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产业经济 > 能源·电力 > 新能源

生物质能商业化路漫漫

来源:中国证券报
2010年07月20日01:35
  本报记者 张楠

  一边是涉足生物质能源的上市公司业绩普遍平平,甚至增发项目面临质疑;另一边是各地生物质发电和生物质能源林项目建设如雨后春笋,上市公司投身生物质能源的热情越来越高。在良好的预期下,不挣钱也要上项目,这种状况在我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 中并不少见,风电、光伏无不如此。但不同的是,由于燃料来源、成本、技术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生物质能源距离商业化路途遥远。

  生物质能利用主要包括生物质能发电、生物燃料、生物质压块成型以及传统的沼气利用等,其中,发电和生物燃料规模较大。以秸秆为主要燃料的生物质能发电项目,除了面临原料收集的问题外,成本也高于火电成本,关键设备及其附属设备还存在许多需要改进的技术问题,发电设备的年运行小时数比较低。

  生物燃料的问题大同小异。首先,在技术水平上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差距,自主研发能力较弱。例如非粮乙醇方面,以甜高粱、木薯、甘蔗等原料生产燃料乙醇技术还需在优良品种选育、适应性种植、发酵菌种培育、关键工艺和配套设备优化、废渣废水回收利用等方面做进一步研究。

  成本较高也成为阻碍生物燃料下游应用的一大障碍。据悉,我国以甜高粱、木薯等为原料生产的燃料乙醇每吨成本约4000元,不但高于石化、煤炭传统路线的乙醇成本,甚至高于等效热值的汽油成本。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的主要用途都是与传统的汽柴油调和后,用作液体运输燃料,是石油产品的替代。而成本过高,以及相关掺烧技术标准的模糊和实际操作中的混乱,也给生物燃料的下游应用带来不确定性。

  从上市公司来看,丰原生化的燃料乙醇项目运行成本高,投资回报率低,盈利状况一般。而同样涉足生物燃料的还有北海国发、皖能电力华资实业贵糖股份等公司。大部分生物质发电项目在经济效益测算期内,仍然难以实现商业化运行,要想盈利,短期来看只有依靠更优惠合理的电价补贴政策,或者获得CDM等项目资金的支持。

  分析人士指出,在政策尚未到位的情况下,虽然运营生物质能源项目难以盈利,遍地开花的新建项目却能给相关设备制造企业带来机会。在良好的政策预期下,提前布局成为不少公司的选择。在2008年8月已经并网发电的26个项目中,除了3个小电厂改造,其他均为新建项目,26个并网发电厂中,燃料为黄秸秆的17个,占65%。

  国内设计、生产、制造生物质发电锅炉厂家数量并不多,主要有华光股份、华西能源、济南锅炉等公司。大量的新建项目,以及国产化率的提高,给这些公司带来机会,这从华西能源IPO招股书申报稿中可窥见一斑:华西能源生物质锅炉市场订单2007年还只有2200万元,到2008年就一举增长到9576万元。

  业内人士指出,国家在各种规划中,对包括生物质锅炉在内的特种锅炉生产进行鼓励,也将给这一细分市场带来机遇。另外,生物质能的发展,还将对全产业链运输、打捆、添炉等农机技术,以及高热质的植物研究、灰的应用研究等多个环节带来需求。
(责任编辑:黄珂)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