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报收官在即 上市公司整体业绩呈现“三多两少”
二季度净利润环比增33%,大蓝筹业绩贡献率增10个百分点,经营现金流环比增60%,
营业成本降低14%,资产减值损失同比缩减43%
□ 本报记者 赵学毅
上市公司半年报披露即将收官,从统计数据看,受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上市公司整体业绩同比仍小幅下降,但二季度盈利能力环比出现大幅提升,业绩逐步走出低谷。
一多:季度净利润
环比增长达33%
截至8月28日,两市已披露半年报的1474家上市公司实现主营收入37433.47亿元,同比下滑10.62%;实现净利润4022.25亿元,同比下滑11.56%。尽管同比数据都呈现下滑,但环比数据喜人,业绩出现好转势头。
二季度业绩显示,有可比样本的1452家公司二季度实现净利润2168.5亿元,与一季度1630.36亿元相比,增长33.01%。其中,中小板公司季度业绩环比增幅更大,261家公司二季度实现净利润63.29亿元,环比增幅高达56.26%,一季度这一增幅仅为10.4%。相比之下,上市公司二季业绩可谓乘风破浪,增势喜人。
整体来看,已披露半年报公司中,二季度业绩环比上涨的有849家,另有162家公司扭亏为盈,合计1011家,占比达69.63%。其中,有192家公司单季度业绩已经出现连续两个季度的增长。
在业绩环比增幅排行榜中,二季度业绩环比实现翻番的公司有396家,包括凤凰光学、南方汇通、中南建设、香江控股等四家公司环比实现数百倍的增长。尤其是凤凰光学,二季度净利润1115.96万元,与一季度的0.87万元的净利润相比增长1287倍,稳居环比增幅榜冠军。这些业绩环比大增的公司有一共同点,一季度净利润大部分很小,只有几十万甚至几万的净利润。业绩持续增长性较好的公司则有宁波华翔、泛海建设、五洲明珠、青岛海尔等,已经连续两个季度业绩实现翻番。
二多:大蓝筹业绩
贡献率增10个百分点
据本报统计,已披露半年报公司中,蓝筹公司集中了近七成利润,且整体业绩逆市增长。已披露半年报的40家上证50指标股公司有16家业绩同比增长,整体完成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达2939.7亿元,占全部公司的73.09%。而在去年中期,这些公司实现的净利润占全部公司比例为64.63%,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与整体业绩同比下滑的主基调不同的是,大蓝筹公司整体业绩同比仍微幅增长。
数据显示,中国石化业绩同比增幅最大,上半年净利润346.5亿元,同比增长332.6%。公司预计2009年前三季度业绩将同比增长50%以上。中国国航上半年业绩同比也实现翻番,增幅为151.03%,净资产收益率达12.88%。报告期内,中国国航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9.2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7.61亿元。
此外,申能股份、国电电力、中国中铁、中国铁建等公司净利润同比大增四成以上;中国人寿、贵州茅台、民生银行、海通证券等公司净利润同比增幅也超过20%。
大盘蓝筹股成为贡献利润的中流砥柱。从净利润绝对值前十名来看,工商银行以663.13亿元的净利润位居榜首,占1474家公司净利润总额的16.56%;其次是建设银行实现净利润558.06亿元,占净利润总额的13.88%;中国银行、中国石化、交通银行、中国人寿等紧追其后,净利润都在130亿元以上,占已披露半年报净利润总额的比例均超过1%。
三多:经营现金流
环比大增60%
剔除金融类公司后,1420家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第二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合计2374.69亿元,与第一季度的1485.26亿元相比增加59.88%。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合计-1755亿元;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合计66.67亿元,环比减少91.84%。
数据显示,已披露半年报的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中,有408家二季度经营性现金流出现增长,另有374家公司二季度经营性现金流由负转正。即共有782家上市公司现金流向好,占比达到55.07%。可见,由于国家积极经济政策的影响,上市公司在经营上总体资金还算宽裕,近六成公司经营现金净流量依然增长。
在经营性现金流快速增长的公司中,长电科技、*ST成功、凌钢股份、宁波富达、南方建材、ST太光、漳州发展、汉钟精机等公司实现了数百倍的增长,尤其是长电科技二季度经营性现金流1.677亿元,环比增长752.41倍。
分析发现,这些现金流明显转好的公司,其业绩也保持着同步的增长。782家公司第二季度实现净利润524.88亿元,环比增长83.15%,这一增幅明显跑赢同期上市公司整体增长水平。
一少:营业成本降低14%
今年上半年,上市公司尤为注重成本控制,并且这一措施对提升半年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根据统计,1452家公司上半年营业成本合计为26479.75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4441.21亿元,下降幅度达到14.36%;营业总成本合计30832.96亿元,同比下降4067.06亿元,下降幅度同样高达11.65%。
对比发现,共有821家公司上半年主业成本下降,占比56.54%。荣丰控股、绵世股份、金马集团等10家公司营业成本下降超过90%,另有37家公司这一下降幅度超过60%。在此情况下,非金融类公司平均毛利率同比上升3.5%,二季度环比又增长近两个百分点。其中销售毛利率同比得以提升的上市公司有687家,包括久其软件、桂林三金、金马集团、汕电力A等23家公司销售毛利率同比提升超过30个百分点;销售成本率得以下降的有672家,包括金马集团、汕电力A、ST鲁置业、云南城投等16家公司销售成本率同比下降超过30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得以下降的有625家,包括云南城投、园城股份、锦龙股份、沙河股份等49家公司销售成本率同比下降超过30个百分点。
二少:资产减值损失同比减42%
1474家披露半年报的公司中,有1314家公司计提了资产减值损失,合计525.55亿元,同比缩减42.23%。其中有384家公司今年中期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金额同比上升,更有136家公司的计提额超过了去年全年的计提额。比如白云机场,上半年实现净利润2.54亿元,同比增长1.47%,但公司的资产减值损失较上年同期增长434.60%,主要原因是白云机场对航空公司的部分应收账款的回收风险增大,其中濒临破产的东星航空欠白云机场费用超过5000万元。
分析显示,减值损失转回的以中上游行业为主。去年下半年以来,钢铁和有色企业普遍提取了较高的存货跌价准备。两行业上市公司业绩下滑的背后,几乎都有大额资产减值。随着行业的回暖和产品价格的反弹,越来越多的公司将存货跌价大笔冲回。处于中游行业的中国国航,上半年实现航油套保公允价值回转40.03亿元,航油套保到期交割损失25.53亿元,二者合计贡献利润总额14.5亿元,占利润总额比重达53.1%,成为公司盈利的主要贡献力量。另外,受益于房价的大幅回升,房地产公司也是资产减值冲回的大户,万科A上半年的资产减值准备调整就增加了净利润1.62亿元。
针对上述“三多两少”的现象,有关专家表示,这与扩大内需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密切相关,其中刺激消费的政策,有力地保证了相关行业上市公司业绩的稳定。中信建投证券研究所的一份研究报告认为,政策效应通过直接推动和间接引导,促进了基建类行业、资源类行业和消费类行业先行回暖。此外,备受关注的房地产行业,今年初以来受益于政策推动和刚性需求释放,房屋销售面积和销售额都出现了恢复性上涨,地产类上市公司业绩也因此出现了积极的变化。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