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证监会对基金专户理财参与股指期货交易的宽松规定,让基金专户业务再度成为市场和投资者所关注的焦点。统计数据显示,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各大基金管理公司的一对多产品已经高达188只,远远高于同期的公募基金增速。种种迹象表明,公募基金的私募化现象已经愈演愈烈。
“公募基金业发展到当前,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竞争阶段。”沪上某合资基金公司高管人士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表示,“中小型基金公司的生存困境问题将越来越严重,找到合适的突破口将成为能否延续的关键所在。”
诚如上述人士所言,公募基金界的马太效应已经让很多中小型公司的生存难以为继。发行新基金融资规模大幅缩水,而大基金公司诸如华夏等都是一日销售告罄。“我们都是贴钱买卖。”有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坦言。
于是,他们选择突围。
沪上某倾注很多精力于基金专户业务的基金公司人士认为,公募基金的首募往往投入巨大,而发行产品的时机也很难掌握,对于缺少渠道优势的基金公司来说,在公募业务上有时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但年金、专户等非公募业务以及QFII、QDII等境外业务面对的客户群基本不与公募业务重叠,这里的客户更看重风控、合规和业绩的稳定性,因此被很多基金公司视为一片新天地。
在各大基金公司逐步将更多的心血转向私募性质的产品背后,还有公募基金话语权逐步旁落的深层次原因。业内人士纷纷表示,在当前的A股市场,公募基金的影响力已经大不如前,而且公募基金有各种各样的限制,诸如仓位、定期公布业绩等等,无不给公募基金管理人士带来各种各样操作上的不便。“私募性质的产品则完全不受此限制,基金经理可以按照自己的投资逻辑来进行操作,不会为短期排名而改变交易原则。”沪上某大型基金公司高管人士对记者表示,“未来公募基金的这种私募化现象将越来越明显,这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作者:程亮亮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责任编辑:李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