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财经中心 > 国内财经 > 宏观经济 > 新视角2009搜狐经济学人年会--玫琳凯特约 > 2009搜狐经济学人年会最新报道

分论坛四:从国富走向民富

来源:搜狐财经
2009年12月19日16:00

  搜狐财经讯 2009年,对中国经济来说是充满考验的一年。这一年,中国经济的率先复苏让世界瞩目;这一年,政府的刺激政策给经济可持续发展埋下很多隐患,市场化改革的使命再一次引起众多经济学人的深思。12月19日,搜狐

新视角经济学人论坛2009年会在北京举行,以下是搜狐财经的现场报道:

  主持人王子恢:张文魁先生关于国进民退基本的看法引起了大家观点激烈的政变,我觉得这是非常有意义的。其实在前段时间我们的企业家年会上,张文魁先生关于他的产权保护和人权保护的问题进行过集中的阐述,虽然他今天没有展开,但是好处是因为他舆论展开,所以引来了大家激烈的讨论,使我们感受到了很多期望之外的观点,非常有意思。我记得在6年前,我们发起国企产权改革大讨论的时候,当时的郎咸平、左大奎这些左派经济学家组织了研讨会,那时候张文魁先生是去开炮的。经过刚才大家的讨论,大家对国进民退有基本的判断了。第一,国进民退是事实存在的,不是一个伪命题,而且带来了许多的负面效应。第二,国进民退不可能维持公平的市场环境。第三,位置庞大的国有经济体制的代价伤害了我们市场化改革的方向和精神。

  关于我们的建议和对策,我总结一下刚才经济学家们的观点,当然还有我们的法学家。第一点,大家认为市场能做的我们政府不做,个人能做的政府也不做,我们的行政权利应该尽可能最大限度的退出市场。第二点,应该是夏业良教授的观点,要将空洞的国家利益具体化为国民的具体利益。第三点,张文魁老师说重点在于建立完善的产权保护和人权保护的制度设计。第四点,王建勋教授给我们提出了全新的观点,其实以前对这个观点我自己也是模糊,关于财产权的问题,财产权是根本,财产权是人格与人权独立的前提,让资本应该藏于民间,而不是垄断在国家与政府的手里。他同时明确的提出,财产权作为一项基本的人权是不能通过民主投票的方式去予以剥夺的,我觉得对我们每个人来讲都是一个启蒙性的提法。第五点,我们总结前段时间企业家论坛上任志强先生的观点,说我们国资委未来的使命应该是消灭国有企业,说我们当年取消了纺织部轻纺就是第一,取消了钢铁部我们的钢铁是世界第一,未来我们国资委的使命应该是不断的通过国企产权改革让国有资本逐渐的退出。我认为他说的是非常对的。最后一点是张文魁先生的观点,就涉及到我们制度取向的问题,究竟用什么样的办法,我们快速的民营化可能是一个最优方案,但是可能不是一个真正的能够推进的方案,混合所有制可能是可接受的一个方案。这是我们关于今天讨论的一些观点。

  最后大家认为,不管是大老婆还是小老婆,谁生孩子谁应该受宠。从我们另外一个说法来讲,不管是我们共和国的长子,还是共和国的养子,负责任、能赚钱这是硬道理。基本上把我们的观点应该表达清楚了。

  至于像刚才这位同学提到的,你工业过程中还是会优先考虑国有企业,拿我自己的例子来说,我工作十多年,50%的时间在国有体制里面,一塌糊涂,连基本的财务自由都没有实现,我后来到了搜狐以后一切都好了,所以大家好好学习,如果不好好学习只能到国企去工作。

  接下来我们进行今天下一个环节的讨论,从国富到民富,嘉宾是:

  中国社科院劳动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王延中先生;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先生;

  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宜勇先生;

  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先生。

  我把主持的位置交给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朱青先生。

  主持人朱青:各位专家、各位同学,大家好!我们这个板块和上一个板块有一定的关系,这个板块的名字叫“从国富走向民富”,今天除了我以外都是局司级干部,他们应该主持,但是他们级别相同,让谁主持,所以挑我,我没级别,因为中国还是要讲级别的。

  我们大会的主办方给了几个题目,首先的议程就是每个嘉宾陈述对大会给的题目的观点,一个是扩大内需的问题,一个是收入分配,一个是社会保障。

  杨宜勇:民富就是要政府让税 企业分红让利

  杨宜勇:上一个讨论和国和民的问题,争论的非常激烈,我们这个题目也是“从国富走向民富”,但是我还是坚持我的一些基本的观点,我认为只有国富才有可能民富,但是国富不等于民富,国富也不一定带来同步的民富。因为我们谈国富不是说国家的富裕,应该是国民财富,国民财富一般的讲是由三部分组成,政府、企业、居民,所以我们民富是居民富裕的程度。

  从1988年以来看,我觉得国民财富中居民所占的比重是逐渐下降的,大概这20年里边,最高的年份居民达到58,现在可能降到44左右,所以这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像西方发达国家,一般的居民分配占国民财富的比重在70%以上,所以从国富到民富,我觉得未来主要的渠道,第一个就是,从国家来讲你要让税,我们的财政过去主要是建设性的财政,从2003年以后正在向民生财政转型,多少带有一点公共财政的味道,但它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公共的财政。过去的十年间,据我测算,大概居民的每年收入增长速度是10%左右,财政的收入每年平均增长20%左右,企业的利润,低的年份有20几,高的年份有40几,平均是30%左右,所以民要富就是政府让税,企业要分红,企业还要让利,特别是在民营企业里边,主要是普通职工的工资怎么合理增长的问题。在企业里边也是两分法,国有大型企业长期不分红,有一些利润不当的被部门的职工所占有、所分配,所以国有企业多少是一种超分配的状态,民营企业处于原始资本积累的时期,对工人分配偏少。

  谈到财富的多少、收入的多少和对消费的关系,为什么我们国家还带有建设性财政的味道,我们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老有一种赶超战略,从50年代以来我们一直有战略,为什么赶超呢?因为我们是落后国家的心态,所以要拿财政的钱来搞建设,加快发展。包括我们的企业也是,为什么要原始积累,为什么不分配?就是为了我们的企业发展的更快。所以我们国民经济的增长,现在是一种投资驱动型的,就是要增长的。我们现在要扩大消费,要向消费驱动型增长,我觉得从全球范围来看,发达国家一般都是消费驱动型的增长,但是增长速度只有3%—4%,发展中国家投资驱动型的增长都是比较高的,7%以上或者10%。我就要问,我们的中央政府、我们的地方政府、我们的老百姓是不是真的需要这种消费驱动型的增长,我们是不是存在一种叶公好龙,只是说说而已。因为有的地方省长跟我说,我这儿不追求GDP不行,首先老百姓都不干,我这儿低于20%、低于15%今年就过不去,所以消费不可能一下子提高,得慢慢来。我们消费不是很低的,GDP增长10%,消费增长10%几,我们也看到代级关系也在发生变化,老一辈总是节俭,下一被都是负翁。要说中国的消费振兴起来是比较麻烦的,因为消费是每个人、每个家庭的长期收入预期函数,所以和工资的合理增长和社会保障制度是否健全和基本公共服务是否均等化有很大的关系。另外,消费还是一种文化、是一种习惯,比如美国人就愿意透支消费、透支未来,中国人总是节俭型的消费,要转变这个,我们要靠一代一代人的更替,自然的更替。

  还有一种消费文化不一样,中国人注重物质文化的消费,比如买房子、买车、吃喝,归为物质文化的。非物质文化的消费,中国人不太注重,我到俄罗斯去,一个公务员四五百美元,每个月要花一百美元看一场芭蕾舞,我们就没有这种非物质,特别是文化消费的欲望不强,特别是健身、旅游,也不能加紧我们环境的资源冲突的,我觉得消费今后还要往这方面引。

  我觉得从国富走向民富,一个是要完善市场化的改革,同时要靠提高单位的劳动生产率,因为单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我们扩大消费的一个根本的源泉。

  刘尚希:对这个问题,我看到大的题目“市场化的使命与障碍”,这个我能理解,我看了小题目“从国富到民富”,我不太理解,说国富到民富,好像意思说国家已经富了老百姓没有富,世界范围来看中国很富了吗,我看也没富到哪去,人均GDP也就3千多美元,我看国家的角度来看世界范围中国也没富起来,老百姓的角度来说当然也没富起来,所以为什么提出“从国富到民富”,这个我不太理解。要讨论这个问题还得进一步的明确概念,什么是国富,什么是民富,什么含义,讨论问题不能说搞一个含混的概念,不能理解来讨论那没有意义。国富指的是什么?国家的财富,国家财富很多,他是存量的概念,存量的概念括土地、矿山资源,或包括GDP,都涵盖在里头,包括老百姓的财富,个人持有的,都是国民财富的概念,这是存量。还有一个是流量的概念,那就是GDP,这就是从流量的角度来衡量。从整个国家来看,讲的财富是政府的财政预算这个里头管辖的财富吗,比如从预算的角度来管的是一块财富,现在2万多亿的外汇储备也是国家的财富吗?我们到底从哪个概念上去理解,国富到底是指财政意义上的还是整个国家财富意义上的,要分清楚,要不然概念很含混。

  我看到了现在有的似乎说是财政拿多了,那国家的其他财富怎么办?现在是宪法规定,宪法没有修改之前很多东西都是国家所有的,社会公共产权,这些东西怎么样给老百姓,除非说像俄罗斯一样。至于说财政从流量的角度来说,在GDP的分配里面拿的多了、少了的问题,是涉及到国家财政、企业以及居民个人的三者分配关系的问题。三者分配关系的问题现在怎么来协调,怎么让这个关系更加合理,让全社会都能接受,至少大多数人能接受,我觉得要讨论这个问题。

  民富,这里也有要讨论的,什么叫民富?你是一个集合概念还是一个个体概念,这很重要。要是一个集合概念,那就是老百姓掌握的财富相对于政府掌握的而言,要是一个个体概念,就是个体从每一个老百姓自身的角度来看。我们的民富指的是什么?是个体意义上的还是集体意义上的,不清楚,反正我搞不明白。所以从国富要到民富,但是我们同时又说,我们国家收入分配差距很大,一般往往指的是老百姓之间的,居民个体意义上的拥有的财富很大,有一个概念,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偏低。还有劳动收入占初次收入的比重是下降的。要没有一个统一说法,这个讨论实际上是不交叉的,当然这种讨论也很热闹,但是不会解决任何问题。

[1] [2] [3] [4] [5] [下一页]
责任编辑:董丽玲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