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大通:欧洲债务危机不会变成雷曼事件翻版
据港媒报道,欧洲债务危机令人担心演化成欧洲版的雷曼事件,银行间互不信任和去杠杆过程引发信贷收缩,摩根大通驻伦敦全球资产配置主管Jan Loeys评估,目前欧洲危机演化成信贷收缩的机会并不大,欧元大跌后已能发挥提振欧洲经济的作用,令部分欧洲国家财政收缩的痛楚减缓。
但他估计,市场或需要再多一个月,待初步指标印证危机确实未对开支构成重大的负面影响,才可令紧张情绪纾缓。
料影响轻微需1个月确认
Loeys上周接受本报访问时指出,欧洲债务危机与雷曼危机或美国次按危机最不同的,是今次欧洲银行整体而言并未因信贷资产暴泻,令资本受损,因而引发银行去杠杆化。
他指出,无疑一些欧洲大型银行向市场借贷时遇上困难,包括在美元市场融资时得不到货币市场基金为欧洲银行票据续期,但数量只有很少,“更重要的,是无论欧洲银行在美国货币市场寻求美元流动性上遇上甚么问题,都立刻为联邦储备局给予欧洲央行、欧洲央行又给予银行的美元互换所抵销。”他认为,这与雷曼出事后,货币市场完全死亡,当时储局亦缺乏将资金导引到所需之处能力的情况截然不同。
欧洲危机引发资本市场动荡,Loeys谈及市场心理:“因发生始料不及的事情——相信在4、5个月前,很少人会想到已发展市场经济要重组,很少人会想到危机扩散至整个货币联盟……如果你面对重大风险,不知如何评估形势,第一件事便是减低风险,然后,尝试了解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
但他认为,正因市场迅速陷入“危机状态”,至今债息、商品以至欧元的下跌,已达致能提振欧洲经济的程度,从而纾缓财政紧缩带来的痛楚。
事实上,自欧元下跌,欧洲出口急速上升,欧洲领先指标如采购经理指数也反映制造业扩张。他评估整个欧洲危机的影响将是轻微,但强调市场仍需证据印证危机确实未有对开支构成重大负面影响,估计需时1个月。有见及此,他看好未来股票将回复跑赢债券。
欧洲危机对亚洲不无影响,Loeys指出主要反映于欧元下跌导致人民币兑一篮子贸易加权货币显著升值,打击中国的出口竞争力。该行目前建议“轻仓”持有中国市场,Loeys解释,内地实施收紧政策,虽反映经济强劲增长,但收紧过程产生不确定性,故建议暂避。 (来源:金融界)

上网从搜狗开始
进口商品吸收国内“纯购买力”,恰恰有利于抑制通胀。
搜狐财经社区话题
不知道国家统计局统计的是哪部分人的CPI,反正和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