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金融观察 > 金融动态

冠军收益差35%基金 “一对多”惜败私募

来源:经济观察报 作者:赵娟
2010年09月11日16:23

  9月,基金专户理财“一对多”产品出炉一周年,但无论在业绩、声誉还是创造的利润上,“一对多”都没能获得“小红花”。

  根据9月初的不完全统计数据显示,半数以上的“一对多”产品运作一年净值仍在0.9元-1.1元之间,业绩表现最好的海富通旗下一产品近一年来收益率也仅为25%,而同期运行的私募基金最好的粤财信托·新价值2期收益率已达到61.65%。

  相较于去年9月份,基金公司热情高涨地以“绝对收益”、“灵活操作”等宣传口号力推“一对多”产品、广泛吸引了数量可观的大客户相比,如今他们似乎对“一对多”产品低调有加,希望借此进军高端理财市场、与私募基金一较高下的想法也鲜有提及。“难看”的年度收益与客户们当初的预期相距甚远,这不仅伤害了客户的投资热情,而且使得“一对多”成为外界不再愿接受的名词。

  业绩尴尬

  基金“一对多”由于不公开业绩,只能通过投资者在某网络论坛中上传的所购产品的净值“管中窥豹”。

  目前,该论坛统计的40余只“一对多”产品业绩更新截至9月3日,其中半数以上产品成立一年以来收益不足1毛钱,7只产品净值仍为负。这让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心寒。

  而这还是在A股连续反弹了两个月之后的业绩。根据8月份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的统计,约有26家基金公司共发行了140只“一对多”产品,仅十余只产品取得了正收益;而500个私募产品中业绩排名在前1/3的私募基金近1年、近2年分别取得16.89%、65.24%的收益,远远超过公募“一对多”产品。

  纵观各基金公司的 “一对多”产品设计,尤其是前两批推出的产品,几乎全为“灵活配置型”,即资产配置范围为0%-100%,空仓、满仓可灵活操作。但灵活操作的空间也留下了难题。一位基金研究人员指出,灵活配制的产品既考验选股更考验择时,尤其是择时出现问题时,灵活配制就成了业绩的“双刃剑”。

  “最近市场上涨,我们的压力也很大,客户在抱怨‘一对多’没有公募产品反弹的快,因为前期专户产品控制了仓位。”上海一家基金公司市场业务负责人称。

  “现在问题确实暴露出来。”他坦言,对于这类灵活配置产品,大多数客户的预期是 “牛市跑赢大盘,熊市空仓不跌”,但事实上很难做到,基金公司最初推出产品时也没有与客户沟通充分,自身的出发点也不清楚,当时对绝对收益存在误判。

  除了业绩差强人意、不公开等问题,产品创新不足、投研思维公募化、缺乏投资人才是成立一年后,“一对多”业务受争议的几大问题。

  从目前的数据看,广发、海富通、招商、易方达等公司“一对多”业绩相对表现较好,博时、华安部分产品业绩相对较差,不过广发基金的产品也存在净值大起大落的情况。

  火爆开场遇震荡市

  去年的今日,基金“一对多”生得“逢时”也生得热闹。

  2009年,伴随着A股市场的系统性反弹行情,私募基金发行升温,仅当年上半年新发行的阳光化私募信托产品的数量就达到180只,月发行数量更是明显攀升,到了6月份,单月成立和发行的阳光私募产品分别达到47只和38只。

  但当年7月份,阳光私募产品开户赖以生存的信托账号被证监会叫停,紧接着的两个月,私募产品发行和成立的数量明显下滑。

  不过,市场的需求迅速找到了落脚点。2009年9月1日,公募基金的专户理财“一对多”面世,它被认为是公、私募基金竞争高端理财市场、多元化发展的重要工具。“一对多”的门槛被定为单个客户认购金额不得低于100万元,单只产品客户人数不超过200人,总规模5000万元起成立。

  不同于公募产品的审批制,专户“一对多”的产品成立采取备案制,这更加激发了公募基金的参与热情。2009年8月18日是证监会正式接收基金公司“一对多”产品报备的第一天,有十多家基金在证监会门口排队申请。

  当时,首批获批的基金“一对多”产品达30多只,不到一个月迅速发展到近90只。众多基金公司将营销工作的重点放在了“一对多”上,在其宣传中,“一对多”被誉为赚取“绝对收益”,超越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以及券商理财产品的最好投资品种。

  “一对多”的发行在2009年秋天的A股市场燃起一片虚火,9月份,A股市场维持了半个多月的反弹行情。到了10月份,有一家基金公司的“一对多”产品发行“难产”,当时该公司极度自责,生怕这次意外让火热开展的“一对多”场面不“和谐”,并对发行不力进行了内部处罚。

  其实证监会在2006年就开始酝酿推出基金专户业务,曾专门就此出国考察,不过现在看来,基金“一对多”业务开闸的时间点却不是在2008年底A股市场的底部,反而是在2009年9月大盘系统性反弹的阶段性高点上,当时沪指的点位在3000点附近。而最近的一年,A股震荡市,沪指一度下跌至2319点,如今也难以突破2700点关口。

  超常规发展之祸

  目前,正在募集的“一对多”产品发行已经相当困难。一年前,很多基金公司抱着“跑马圈地”的想法发展“一对多”业务,现在看来反而伤了客户。另一方面,“一对多”对于多数公司依然是一项不赚钱的业务,如此的业绩表现下业绩提成十分有限,而且在销售环节银行渠道常常会拿走约70%的管理费。

  一些公司已在调整 “一对多”产品的设计思路:设计稳定收益的产品,而不是去设计产品去适合所有的客户,基金公司也开始重新引导客户对绝对收益的认识。

  许多基金公司还在尝试将股指期货对冲率先应用到“一对多”产品中。

  目前共有34家基金公司获批专户业务资格,2009年2月后就没有新的公司获批专户资格。此前业内有消息称,证监会或取消过去200亿元资产规模的限制,小公司及新公司参与专户业务将放开。

  今年6月28日,新基金公司纽约梅隆西部获批,记者获悉,该公司上报的首只产品仍为公募产品,但该公司人士也表示在进行专户产品的准备。

  不过,一位基金公司高管透露,监管部门放开专户投资业务相关讨论稿已确定,或许很快专户业务将全面放开。

  “与公募产品相比,专户产品的要求更低、风险更小,放开专户牌照本身就是一种纠错。”上述高管称,在他看来,一定程度上由于专户业务也采取了牌照制,“一对多”发展之初“被稀缺”,经过了营销的包装而被美化。

  常规化、放慢脚步之后,基金专户业务或许才能真正走稳。

  

(责任编辑:刘玉洲)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