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县:林权流转催生林业集约化

2009年07月21日09:35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作者:乔国栋

 

  曾几何时,“分山到户、一山多主、一主多山、小而分散、分而不治”和“有山无力开发、有钱无山开发”的段子一直流传于新县,而如今这些段子则变成了“人往山上走,钱往山上投”,“人在床上睡,钱在树上长”。

段子的变化,也正是河南省新县林权制度改革带来的变化。

  主体不清“造林难”

  长期以来,新县林业生产一直是“靠天长、靠天收”的粗放经营方式。有关资料显示,新县的天然次生林面积占到89.77%,其中65%以上都是通过封山育林的办法自然生成的,人工林面积只占10.23%。

  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了这种状况。据了解,在摊派时期,各乡镇和村级集体组织把原有的成熟林木主伐后,继续采取向农民群众摊派“两工”(劳动义务工和积累工)的方式,搞统一规划、抽槽整地、栽种树苗、抚育幼林和集中管理,但乡村集体林场的所有权和收益权仍然保持不变;这些不仅严重损害了农民的权益,还削弱了他们的造林积极性。

  虽然拥有丰富的山林资源,但是当地绝大多数农民并没有因此“靠山致富”。“这些(问题)主要归根于农民经营林业的主体地位没有解决好,没有触及到产权制度这个核心问题,导致林农造林积极性不高,并直接影响到林木覆盖率和林地产出率。”6月1日,新县人大农工委主任曹绍忠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说。

  2007年,新县被确定为河南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县。按照“明晰产权,放活经营,规范流转,强化服务,依法管理”的原则,县政府着眼山场资源,力推林权改革。从此,新县出现了由“造林难”到“造林热”的转变。

  产权明确“造林热”

  “以前,集体种树没人管,活不活全靠天定,现在我通过林地流转承包了这一片山场,既带动了周边老百姓致富,又消除了土地撂荒现象。”曹绍忠说。

  曹绍忠,现为新县人大农工委主任,因带头联络乡亲搞经济林开发而“声名鹊起”。提起他,就得说说他的福山源茶业专业合作社。

  他告诉记者,合作社已经流转了林地3700亩,目前又在启动新流转林地2400亩。“按照这个趋势,合作社很快流转林地就会达上万亩。”

  除了曹绍忠外,造“绿色银行”的还有陡山河乡农民刘厚明。

  “林改后,我流转了800亩山林。”刘厚明说,“我初算了一下,按8年一个轮伐期算,除去各项成本,8年后靠这片山林,我就有上千万元的收入。”

  “造林热”在泗店乡农民黄在民这里也得到验证。他经营苗圃十多年,今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牛市”。前几年几分钱一棵的杉木苗价格一个劲地往上蹿,去冬还是两毛,今春竟达四毛。他50亩苗圃100多万棵苗木没到植树季节就被抢购一空。看到乡亲们纷纷到邻省湖北调用苗木,黄在民很是后悔。

  在新县,仅2008年,山林面积就达4.32万亩。也许,这正是“人往山上走,钱往山上投”的写照。

  催生生态循环产业

  走在代正银的“凤凰山农业综合开发中心”,记者除了感受他描述的场景外,也在寻找新县人津津乐道的“人在床上睡,钱在树上长”的段子。

  “山上栽树,树下养鸡,山场种天麻,山边建养猪场,山谷修水库,水面养鸭,水下养鱼,田里建大棚,棚里种蔬菜,鸡粪猪粪不但肥山、肥地,还可用来养鱼……一环套一环,既节能环保,又出高效益。”5月31日下午,河南省新县浒湾乡李榜村43岁的村民代正银告诉本报记者。

  一棵棵树苗规律地洒落在山岭上,一株株瓜果错落地生长在田野,还有那被大网围起来的山林养鸡场……凤凰山给人的感觉分明是个丘陵农场。

  “这里以前都是荒山荒坡,因为缺水、没路,连这些山坡间的小块梯田都很少有人来耕种。”浒湾乡副乡长华玉萍对本报记者说。

  “我是2007年2月底和村委会签约的,签了1000亩荒山荒坡的租赁合同,每亩价格为300元,经营权30年。”代正银说,“按协议,我对这些生态林有保护监管权,只对荒山荒坡有经营权。”

  他告诉记者,他已经把“家”搬进了凤凰山。先后建成规模养鸡场3个,发展山场鸡12000多只、规模养鸭场2个,养鸭4000多只;规模养猪场1个,养猪200余头;建成宜渔水面近2万平方米的渔场,养鱼近3万尾;建成塑料大棚6个,种植大棚蔬菜2.4亩;改造低质板栗园400亩,营造经济林200余亩,种植天麻2000多株。

  关于经济收益,他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林地每年养两茬肉鸡月12000只,收入约25万元;年产鸭蛋45000斤,收入约15万元;鸡蛋60000斤,收入约18万元;年出栏淮南猪200余头,收入约10万元,年捕鱼、种植大棚蔬菜、季节瓜果约10万元;更值钱的是,板栗、经济林、天麻……“10年后,收入应在千万元以上。”

  关于经济林,他说:“我现在种了8万棵杉树,这种树10年后就可成材,并且繁殖很旺盛。也就是说,我现在只要看好它,按市场价推算每棵树每年我要纯赚3块钱,10年后、8万棵,纯利润就是240万,再打几折,还有100多万。”

  原来,这就是“人在床上睡,钱在树上长”。

  除了继续搞种植养殖外,代正银还在实施他的生态旅游发展理念。

  林业集约化

  时下,通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林业生态建设,一种以产权明晰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各类林业经营为主体的林业集约化正在新县形成。

  通过林改,新县基本实现了“山有主、人有责、民有利”的目标。通过明晰林木产权,产权和管护责任同时得到落实。权连责、责连利、利连心,新县的各类造林主体的经营管理水平和保护森林资源的主动性明显提高。

  林地生产力的提高,加快了林业产业发展。“林改”以来,全县完成低质低效林改造近30万亩,以杉木、杨木为主的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到35.5万亩,以油茶、茶叶为主的高效经济林65万亩,林下间作中药材、山野菜2.3万亩,林下养殖规模达7万头(只),以林产品加工为主的加工企业达23家,年产值逾亿元,以森林游、农家游为主的生态旅游业年收益200万元。2008年,全县林业产值超10亿元。

  同时,社会投资面的拓展,拓宽了社会就业渠道。林木地的流转,促进了大服务体系的形成。

    据了解,截至目前,全县林地流转达54万亩,占全县林地总面积的38%。1000亩以上的营林大户51户、500亩以上的135户;100亩以上的1000多户,基本实现了“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的目标。

  据悉,新县在完成第一阶段林权主体改革的基础上,正在积极推进林权配套改革。

  林权配套改革是林权主体改革的延续和深化,核心是兴林富民。但如何才能长久地兴林富民呢?新县相关人士提出了以下措施:巩固林改成果;积极做好配套政策研究;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加快实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责任编辑:丁芃)
[我来说两句]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昵称: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最热视频最热视频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