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受到特大泥石流灾害重创后,甘肃舟曲的重建工作日前已经展开。甘肃省发改委的相关负责人称,在舟曲重建规划中要突出生态项目,把生态恢复、地质灾害治理作为重点。
8月9日,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称,此次灾难主要是因地震和气象等原因所致。
而在3000多平方公里的舟曲县境内,生态环境恶化已持续了半个世纪。将生态恢复作为重建重点,某种意义上是偿还经年生态欠账的应有之举。
翻开800多页的《舟曲县志》,“乱砍滥伐”、“水土流失”这样的描述比比皆是。在经历了40余年的采伐之后,1998年,舟曲全面停止砍伐林木。真正的生态恢复开始于2000年,当地人称“造血工程”。数据显示,10多年的“造血工程”后,舟曲增加了13.9万亩植被。
尽管目前的森林覆盖率距数十年前的70%仍相差甚远,而大灾最终未能完全避免,但亡羊补牢犹未为晚,但愿退耕还林等政策切实得到执行,从而能偿还积年的生态欠账。
今非昔比的森林资源
自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舟曲县林线逐年后退,如1996年的统计数据就显示,舟曲县当时的林线后退普遍达到10公里。作为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涵养林地,曾经“万山皆翠”的舟曲美景,如今已变得名不副实。
作为地质方面的专家,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王桢曾多次到舟曲进行调研。在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谈及舟曲的生态时他表示,“现在白龙江流域已基本上没有多少森林可供砍伐了,上世纪90年代还有一些。到当地看看,感觉真让人心疼。”
而在《舟曲县志》里,昔日的舟曲“森林茂密,野生植物达1300多种,原有林业用地总面积291万亩,其中森林面积123万亩,活立木蓄积量1770万立方米,覆盖率为44.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2.7%),同时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2%)。”不过,这样的表述已成历史,劫难始自上世纪50年代末,由于大炼钢铁,大片森林遭到毁灭;后来的乱砍滥伐越演越烈,全县森林急剧减少,这也导致暴雨干旱等灾害频繁发生,水土流失严重,山体滑坡屡见不鲜。
堪称疯狂的伐木并非没有引起当地人的警醒和保护意识。1983年,舟曲县委、县政府曾联合发出《关于严肃处理破坏森林案件的规定》,首次通过填补制度漏洞来制止没有节制的伐林行为。以1981年为例,舟曲全县查处毁林案件13件,没收木材10万立方米。不过《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得的权威资料表明,此后的乱采滥伐并未完全得到有效遏制。
砍伐后水土流失严重
舟曲县憨班乡距县城有25公里,该乡境内森林覆盖率曾达到30.31%,是全县天然用材林分布区之一,但据《舟曲县志》记载,“自60年代始自现在,大部分森林被砍伐,幼树未成林,水土流失严重,夏逢暴雨,大小沟泥石流暴出。”
和憨班乡有着同样遭遇的还有弓子石乡,全乡植被覆盖率最低时为7.11%,干旱缺水,水土流失严重;而中牌乡森林覆盖率最低时更只有5.53%。按照舟曲县当地多名护林员的说法,“现在这些乡镇的森林基本上都消失了,山上光秃秃的,有的山顶只有几棵小树。”
数十年经久不息的砍伐,使得舟曲各个乡镇的森林面积出现全面萎缩。
记者掌握的一份资料表明,以前舟曲县采伐后的木材大部分按计划外调,除陆路外运外,水运流送到四川昭化贮运场。仅1984年一年,陆路外调木材就有51万立方米。
《舟曲县志》称,大跃进期间,两水(舟曲)林业局在不具备生产条件的情况下盲目生产,掠夺性地采伐使森林资源遭受到惨重破坏,截至1960年累计采伐19.07万立方米。1961年停产,8个林场缩减为两个。
但仅过4年,大规模采伐又开始恢复。从1965年到1978年,采伐量达180.32万立方米,外调及流送150万立方米,占采伐量的83.19%。
由此可见,相较于炼钢毁林,当地林业部门从60年代中叶开始的全面砍伐,给舟曲森林资源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截至1990年,采伐森林就已接近200万亩。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沙滩、插岗、铁坝、憨板4个林场,如今已面临着“无林可伐”的境遇。而毁林后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全县现有水土流失面积已达到1245平方公里,占全县国土总面积的42%。
退耕10年 还林成效仍待提高
舟曲县巴藏乡林业站长潘文斌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现在全乡的生态环境问题非常突出,一般山上没有林木,水土流失严重。”
1999年,舟曲县和全国许多县市一样,开始实施“天保工程”;2001年,“退耕还林”政策又开始实施,这也让多年来生态遭受破坏的局面有所改观。根据潘站长的介绍,仅巴藏乡现有退耕还林便有2463亩。
可是退耕10年之后,还林的效果并不显著。当地多位村民告诉记者,2002年左右栽种下去的小树,由于干旱、缺水、鼠害、羊啃等多方面影响,成活的不多。“栽下去容易,后续的管护很难跟得上。”舟曲县一名村支书告诉记者。
阳庄是个有着300多人的小村,在此次泥石流灾害中,村中的道路全部被毁坏。该村村支书邱为民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称,30年前该村的树木就已砍完,退耕还林的时候栽了一些,但都没有成活,村里现在没有树木。
昔日的“陇上江南”如今变换了容颜。长江水利委员会水土保持监测站的高级工程师赵俊华告诉记者,像舟曲这样的地质灾害高发区域,一定要禁止伐木,同时还要大面积种植林木,才能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
燃料问题长期未解决
尽管实施了退耕还林相关政策,但近年当地群众仅烧柴每年就要消耗森林资源近10万立方米,加之民用木材和倒买倒卖木材,仍造成森林资源继续减少。《舟曲县志》里称,“生态环境超限度破坏引起连锁反应,已带来越来越多的严重灾难。”
巴藏乡前北山护林员杨福太(音)告诉记者,“只有解决了当地群众的燃料问题,舟曲生态才能保住。”
这样的说法得到了当地人的普遍赞同。受到山大沟深的阻隔,生活在此的村民仍沿袭着多年来“靠山吃山”的传统,加之家庭开支有限,煤炭、电费等价格相对较高,所以生活燃料一直没得到很好的解决。
立节乡立节村村主任李芳明说,目前家家户户都会去山上砍柴,用于生火做饭的燃料,尤其是在冬天的时候,还要用柴取暖。
记者了解到,像沼气这种清洁能源尚未能在舟曲推广开来。尽管当地早已认识到燃料短缺已对森林资源造成了严重影响,并曾经为此投入30万元引进了太阳灶生产线,但要彻底解决困扰居民多年的燃料问题,这些措施仍显得杯水车薪。
让人困惑的是,白龙江流域现已有水电站上千座,仅舟曲县境内已建、在建的水电站就达300多座,然而如此之多的水电站却似乎难以解决舟曲当地的燃料困境。据杨福太称,“修水电站对我们好处有限,反而占用了我们的耕地。由于整体上网,所发的电大都输往其他地方,而每度5毛多的电费也让村民感到有些吃力,只能用于照明。”
位于舟曲县立节村的大立节水电站于去年开始发电,但立节村并未享受到太多的利好。当时建设方对当地村民的说法是,“电站可以缓解当地的电力紧张,拉动当地经济,电站征用土地后,村民能得到补偿收入,还可以到电站里打工,为村民提供更多挣钱的机会。”李芳明对此认为,村民得到的好处其实很有限,但却承担了巨大的生态和环境成本。四川地矿局区域地质调查队总工程师范晓认为,有关部门应采取一些特殊政策,给当地人生活用电采取优惠。“水电开发需要付出很多代价,这种代价不应由当地人来承担。”在他看来,上世纪50年代各村修建的只有几百千瓦的小水电成本很低,也不需要并网。如果发展这种小水电,当地村民才能真正获益,燃料问题或可由此解决。
另外由于当地村民生活困难,一直以来开垦荒坡,耕地大都置于很陡的坡上,未修梯田。国家规定,25度以上的坡度,必须进行退耕还林。可是村民为了多打粮食,坚持垦荒开地。加之历年保持不变的搜挖野生药材,舟曲的植被渐被“蚕食”。
虽然舟曲县近年来大力开展生态公益林建设,加强林区多种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同时加快林果基地建设,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但这种迟来的补救或许还需要在更长的周期内才能发挥出更显著的效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