划很重要的方面,需要大量的公共投资,我从报上看,现在是民营资本金不去,进不去的原因,铁路方面的体制要改变,一般讲体制改革,一般想办法拿方案,民间资本进去。民间资本怎么进去?又是金融的问题,是PE还是信托方式还是其他理财方式,很多,涉及到金融领域的问题了。

  企业方面,企业赚了很多钱,赚了钱花不掉不断的扩大投资,中国多少金融机构都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参股、控股,老百姓能不能投?完全可以投,怎么弄法?当然是金融改革方面的,我们就从刺激消费的角度说。我认为在继续推行国务院定的中央国企利润分红试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地方政府、企业也可以这么干,赚了钱分红充斥地方财政,中央转移支出可以减少,而且分红比例是不是可以适当提高。现在说的国有股减持是指上市公司那部分减持,上市公司母公司不减持,这都是市场人士搞的研究,都可以研究,要不要进一步让他也减持。

  在这方面,我认为要提高公共财政能力,财政部和国资委应该统一算账,算什么账?算宏观经济调控的账,算宏观经济如何调整的账,不要紧紧算自己的部门账,财政是看自己的财政支出,国委就是要尽可能的把我做大,保值。都对,没错,但是从宏观经济家度说,现在我们大的结构失衡,高储蓄、低消费,如何算扩充消费为主导的账,怎么算?统一算账,就是资金怎么调动的问题。

  居民储蓄消费方面,媒体说有不同意见,我是倾向个人所得税、税费该降的还降,把蛋糕做大了不矛盾,把蛋糕做大了会慢慢增长的,降低税费肯定有利用刺激消费、刺激投资的。

  第四,大家都在说要搞城镇化。大城市比较难,我认为中小城市可以加快改革,放开户籍关系,农民工赚了钱就让他落户到中小城市,中小城市的城镇化建设,中小城市的消费投资慢慢都会起来,而现在农民工赚了钱,户口、小孩教育在有些城市很难落实,所以这个问题上需要其他部门的改革加快配合。

  第五,刺激消费大家都知道要培养消费的来源。中国人是有东方节俭文化,同时多数人有钱不知道不花,都知道花,根本上还是没有钱花,关键还是让人有钱,有关部门也在研究收入改革的方案。我认为目前在中国宏观经济调控的指导思想上,尽管有的文件已经写上我们要逐步提高居民的财产收入,我个人认为,我们要提高不是一般资产市场意义上的财产收入,而是应该提高资本收入意义上的财产收入,要提高中国居民来自于实体经济投资的财产收入,而不是突出来自于股市、房市的财产收入。这个思想上的差异决定了我们政策上的引导问题。

  我看媒体上也有介绍,国外有一些国家的案例表明,哪些国家把房地产市场作为投资市场来看的,这些国家市场泡沫往往容易发生,哪些国家对于房地产市场就是限制是老百姓的消费市场,不是从投资、保值的角度,这些国家的发展相对比较稳定。比如新加坡、德国,新加坡尽管主权财富基金在外边投资房地产,在本国把房地产限制的很严,就是你有钱通过实业投资、通过创业赚钱,房地产市场是一个投资领域,是对GDP有好处,但是不是把它变成炒作、变成能够赚钱的单纯的投资市场,不从这方面引导。怎么办?就应该政府想尽办法鼓励居民创业,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实体领域,鼓励发展中小企业。这方面动作相对比较慢一些,政府也比较着急,政府都在动脑筋,发改委也在调查。

  第六,货币政策问题。去年底、今年初整个市场信心不足,银行超额储备多,货币乘数低,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央银行必须要有以超常规的速度来放松货币供给,来提升市场信心,来扩大信贷,确实这几个月的信贷增长速度相当快。

  现在我们也应该看到,市场信心不足的时候快速放信贷,超常规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宽松的获益政策,把一部分由于信心不足而被压抑的需求刺激起来,表现为投资的快速增长,这是很正常的。但是在全球经济还没有完全复苏的大背景下,如果说过度的放松货币供给,是没有用的,实体经济不需要这么多钱的时候,货币拼命的投进去,对实体经济的增长是无济于事的。一方面我们信心不足了,实体经济可以发展,通过刺激投资可以保8,当大家没有积极性的时候放松货币,刺激起来,但是整个经济还没有完全复苏,中国各种情况表明我们目前保8相当不错,这种情况下拼命的放货币实体经济是消化不了的,没有意义。

  第二,我们都在讲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美国也在讲,全国央行都在搞,我们要看到中国和美国不完全一样。我在去年年底就讲了,我们要有信心,我们的银行和外国银行不一样,流动性很充足,银行体系和稳健。美国危机之后,泡沫破了,美国整个银行业的资产负债表全面缩水,中国是没有,中国银行体系贷存比6%、7%左右,我们的不良贷款率很低很低,我们资本充足率8以上,整个是稳定的,我们没有改革中间银行全部被外国银行控制,一出危机资金一彻就出事了,我们没有。由于两个国家不一样,所以初期整个市场信心受挫,不敢放贷,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足的,所以财政央行的政策一刺激,引导了商业银行贷款迅速放大,这个对保证经济增长是很有意义的。

  但是同时要看到,我最近找了一些数据来说明,我们比较中央银行板的资产负债表,中国的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2008年底的资产20万亿,经过基础货币的投放、采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到了2009年的6月大概22万亿,增长10%,我国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资产半年增加了10%,我们的贷款增加了多少?中央银行动一下贷款6月份一下增长了7600亿,同比多少没公布,算出来的数据是跟过去完全不是一个概念的数据。

  我们整个非金融企业、非金融部门从金融市场、金融体系得到的融资有多少,股票、债券、银行贷款加起来,1—5月份相比,去年非金融部门的融资增加额是25400亿,今年一下增加到了66000亿,增加了2.6倍左右,中央银行资产放松一下增长了10%,整个非银行部门的融资增加了2点多倍,整个贷款是74000亿。美联储去年9月份雷曼破产之前,美联储的资产9400亿美金,到了今年最高的时候达到23000亿美金,到了前两个礼拜是20000亿左右,美国这半年来是9000亿一下子增加到 20000亿,我们增长10%,他增加多少,美国拼命的投放货币。结果如何呢?美国的票据融资和银行贷款和去年同期相比减了5千亿,是负增长,美国整个非金融部门从金融体系得到的钱,包括股票、债券、票据融资等等,得到的钱从2008年第二季度的27000亿减到了2009年一季度的13000亿,减了50%。我们要执行宽松的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保持经济稳定、持续、增长,因此在这个危机的背景下来下,美国央行在放松,我们也在放松,我们放松10%我们的贷款、我们的货币供应量,美国放松的远远比我们多,他的贷款,大的银行融资量是往下降。这两个国家的金融体系是不一样的,所以了解了这个情况以后,我们再比较各国中央银行的政策执行中间,我们如何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要非常讲究艺术。

  因此,在当前,我认为现在市场对宽松的货币供给依然很多很多,我认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方向不变,因为整个货币政策还没有很扎实,我们还需要尽可能的刺激经济、保持增长、保持社会的稳定。但是针对实体经济的发展状况,我们提出放松货币政策,目的是为了刺激实体经济的发展,保8的增长。所以从这个角度说,针对社会上已经出现了物价上涨的预期,在网上说我们的央行应该发出针对这种上涨预期的预期管理信号。我们坚持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我们要讲究什么叫适度,在这个上面要讲究艺术性。比如提高准备金、利率,可能很敏感,最近大家报上也看到,央行在公开市场上慢慢对很多很多多余资金采取定向票据到一些手段,不影响价格信号,说一点不影响也不对,就说无碍大势的,因为货币资金太多了,也在慢慢的作出微调。所以央行的操作应该在适度上做好文章,以保持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主要是为了作用于实体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给大家举两个数据。货币供应量和M2和CPI从历史的大曲线来看绝对是相关的,往往是M2大增长,对第二年CPI有很大的压力。从历史数据来看,1993年M2增加34.5%,90年代CPI达到24.1。最近2007年,M2增加16.7,08年的CPI出现了亚洲金融危机13年以来的最高物价,CPI是5.9。当然怎么看,M26点几,那个是16点几,一个是中央宏观调控的体系和手段不断完善,更加精细化,不像过去很粗糙。当时我们看物价上涨货币供应量一年增加3部分,今天说我们公布的28.5%,还早着呢,但是不能这么看,90年代我们是商品短缺的年代,所以马上就表现为商品、物价上涨,只要货币供应多了,第二年的物价肯定涨。第一,进入了新世纪以后,我们基本是商品过剩的状况。第二,进入了新世纪以后,我们整个的货币供应量一般M2都在16%、17%左右,而今年上半年统计局公布28.5%了。所以对于央行工作的同志来说,看这些数据不可能没有想法,这么多钱下去。我想一本正经说的,在维护复苏的大局势之间我们要坚持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要进一步在适度货币政策调控角度上要强调艺术。

(责任编辑:苏来兴)
[我来说两句]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昵称: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最热视频最热视频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