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财经中心 > 财经人物 > 商界面孔

何伯权 从创业者到资本家

来源:南方人物周刊 作者:徐琳玲
2009年12月14日19:35

  在走出乐百氏后的5年,他身为“天使投资人”,培育了十几家新企业,总投资额近3亿,经手的公司成功率之高,常常成为大牌VC追捧对象

  11月20日,7天连锁酒店顺利登陆纽约交易所,按当天市值计算,占35.3%股权的何伯权财富暴涨至1.67亿美元。两年间,资本翻了足足20

倍!

  作为实业家的何伯权已经成为历史,他一手打造的乐百氏,是中国民营经济崛起史中的一个符号。

  身为“天使投资人”的何伯权,辉煌的新路正在脚下延伸。5年中,他培育了十几家新企业,总投资额近3亿,经手的公司成功率之高,常常成为大牌VC追捧对象。

  何伯权的故事不是孤立的,悄然之间,中国企业家群体中一股特殊支流形成,并随着经济的成熟与发展,人数日渐庞大:他们在壮年之际选择隐退,或是感到“瓶颈”激流勇退,或者是基于种种缘由被迫离开……他们拥有财富、经验、资源和商业智慧,寻觅着新的轨道,开拓人生的第二种可能。

  他们的故事,为陷入“中年危机”的中国企业家提供了一个人生的转型样本。

  “王者归来”的另一种版本

  很长时间内,何伯权都作为一个悲情人物被外界解读。

  资本的阴谋、创始人被迫出局、外资挤压民族品牌的牺牲者——人们常常想象,眼看着自己奶大的乐百氏在达能手中日渐没落,何伯权做何感受?有一天,他会不会乔布斯一般演绎“王者归来”的画面?

  3年之后,王者悄然归来,却不是以我们想象的方式。

  2003年年中,何伯权即将结束在哈佛的学习,考虑下面的人生,于是回国想看看老部下们在忙什么。他在上海约一帮乐百氏的老同事吃饭,发现不少人在创业。

  当过副总秘书的顾青满脸憔悴,他在做鸭脖子,投入50万建厂房和两家直营店后已弹尽粮绝。饭后,何伯权让他带自己去参观工厂,然后问缺多少钱。一周之内,50万救命钱打到顾青上。何伯权只要少于他两个点的股份,其余算是借的。

  资金危机过后,久久丫情形好转,账面虽有亏损,但每个店可赚500元。顾青犹豫要不要继续开店。何伯权态度坚定地支持扩张规模,因为“连锁店最核心的是单店能否赚钱,一个店铺只要能够保平,或者略微开始赚钱了,就可以把店开下去”。

  当年,久久丫在上海开了16个直营店,营业收入为1800万元,第二年4000万,第三年8000万,截至目前,久久丫在全国有500多家直营连锁店,年销售额达数亿元,利润数千万。

  随便出手帮“小弟”一个忙,让何伯权找到有意义的新身份——天使投资人。“我发现我的思维和想法对创业的年轻人很有帮助。我对做企业很熟悉,对一个企业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很了解。这些对创业者很有用,我和他们之间存在一种落差。你有没有力量,关键看你有没有落差。”

  几个月后,今日投资有限公司注册成立,新公司只有两个半人:一个秘书,一个董事总经理石闵建,原来是达能派驻乐百氏的财务总监;半个是何伯权自己——基本上他半年不在国内。

  “天使”之路

  何伯权第一个项目是复制“蓝色尼罗河”。在哈佛时,他留心到这家网上钻石销售商短短几年的销量竟超过有着170多年历史的美国第一大珠宝商Tiffany,成功上市。网上钻石价格至少比商场便宜30%以上,再想想中国有多少步入婚龄的青年,多么庞大的蛋糕!

  他最初找的CEO是IT专业人士,对方很快搭建起了九钻的互联网平台。富有本土特色的新问题冒出来了:在信用体系、网上支付系统、配送体系都不完善的环境下,如何让消费者相信你在网上卖的是“真”的?精通消费者心理的何伯权立马投资线下的体验中心,顾客可以到体验中心去验货,看到相关的证书和售后的服务保证。

  然而,公司发展远不如想象中快。他请来自己在乐百氏时的秘书、出任过华北区总经理陈斌的加盟,并以保留股份的方式说动原CEO退出。何伯权自己出让一部分股份给陈斌。2005年,九钻网在陈斌领导下,完成第一轮融资,KPCB等四大风投注资1000万美元。

  与此同时,何伯权开始启动另一个项目——OFFICEBOX办公超市,效仿的样板是美国的OFFICE DEPOT,后者靠卖办公用品挤入世界500强。总经理夏燎原也是乐百氏的旧部。

  投资爱康国宾连锁也同出一辙。当得知台湾一家叫美兆体检的公司将在北京开店,何伯权第二天就跑去香港分店体验。这种复制美国的医疗服务模式成熟而注重私密性,给他很大的触动。随后,他以数千万买下一家叫做国宾体检的公司80%的控股权,并拉来老部下、时任亚洲心脏中心的院长黄宁接手。2007年,国宾与爱康网合并,双方各占50%股权。爱康国宾成为国内第一家连锁健康管理集团。这次,他再次以保留股份的方式撤换了黄宁。

  何伯权的合作伙伴大多是老旧部。彼此知根知底,信任和沟通成本都低,他清楚他们的成长,也方便调教。顾青是乐百氏招的第一批大学生,才干出众、就是花钱大手大脚,何伯权从他“为了买到便宜牙签都要跑好几个批发市场”的细节中感受到他的成熟。

  合作伙伴也必须拥有公司股份,这就解决了动力问题。他对顾青的慷慨是有理由的,“否则你就变成为我打工了。为我打工,我就有负担,你就没动力。还是你来做。”即使表现不满意,因为利益的保障和牵连,也能轻松地解决退出问题。

  实业出身,使得何伯权在专业投资人中显得非常另类。诺亚财富CEO汪静波曾如此比较何伯权和沈南鹏的不同:“何总他看你的根深不深。就好像一棵大树一样,他能看出你的种子和你土以下的东西,而沈总会关心你上面的枝叶茂不茂盛。”

  投资7天连锁酒店时,擅长研究消费者的何伯权认为,住经济型酒店的客人最在意的是睡个好觉,围绕着床品才是最集中发力的。7天连锁随后打出的旗号正是“五星级的大床”。他甚至提议,在每个房间放一张单子,上面写明床单、枕头的材料、重量是多少,用品规格是董事会几月几号批准等等。

  这当然也会有隐患——老前辈会习惯以自己的经验左右管理者,干预新公司的具体工作。何伯权竭力控制住自己的老板欲,不插手太多,尽可能脱身。

  7天连锁CEO郑南雁将店址选在巷子里,他认为,传统酒店选址通常在人流旺的马路边,物业昂贵,路边巷子里则便宜很多,也不会对靠网络订房系统吸引客流的7天连锁造成多大影响。酒店开房率最初5个月始终在30%以下,郑南雁倍感压力,主动提出减薪1/3。何伯权回复他别急,等年底再说。接着就消失了。

  半年后,7天做到了满房。何伯权此时才向郑南雁交了底:自己当初是反对他们的选址方案,即使到现在依然觉得有点风险。让郑南雁佩服老何的是“他能管住自己不说”。

  总结何氏投资法则,有三条:第一,只投与终端消费者相关的产业;第二,在国外要有成熟的模式;第三,要找一个合作伙伴当CEO,他也必须有投资。

  他们的故事

  这是一群有着自身独特标记的人,他们大多出生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受过良好教育,大学毕业后幸运地赶上第一波改革浪潮,在草莽中创业,是时代的领军人物,功成名就不过而立之年。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青春的创业激情逐渐消散,他们在事业上也步入“中年危机”。

  周鸿祎和何伯权是被迫“下课”的,金山原CEO雷军是累趴下的,步步高的段永平“退休”去了美国……他们年富力强,拥有经验、财富、资源和天赋的商业直觉,没有比正当壮年无所事事更空虚的了。

  当一名培育新梦想的天使投资人,成为一种颇有吸引力的第二人生。

  他们幸运地生逢其时,转型也逢其时。相比那些四五十年代生的企业家,他们的心态较开放,能接受新经济和商业模式,个人的价值体系更多元,能在不同阶段调整人生的新坐标;相比年轻人,丰富的实业经验和深广的社会资源是他们的势能;至于和那些来自华尔街的专业投资人相比,他们更熟悉这片土地上的生意经,总能掐到“命门”。

  对这些由创业者转型的资本家而言,身为天使的最大满足,不是财富的增值,而是和一帮聪明的年轻人在一起,重温往昔创业青春,享受一个又一个点石成金的过程,从中寻觅到某种生命和创造力的不老灵药。

  “如果我自己去创业,只能做一件事,但如果学会投资,投很多公司,就能同时做很多事。”周鸿祎如此解释自己的选择。而被评为“2008年度最佳天使投资人”的雷军喜欢琢磨新东西,喜欢聪明能干的人,“我可以投点钱,让这些能干的人来做这些有趣的想法,让他们把这些新奇的想法一点点变成现实。”虽然身边赚钱机会多多,何伯权再没有买过上市公司股票,连Pre-IPO也基本不再涉足。

  2007年,金山历经“八年抗战”最终上市时,记者曾采访过这位“最勤勉CEO”,雷军满是过度亢奋后的倦容,“下面只想好好休息一下。”他抽着烟与我闲聊。一周后,传出他“因身体原因辞去CEO之职”的消息。

  一年多里,雷军陆续投资了移动互联网公司UCWEB、移动互联网社区乐讯、提供便利金融支付的拉卡啦等近10家IT互联网公司……融资总金额超过1亿美元。文笔不错、过去常在金山内部网发帖振奋士气的雷军还在新浪开博,短短3周内,点击量超过了百万,进入新浪博客前100名。

  和专业投资人相比,何伯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专注于和老本行相关的领域:何伯权专注与消费者相关的新型消费领域;雷军看重互联网应用和电子商务;周鸿祎守着IT行业……周鸿祎起初也曾头脑发热,被人一忽悠,在自己不熟悉的领域投上个几百万,经历了羊奶、煲汤、靶场等投资项目的失败后,他痛定思痛:不熟不做!

  他们都很大程度地参与了年轻公司的创建。何伯权自己就是多家新公司的最初倡导者。雷军则是和苦练了内功的人一起研究方案,然后由他掏钱注册再开始运作。周鸿祎是尽可能多地提供方方面面的帮助,尤其初创阶段,他会从商业模式、公司战略、资本架构、产品设计、内部管理等等都出谋划策。

  这些习惯发号施令的“天使们”又是如何把握与合作者的界限问题呢?过问太少,小字辈们可能犯下本可以避免的错误;干涉过多,创业者会失去判断能力,过于依赖“天使”,最后很可能一起迷失。

  雷军谦逊地表示要“做一个让别人爽的投资人”;何伯权一边管住自己嘴,一边保留换人的权力;充满激情的周鸿祎则介入得更多,甚至会一时意气、越俎代庖。

  2006年,周鸿祎投资的奇虎发展不顺畅,“为了给许多跟随的老部下和投资人们一个交代”,他亲任董事长,从公司借了两个人来从事免费安全软件的研发,一头扎进了二次创业,一干干到现在。

  谁能想象,退出江湖多年后,当年的“流氓软件之父”周鸿祎,竟然用一款反流氓软件洗刷了往日恶名。这是最意外的惊喜。

  “去”与“留”的人生

  每个人都有自己选择的道路,有人选择坚持,一路奋战到底;有人退出赛场,享受岸边看风景的心情;有人放下所“得”,另辟蹊径,勾画人生的另一种可能。

  多年来,何伯权对“黯然出局”的故事一直三缄其口。人们惋惜着乐百氏的衰败,对比娃哈哈持续至今的辉煌,感慨两家创始人的不同命运。

  当往事一点点地被揭开,人们才发现,何伯权绝非资本意志下的牺牲品。

  1989年,28岁的何伯权与另外4个年轻人一道,组建了由广东中山小榄镇镇政府投资95万元的中山乐百氏保健品有限公司。这一年,在杭州一家校办工厂里,44岁的宗庆后带着两名教师替人加工口服液。今后他们将成为你死我活的敌人。

  随后十多年间,两人各自培育出闻名全国的两大食品饮料品牌。1999年,乐百氏创下销售额20亿元,成为业内广为传颂的奇迹。他一手策划的经典营销案例包括千万元购买马俊仁“生命核能”配方,同年拍卖产品经销权等等。1997年,乐百氏做为民营企业入选哈佛大学教学案例。

  90年代起,众多国际巨头涌入中国市场,他们把目光瞄准了那些已在本土市场上家喻户晓的公司和品牌。1996年,娃哈哈与达能合资。宗庆后甚至还为达能和何伯权牵线搭桥,诉说娃哈哈在合资后的变化,以及两家同一个大股东的好处。

  2000年3月,何伯权和达能最终签订“合资”协议。经历了4年销售额年均50%以上的速度增长,乐百氏的品牌价值正处于巅峰,何伯权把握到一个最好的时机——达能为之支付了23.8亿的真金白银。之后,乐百氏销售业绩一路大幅滑坡。再之后就是众所周知的“王者被逐”的故事。

  何伯权平静地离开,和后来达娃离婚闹得一地鸡毛有着天壤之别。事实上,在合股的新公司里,何伯权仅持有8%的股权;在达能全面接管前,双方已经完成了从财务监控逐渐过渡到经营管理的审慎交接。知情人士透露:“何伯权从引入达能开始,就想到了退出,只是想分步退出减少震动,震动太大也是达能所不愿看到的。”

  8年之后,沉默良久的何伯权首度开口:“我做乐百氏,很难再走上另一个高峰了,继续和娃哈哈打又怎么样,只是第一、第二的区别。人不可能永远在自己最好的状态,在不同的阶段,要有不同的经历,要有第二人生,而且越早开始越好,那样你的学习能力会更强,而不是凭经验去做事。”

  “当时我为什么不说?我觉得卖掉企业的话,5年内中国商业社会不会理解。但让我吃惊的是,现在8年了,还是不理解。”2008年朱新礼因卖汇源给可口可乐而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何伯权为他抱不平。

  离开乐百氏后,他陪伴家人,去西藏旅行,到美国、加拿大等国家游历,在哈佛商学院学习,研究的课题是“中国民营企业与政府关系”。调整进修后,转身做天使投资,他喜欢上这种“在没有压力下做事”的从容与淡定。

  “中国的第一代创业家,到一定时候都会走上这条路,这条路会比他们现在的更好,这有可能是他们的第二人生,但这得看他们是不是够胆。”何伯权对自己的状态很满意。

  他的老对手宗庆后依然以倔强的姿态拼杀在战场,不断刷新销售纪录。这位年过花甲的老人依然牢牢把控公司大小事务,依然每年以三分之二的时间巡视全国各地销售区,跑日美研究新产品。最忌“退休”二字的强人也渐感体力不支,这两年肩上多一副新担子——调教培养1982年出生的女儿接班。

  这就不仅是够不够胆的问题了。

责任编辑:克伟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